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素质的培养
李玲素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往往是老师比较头疼、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最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的一个难题。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教学,研究阅读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做到逐步培养阅读质量的提高。”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老师读一句 ;,讲一句,学生听一句,记一句,课文的理解也就是老师的理解,根本没有学生的理解、学生的情感。现在的学生不愿意动手去找问题,更别说是在课堂上提出不同见解的问题。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第一位,要让学生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当代的阅读教学中,应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让他们自己文本,自己咀嚼,自己动手在文本中找出自己认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要多鼓励学生,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愿意自己动手去找问题,去解决所找的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才会很顺利地进行下去。
二、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有一本或几本的学习资料,在学习资料上,关于课文的内容,思想等等,都有着详细的说明和讲解。而当老师提问时,学生喜欢照着资料书就讲,根本不去思考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更不会去想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而不是那个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会慢慢的消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思考,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不要急着赶课程的进度,而应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从文本入手。
三、注重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愿意表达,即使被老师问到,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所以在阅读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表达理解的时候要允许、尊重学生有他自己独有的见解,对于主观问题的答案,不限制答案,可以多样化,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理解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体现,只要学生愿意表达,不管是对是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大进步,教师应该及时鼓励。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愿意更加积极地去思考。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而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阅读却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学生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愿意读文本,不愿意从文本中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而更多的对文本的理解,则需要学生多次、反复的读文本,在多次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及情感,才能更好的回答所要回答的问题。
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是四年级,对于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他们来说,阅读是他们学习路上的一大“拦路虎”。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要求他们自己先预习,对所要学习的文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生字到课文的阅读,特别是课文的阅读,总是强调又强调,要求他们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抓住对话的语气,学生自己再去揣摩、模仿、体会。这样学生能很好的发挥他们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有效学习。
阅读不仅仅是对现在小学生学习的要求,更是为他们今后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愿意去读,喜欢去读,在知识的海洋里,能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自己的世界。阅读是教师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也是学生通向语言王国的阶梯。
 ;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