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粘贴好条形码。
2.答题要求: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考查范围 | 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
疑难点 | 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在2019年频频登上热搜。一年来,这首歌如此火爆,首先是因为举国上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热烈氛围。可为何爱国主义歌曲这么多,唯独它火了起来呢?
2019年4月,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本次音乐节就挑选了《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主旋律歌曲。音乐家们给出以下几点理由:质朴深情的歌词,柔和舒展的旋律,好听;歌声里寄托着由衷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直抵人心;圆舞曲风格,节奏欢快,朗朗上口,适合大众唱、大合唱等。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成为“网红”,远不止因为歌曲自身的特点,还在于它打破了各种圈层。无论是金领还是蓝领,无论是明星还是路人甲,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在这段时期不由自主地哼唱起这首优美的歌曲,都以“我”的角色汇入歌曲形成的新潮流,一起参与庆祝祖国的生日。报告会、文艺汇演、千人合唱等等,每一个活动都能以“我和我的祖国”冠名。活动中的每一个“我”,都是中国故事里的主角,都以自己真挚的爱国情意唱响对祖国的赞美和祝福。
另外,流行文化助力主流政治文化。人们在微信头像上,甚至自己的脸上添上那一抹红色,显得格外自然。流行音乐艺人王菲演绎的《我和我的祖国》,自在、辽阔而温暖。虽然争议不断,但并不妨碍这一文化现象维持高的品质和热度。
材料二:
2019年春节,央视连续播出了快闪系列节目——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随后引发了全国的模仿热潮。“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节目是如何吸引观众参与,提升节目传播效果的呢?
节目制作:品牌效应激活现场观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优势十分突出,《我和我的祖国》本身也是艺术精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方位策划,多角度、多机位拍摄,现场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到热烈的氛围而自发加入。系列节目的推出正值春运返乡和春节团聚期间,第一期节目选择首都国际机场作为拍摄地,面对信号可以覆盖全国的拍摄镜头,被采访者积极参与,尽情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归乡的迫切感,激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观众将参与央视节目录制的消息、照片、短视频上传社交媒体,参与到这场面向全国传播的活动之中。
 ;
利用镜头组构建实时互动场景,是提升视频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作为向全国人民传播的一档文化类节目,其内容设置对互动性的要求必须清晰且有针对性,力求调动设备与拍摄角度相配合,使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参与到节目的互动中。在成都宽窄巷子的摄制中,祖籍成都的音乐人陈彼得从四川元素背景中走出,他的歌声点燃了观众参与的热情,航拍的应用使受众的现场感更加强烈。而小朋友扮演的熊猫角色、说唱组合的出现,将与观众的互动性进一步提高。在互动中,快闪活动由音乐人的独唱变成了观众的合唱,舞台变成广阔天地。构建互动场景的镜头语言,既提高了现场观众参与的热情,也使得受众面对视听作品有了代入感,被《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和内容深深感动。
节目播出:电视与新媒体合力传播
本节目每期在《新闻联播》首播,随后在“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等新媒体播出。节目中除快闪元素之外还有街采风格的互动融入。采访聚焦于春节返乡、民俗内容等主题,受访者会在街采中回应记者的提问,进行第一人称叙述。节目播出时会剪辑掉记者提问部分,保留受访者最核心的回答。在新媒体的传播中,加入相关的话题元素与祝福祖国元素,进行系列策划与传播。部分看到这一电视节目的观众也会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视频,自觉地进行二次传播。
(摘编自张腾方相关文章)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主旋律电影往往以较高的文化姿态抒写宏观而深邃的革命浪漫传奇,主人公一般以革命领袖与英模为主,所以不可避免地与普通人的生活情感体验拉开差距。近年来,一些主旋律电影主角已实现了身份下沉,但它们主要依靠宏大事件与渺小个体之间的悬殊所产生的张力来营造戏剧性。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基于对“用电影来写人、写人性”的精准把握,把视角融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经验之中。七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已不再是伟大奇迹的缔造者,历史背景不再是被叙述的主体。比如林治远为开国大典的升旗一直在焦急地进行“最后一分钟营救”,出租车司机出于悲悯而将奥运会门票转让给四川小孩……故事主人公以实现国家使命、民族荣耀、社会安定为目标的崇高理想,被转化为便于观众体会认同的普遍情感。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红色叙事”之外,开辟了中国主旋律电影“金色叙事”的新途径。电影通过选取重要时间节点,将新中国的历史“精简”,形成了我与祖国、个人与集体“融合”的一致表达。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消失了,人物不再以一代人的面貌出现,而都成为与祖国共同成长的“小小浪花”。《相遇》中,原子弹研发人员在公交车上与三年未联系的女友相遇,对话场面构成了电影画面的前景,车窗外集结、聚拢的行人构成后景。当汽车停止,男女主人公下车没入人海,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而原子弹试爆成功成为这一“融合”时刻的历史标点。同样的呈现方式也见于《夺冠》,主角冬冬维护着“脆弱”的电视天线,让整条弄堂有机会见证中国女排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创造奇迹的时刻。于是,在弄堂狭小的空间场景中,国家、群体、个人这三个原本有空间和情绪区隔的表达融为了整体,完美应和了主题曲中“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意旨。这部电影用最独特的诉说方式,燃爆了亿万中国人心中的“我和我的祖国”。
