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培训」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网络教研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生的一种崭新的教研模式,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我们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更为教研活动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以下结合呈贡区教育信息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教研促进全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图片

一、网络教研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参与意识

近年来呈贡区与时俱进,校园硬件建设基本上都上了一个台阶。区内公民办校园的教室基本上都配备了录播室、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电脑等硬件,链接网络也是百兆出口,面对如此精良的硬件设备,引导教师去应用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事情。一些教师观念陈旧,对信息技术缺少认同感,而通过网络教研则可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突破时空、身份的限制,不用有所顾忌,通过网络提升教师教研的意识,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自主交流中来。 ;


图片

二、多途径开展网络教研,促进教师自我提升

信息中心组织区内各校园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培训,并对所有中小学、幼儿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培训,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电子白板制作课件,为教学服务,从而加强设备的使用,避免设备的空置。


(一)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集体备课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从内容、形式、对象等方面都赋予新的内涵,教师集体电子备课,跨越了时间、空间甚至学科的限制,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进行专题研究。以幼儿园为单位,根据提供的教学主题集体备课、共同研课、撰写教案;要求每个参与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网络讨论,以此达到教研的实时性,让各园教师集思广义、碰撞火花,形成研讨成果,展现自我特色。


(二)直播课堂,共享精彩


我们区内开展了多次幼儿园“有效教学”网络研讨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我区各公办园录播室系统、腾讯课堂APP、钉钉直播APP进行资源共享,借助网络视频技术把教学活动全程进行直播共享,组织全区幼儿园教师观看教学直播,课后进行各会场的线上互动研讨,让更多的人不用出门就参与到教学观摩研讨中,充分发挥了区级各幼儿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推广、引领,促进了园际交流,让共同评析,交流信息实现思想碰撞、共同提高,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专家引领,研究深入


教研需要理论支持和专业支撑,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教研活动朝纵深持续发展的关键。网络教研凭着它独有的优势,为专家引领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在我们组织的每一次幼儿园“有效教学”网络研讨活动中,我们聘请了幼教专家、市级教研员和名园长在网络直播互动中与教师交流,突破了专家与教师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交流具备了现实可能性。通过专家的评课、答疑解惑,让老师们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专业支持,研究的层次更加深入,使每一个教师都从中受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再现活动,定格研讨


微格教研作为微格教学的一种变式,以灵活多样、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多种优点走进了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来。我们组织区属各公民办幼儿园相聚在各个录播室同步开展微格教研活动,利用网络传输借助视频微格分析和案例剖析,让老师们在现场和分会场各抒己见,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反思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五)建设“资源库”,达到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的积极性,集群体的智慧努力开发园级、区级“教育活动资源库”,要求幼儿园经过“独立撰写——集体评议——修改补充”三阶段将优秀的课例视频、教案、课件、微课等相关资源保存到幼儿园录播室系统资源库和上传到区级教研公众号、移动网盘,形成全区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各幼儿园把集体备课和日常教学中积累下来的优秀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等收集到资源库中,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图片

三、建立动态研讨平台,更有效的实现同伴互助

 ;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为更加有效地为实现同伴互助提供方便和平台,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建立了幼教教研互动微信群、QQ群、钉钉群,创设动态研讨平台,定期开展活动。在线上进行视频会议、视频研讨及文字交流,使教师们聚集在一起,畅所欲言、倾诉困惑,极大地促进了区内教师同伴的互助与交流。同时我们还邀请专家共同加入微信群和QQ群,参与了在线互动研讨,给老师们在线专业指导,有效促进了我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图片

四、创建教师博客,奠定专业基础,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 ;

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以来,教师们参与网络教研的热情高涨。教师利用网络进行风采展示和自我反思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在申请了区级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及博客账号的同时也鼓励老师们自己建立博客,记下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读书笔记、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等,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为工作总结准备材料、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总的来说,网络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引领作用。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呈贡区幼儿园教研活动和培训更加频繁、灵活、快捷,也更有实效。17次网络教研为全区4200多人次的幼儿教师提供了交流思想、共享思想的平台,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相信,网络教研,会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 碰*凉
    • 1141

      文档
    • 0

      金币
    • 碰*凉
    • 发表于 2022-09-22 15:11:56
    • 沙发

    网络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原创 朱庆龙 我爱人世间 2016-07-21 11:21


     ;  ;图片


     ;  ;


     ;  ;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样是教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是决定课程有效实施和教学质量保障的成败因素。教师培训工作就是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必要措施,也就成了推进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首要工作。在现行中小学的教研工作模式中,教研活动基本都是教研部门逐级组织和指导,以学校的教研组或年级组为最终的单位封闭式开展的。这种教研形式,可称之为传统教研形式。进入数字化时代,上述模式的缺点就显露出来了,如信息传递慢,失真度大,缺少反馈与互动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教研新模式就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种基于网络互动的教研活动新形式,简称为网络教研。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研,传统教研和网络教研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正在发挥着它的积极意义。系统的规划网络教研,并且长期的坚守,利用网络加强教师自我反思,构建教师同伴互助,链接专家引领,能够较快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从教十二年,对照专业发展的阶段,拟以自身经历浅谈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以供同行们借鉴参考并祈请批评指正。 ;


    图片


    网络,搜索和学习的平台


     ; 2002年7月~2006年7月,属于“激情憧憬职初期”。2002年~2004年,职业生涯头三年,执教的班级以高一为主,兼带一个文科班。这个阶段专业发展主要是熟悉教材,熟悉教学常规。主要方法是抄、写、读、背。业余时间利用网络,学习信息技术,比如office系列、简单的绘图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如Authorware等。利用网络阅读、搜集、整理了大量实用的教学资料,一些经典的资料还打印成册,如王树声的《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地理卷)》等,这些经典著作就成了笔者的案头和床头必备之书,成了笔者的精神食粮。


     ;这个阶段不管平时工作再忙,都坚持经常听课,向中老年教师、同龄教师学习,几年来,足迹踏遍了市属的各个主要高中。除了高中教学以外,为了熟悉初中教学,还专门到邻近初中听课。白天充满激情地教书育人,晚上深更半夜游走于各种网站、论坛、博客,阅读、思考、交流,笔者在很多地理网站都注册了用户名,在很多地理专业论坛也注册了用户名,但是总体来讲,这个阶段的网络教研学习仍然以下载资料为主,参与话题为辅,主题贴发布的少。这四年,笔者执教了一届完整的毕业班,主讲了一次学校的公开教学日研讨课,熟悉了人教旧版的教材体系,做了不少的高考试题和大量的模拟试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网络,求教和展示的舞台


     ; 2006年7月~2009年9月,属于“热情叙事写实期”。安徽省实行高中新课改,笔者开始执教完整的第二届高中毕业班。新课程改革实验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这个阶段笔者开始整合教材,研究教法参加培训,执教公开课多次。2006年9月主讲市级集体备课活动,主讲的课题是《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圈层结构》。2006年12月,执教市级研讨课暨校第二十三届公开教学展示课《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007年12月执教校第二十五届公开教学展示课,执教的课题是人教新版选修3《旅游规划》。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平时教学中笔者就注重搜集经典课例,琢磨打造优秀教学设计,几次执教校级、市级公开研讨课均获得了与会教师的好评和学校领导以及市教研员的肯定,笔者从教的信心大大增强。2008年开始迎来了笔者教师职业生涯的赛季,从2008年5月到2009年11月份,共参加省市、国家级各类赛课达六次之多。


     ; 2006年11月,笔者在星韵地理网站创建了 “庆龙梦幻之地” 博客,开始自由书写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这是网络教研方面的一个重大转折。伴随着课例研究、教材分析和公开课、赛课的推进,大量的感悟随笔喷薄而出,例如2008年5月参加市级说课比赛之后撰写《我的一次说课比赛经历》,2008年12月参加市级现场说课比赛之后撰写《记市教研室举行的“一二·七”现场说课比赛》,2008年12月底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前后撰写《市高中优质课评比“7进2”二中赛点赛前准备点滴记录》、《惊恐——原来我们没有创新?》两篇随笔,2009年8月参加安徽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初赛前后撰写《被延迟的省赛准备》、《我的安庆之行》(2009年8月省优质课初赛在安徽省安庆市举行)两篇随笔,2009年9月参加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录像课)比赛,录像课拍完之后撰写《“真真假假”的录像课》一文,2009年10月参加安徽省高中地理优质课决赛之后撰写《假如我们天天上公开课》一篇长文。市级和校级的公开研讨课的课后也及时撰写了反思性随笔,例如2007年12月执教我校第二十五届公开教学展示课《旅游规划》课后,撰写了长达四五千字的随笔《联系家乡实际 依据自身特色 整合课程资源 打造诗意课堂》。书写的习惯一旦养成,便渐渐对于写随笔产生了一点瘾,有时候,就连自己平时独立设计、琢磨的课都会写上反思性随笔,如《难以割舍的绪论课》、《一堂不完整的新课昨日被领导听课了!》等等。再后来,把教研活动中的精彩的听评课也整理成了随笔,如《手机铃声导入新课,小组竞答完成教学》等。对照理论,结合实践,深刻自省,同行指正,在否定中完善自己,在完善中肯定自己。网络教研层次进一步提升,从下载资料,参与话题,到主动表达,勇于展示,算是有了“质的变化”。