(摘编自郑炀、沈律君等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热烈氛围,许多爱国主义歌曲迅速成为“网红”。
B.音乐节选取《我和我的祖国》为主旋律歌曲,首要原因是其歌词深情和旋律好听。
C.《我和我的祖国》打破各种圈层,人们歌唱时表达了每一个“我”的爱国真情。
D.王菲演绎《我和我的祖国》引发的争议助推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流行。
2.下列为材料二第二部分横线上所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节目设置:构建电视镜头语言
B.节目效果:点燃观众参与热情
C.节目设置:构建实时互动场景
D.节目效果: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3.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虽然主人公不再以革命领袖与英模身份出现,但内容依旧不同程度地拉开了与普通人生活情感体验的差距。
B.林治远进行“最后一分钟营救”、出租车司机转让奥运会门票等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崇高理想被转化为便于观众体会认同的普遍情感。
C.《相遇》选取“原子弹爆炸”这一时间节点,叙述研发人员和女友相遇后融入人海的情节,表达了“我”与祖国、个人与集体融合的主题。
D.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情节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消失了,人物不再以一代人的面貌出现,都成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个体。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4分)
5.有人认为,《我和我的祖国》已成为广泛流行的爱国文化符号,这一流行现象值得研究借鉴。假如你要使自己喜欢的某一文化符号流行起来,将如何去做呢?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加以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复活的土地【注】
艾 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旋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沪杭路上。
【注】1937年,艾青在沪杭路车厢里写下这首《复活的土地》,预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他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第二天在古老的卢沟桥响起了划破历史长空的枪声。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诗歌开篇语出惊人,预言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表达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
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
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旋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民族的奋起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首诗的语言素净、庄重,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但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艺术魅力。
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运用比拟的修辞,写大地即将复活,照应标题。
C.第二节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时的激动与喜悦。
D.“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情感得到释放,增强了抒情效果。
8.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两句诗的含意?(4分)
9.本诗以《复活的土地》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精于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
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萍齑甚酸,可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一蛇,乃悬于车而候佗。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又有疾者,诣佗求疗,佗曰:“君病根深,应当剖破腹。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相杀也。”病者不堪其苦,必欲除之,佗遂下疗,应时愈,十年竟死。 ;
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再服,须臾,吐出三升许虫,头赤而动,半身犹是生鱼脍,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可救。”登至期疾动,时佗不在,遂死。
曹操闻而召佗,常在左右。操积苦头风①眩,佗针,随手而差。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求还取方,因托妻疾,数期不反。操累书呼之,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犹不肯至。操大怒,使人廉之,知妻诈疾,乃收付狱讯,考验②首服。荀彧请曰:“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操不从,竟杀之。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敢受,佗不强与,索火烧之。