     ;这几年坚持下来,教育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曾经获得省市、国家级各类赛课一二等奖多次。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荣获淮南市评比一等奖。2008年4月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第四期上发表《旅游规划》“课堂实录与点评”一文,这是我首次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08年9月,荣获淮南市“教育创新标兵”荣誉称号。2009年9月,荣获淮南市“教科研先进工作个人”荣誉称号。


    图片


    网络,教师教研的乐园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从市教研机构向区县教研机构、再向学校教研组单向的教研信息输送和指导服务,这种“计划经济”时代工作模式,曾经并且未来仍然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今天看来,其时间和结果上的低效是显而易见的。课程改革带来的管理重心下移、校本实施难度增大、非预见性问题增多等基层学校教师碰到的困惑,需要及时解决,原来的指导、服务模式就不适应,而必须从单向的人际交流样式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直接面向基层的快速互动样式转变,实现革命性的转型和跨越式的发展,这不仅是教研工作模式的改革,也是基础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网络条件下的学校教研活动,是指在信息时代,各学科的教学研究人员、教师以及学生借助数字化的网络研究环境、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上网方式来辅助学校的教研活动,使真实的人对人的教研活动与虚拟的人机互动的教研活动相结合,体现了教研活动时间与空间的拓宽,传统教研活动模式的变革和教研活动质量的提高。


     ; 网络的优势,就在于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网络使得区域或校本教研都有可能突破时空限制,使得教研机构与教研人员、学校与学科教师更加广泛地参与,有利于促进教研工作面向教师大众,促进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的局面,从而使教研资源更有效地利用,以更广泛的参与性来推进教研工作。2013年12月,我校高二备课组姜静静老师将代表淮南市参加第4届安徽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市教研员亲自指导我校的地理组团队来为姜静静老师集体备课。大赛有三个备选课题,必修1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必修2的《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必修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了保证集体备课的效果,每节课安排借班上课至少试教两遍。当时时间紧迫,任务紧急,姜静静老师自己还有教学工作。试教—研讨—再次试教—再次研讨,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开展教研,如利用QQ群即时分享、交流、辩论;利用博客和空间呈现磨课、研讨的过程以及教研的成果。姜静静老师创造性地把QQ漂流瓶与真实的漂流瓶结合起来作为洋流的新课导入情境材料,并以此构成了课堂教学设计的一条暗线,效果非常明显。笔者为姜静静老师设计利用无线WIFI和平板电脑开展地理探究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的效果。通过高效地集体备课,大家群策群力,智慧碰撞,再加上姜静静老师自身基本功扎实等优势,现场抽签的次序和课题等情况较好,姜静静老师最终取得了小组赛课一等奖的优异成绩。笔者曾经在k12地理论坛和星韵地理网多次帮扶、指点年轻教师优质课、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笔者指导过的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梦泽高中丰锋老师荣获市级说课一等奖,在共同研讨、磨课的过程中,笔者的课堂教学理论素养也不断得到提升。赛课之后,丰锋老师即在k12地理论坛发布了赛课的反思性随笔,让更多的同行来分享他的赛课心得、经验和反思。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步伐,扎实的教学,分享的精神,定会让老师更优秀,更有助于教研团队的巩固和壮大。


    网络,总结和提炼的实验室


     ;2009年9月~2012年9月,属于“创新实践总结提升期”。这三年心态更加平稳,教学教研工作更加勤奋,课堂教学更加游刃有余。2009年12月执教学校朴实教学模式示范课《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这次采用学校倡导、推行的“朴实教学模式”构思教案并执行教学,前后教案修改四次最后定稿成了自己最不满意的教案,课后撰写了系列长篇随笔《安徽淮南一中第29届公开教学日研讨课“自然界的水循环”的苦恼》,该文通过回顾历次的公开课经历,以执教者的身份表达了打造一节好课的种种现实矛盾和烦恼。2010年9月执教市级观摩研讨课《荒漠化的防治》,课后撰写《淮南市高中地理观摩研讨课“荒漠化的防治”全程记录及反思》系列长文,执教该课使笔者深刻体会到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感情和时间的投入,课堂沉闷现象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改变并不容易。高中教学要多采用像角色扮演等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使用如果得当的话,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2011年12月执教市级高三一轮复习研讨课《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这是笔者首次执教复习课的研讨课,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有理、有味、有趣”的效果,课后撰写《基于地理要素整合的高三复习课“整体性”系列反思随笔》一文,这次反思使笔者明白了一节好的复习课的基本标准以及再次执教的注意事项。



    图片


    图片







     ;这个阶段,笔者开始执教第三届完整的高中毕业班。2010年12月,当笔者开始了所谓的第一轮复习的时候,笔者以《基于地理要素整合的高三复习课教学的探索与尝试》为主题贴标题来系统梳理前两届高三复习备考的得失成败,并尝试提出了一种新的复习备考模式,即“基于地理要素整合”的高三复习课。要想改变一种沿袭多年的传统的复习备考方法,需要改变的很多,为了验证复习备考的效果,为了督促自己能够坚持做好自己的计划,笔者把一系列反思随笔以主题贴《基于地理要素整合的高三复习课教学系列反思》发布在星韵地理网站和k12地理论坛。高考结束之后,笔者又以主题贴《十年教龄三届高三复习备考体悟:辛酸的“加法”,艰难的“减法”》对复习备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梳理。这些主题贴发布在网络上,获得了很多教师同行的关注、指正和建议,他们的献言献策利于备考工作研究的深化和落实。


     ;这三年,更加专注于学科教学工作,思考和研究的广度、深度都有明显的拓展。听课评课更加用心,听评课随笔有《“中国的地形”教学之我见》、《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全国大奖课》、《精彩的人文地理课需要师生深厚的人生体悟》等等。平时教学也注意琢磨一些趣味横生的新课,如《一份下课之后才完成的教案》、《一节没有打磨的探究课——由北京王老太太生育报告谈中国人口问题》等等。关于考试策略、命题工作也有一些思考,如《例谈地理解题中的不良习惯及其矫正对策》、《高三地理选择替错因分析诊断及其解决对策》等等。个案辅导也做了一些,例如《回归教材 梳理错题 勇过三关 笑傲考场》。关于学生的德育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如《到底什么样的考试作弊该抓?》一文道出了对当今社会的作弊问题的思考以及教师身份的处境的尴尬和无奈。


     ;2010年年底,笔者将个案辅导的一篇博文《回归教材 梳理错题 勇过三关 笑傲考场》进行修改、润色,发表在《地理教学》2011年第5期,文章标题是《高三地理综合题审题和表述能力训练》。该文在2011年6月,被转载在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上。2010年,笔者将担任班主任期间撰写的家长会的会后反思进行了归类、整理,写成一篇文章《召开家长会,您这样分类“备课”了吗?》投稿到《班主任》杂志被录用了。从2010年至今,有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在省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各类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在2010年9月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资源应用与教学创意——经典方法100例》中撰写文章多篇。2010年11月,获得淮南市第三批“学科带头人”称号, 2012年2月,再次荣获淮南市“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2年9月~2015年7月,这三年笔者给自己的定位:质疑实证归纳研究期。这个阶段,至今已有几篇文章发表,如在2012年第21期《地理教学》杂志发表《活用课改理念 巧迎听课检查》一文,在2012年第22期《地理教学》发表台湾旅游系列照片,在2013年第4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台湾旅游印象记”一文,在2013年第1期《地理教育》发表“人口教材解析”一文,在2013年第4期《地理教育》发表“关于同课异构教研中的教材分析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文。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教研室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3年2月在淮南市教育局工会组织的“聚焦课堂、提高质量、促进发展”教育教学竞赛中荣获教育教学竞赛标兵称号。2013年3月,荣获第二届淮南市教育系统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图片