(节选自《后汉书·华佗传》)
【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验:拷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B.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C.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D.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汉朝时成为察举制度的重要科目,倡导修德。
B.太尉,三公之一,始设于秦始皇,负责统领军事,掌帅印,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
C.太守,又叫郡守,是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自行任免辖内官员,然后报备朝廷。
D.《后汉书》,范晔编撰的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佗钻研医术,不求仕进。华佗精通数部经书,深谙修身养性之法,不求名利,多次拒绝进入仕途。
B.华佗用药精简,对症下药。华佗治病用药的种类不多,都是根据病情需要先针灸,不得已才配药剂。
C.华佗内外兼通,能知生死。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华佗都非常精通,他还能根据病情判断病人的死期。
D.华佗托书被拒,后继无人。监狱小吏怕招来杀身之祸,不敢接受华佗临终托书,华佗只好将书烧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4分)
(2)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4分)
14.华佗被杀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谴疟鬼①(节选)
韩 愈
屑屑水帝魂,谢谢无余辉。
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
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医师加百毒,熏灌②无停机;
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
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岂不忝厥祖,面见然不知归。
赠汝以好辞,咄汝去莫违。
【注】①疟鬼:古人不了解传染病疟疾的病因,认为是疫鬼作祟,故称疟疾为“疟鬼”。传说疟鬼是五帝之一颛顼(水帝)的儿子。贞元21年春,韩愈不幸在郴州染上疟疾,滞留了三个多月。②熏灌:拔火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谴”字一语双关,既是严厉谴责疟鬼,又是谴责地方官员的不作为。
B.疟鬼是水帝不肖之子,喜欢耀武扬威,趁秋季到来,为害人间,被百姓咒骂。
C.疟鬼恬不知耻,在病人呕吐物中求食,不避污秽,侧面描写疟疾病症之严重。
D.全诗气盛言宜,把疟疾比作疟鬼,斥其辱没家门,并奉劝疟鬼回家不要迟疑。
16.传染病疟疾有什么症状?唐代是如何治疗疟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芣苢》中多次写芣苢茂盛样子的句子是“ ”,写采摘过程中,从茎上成把地握取的一句是“ ”。 ;
(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苏辙用“ , ”为我们展现了带有浓郁乡村气息的饮食。 ;
(3)《沁园春·长沙》描写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旋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夸张、借代、反复 B.比喻、借代、排比
C.排比、反复、拟人 D.夸张、比喻、拟人
19.文中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七股大水的(3分)
A.流速、气势、颜色 B.水声、水色、水趣
C.声势、形态、颜色 D.声势、流速、颜色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一边是奔腾的流水,汹汹涌涌向前,从桥孔下飞速跌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儿童玩蹦床等娱乐设施的风险,对于成年人也应有基本的预判。②一些家长禁不住自己孩子的央求,或者看到别家孩子乐在其中,就麻痹大意。③参加蹦床活动的年龄越来越小,而家长却认为孩子参加没有问题,无视其中隐藏的风险。④等到伤害产生、事故发生时再去悔不当初,也根本于事无补。⑤就在泉州发生事故的游乐场,记者前往采访期间,还有家长带3岁女童前来玩耍。⑥希望这样的情况,未来避免不会再发生。
答:(1)序号: 修改: 。 ;
(2)序号: 修改: 。 ;
(3)序号: 修改: 。 ;
(4)序号: 修改: 。 ;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已经导致世界经济遭受不少损失,从内部供应链到外部产业链,各国正常的经济活动都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正在全力复工复产、恢复经济,这将缓解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人员流动频繁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非传统安全挑战中独善其身。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各国需要全方位合作。中国在各方面为全世界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秉持开放的态度,中国一直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共享信息,不仅分享应对疫情的专业经验,还共享公共卫生治理的经验。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2020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2020年要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精准发力,要划出美育硬杠杠;为加强美育,2020年要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但是在很多人看来,硬性将美育指标放在考试评价中,对于部分没有美育学科基础或不擅于此道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加重负担,甚至可能潜藏许多的不公。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