     ;笔者的教师日常教育科研将以教师博客和网络论坛等为平台,以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为基础,以所读教育理论书籍为指导,从改变自身教学习惯和行为入手,通过虚心求教、广泛交流、博采众长,协调各种因素,紧密围绕“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心,促成自身良好职业素养形成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进步。


  • 碰*凉
    • 1141

      文档
    • 0

      金币
    • 碰*凉
    • 发表于 2022-09-22 15:12:39
    • 板凳

    9月23日下午14:30,《互联网+教研模式下通过课堂观察与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系列活动——网络教研实践观摩活动在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顺利开展,各实验校58名教师通过教研平台参加了这次网络教研活动,同时,通过网络教研手机直播参与观摩本次活动的全国各地教师超过600人。陕西省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心专家组成员、课题组首席专家吴亚滨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远程指导。陆港一小杨鲜丽副校长,党晓飞副校长以及学校课题组老师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的现场观摩。本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通过现场授课、网络直播、观察统计、数据分析、远程点评等多个环节,将来自全国的数百名教师通过互联网紧密组织在一起。



    图片

    图片


    本次活动中执教做课的是陆港一小范云龙老师,他为大家带来一节二年级数学常态课——《数松果》。范老师事先并没有充分的时间为这节公开课进行特别准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五的乘法口诀。各位老师认真听课,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第一次体验网络教研的实验校教师积极讨论,通过教研平台、直播平台和教学质量评价框架发言百余次,既肯定了范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也提出了尖锐的意见,相较于传统教研方式,老师们在网上的讨论更加深入和激烈。与此同时,课题组教研团队对这节课程进行远程观察统计,为接下来的深入分析提供了扎实的研究基础。课程结束后,吴亚滨老师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并对陆港一小的课题开展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图片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范老师结束了这节课,与此同时,平台生成了本节课的观察统计报告。通过对观察数据的分析解读,老师们发现原来数字可以客观真实地还原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且可以发现到平时难以注意到的细节。



    图片

    吴老师通过观察数据指出,本节课的教学结构还有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更多的学生学习体验任务来压缩讲授的时间,帮助进一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图片

    图片


    通过观察师生问答并统计的数据,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教师在本节课的认知目标——促进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吴老师指出,在认知目标分类层次中,虽然识记、理解、应用是一个逐渐递进的层次关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上位的认知目标往往会对下位的认知目标形成推动,应用类问题的思考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理解性的思考又会促进学生的记忆。所以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老师在应用的问题设计上还有提升空间,可以设计更多的应用性任务来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图片

    图片


    通过ST数据,可以看出本节课属于偏对话式的混合型授课,这是一种比较符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征的教学方式,也能看出教师在本节课比较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呈现出较好的互动性,也体现了陆港一小常态课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



    图片

    图片




    来自不同实验校的老师通过网络平台为本节课进行了评价性的打分,并通过评价框架肯定了范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指出了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而中肯的意见。



    图片

    图片


    最后,杨鲜丽副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她指出,成为实验校,参与“互联网+教研模式下通过课堂观察与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这既是对学校前期工作的认可,也是一次发展进步的机会,相信通过课堂观察与评价的深入研究与实践,老师们教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 碰*凉
    • 1141

      文档
    • 0

      金币
    • 碰*凉
    • 发表于 2022-09-25 21:22:09
    • 地板

    网络教研给教师教研方式带来的变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桃战。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资源、网络文

    化、新的网络技术都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手段、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和广阔的教学交流研讨空间。因此教师的教学思想

    教学行为和教研方式也会产生变革,在这种新形势下,网络教研应运而生。网络教研不是网络与常规教研的简单叠加,而是依托网络平台开展

    教研活动的新方式,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常规教研的深化和发展,是常规教研的必然走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常规教研急需解决的问题

    1.引领教师成长的专家、教研员以及骨干教师人力资源不足。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需要专家、教研人员的引领,集中的面对面的培训,

    给人以思想上的洗礼、理念上的更新,是教师最真实的受益过程。同伴之间的互助、同伴之间的真实案例,往往是教师们非常欢迎的,因为它

    具有最直接的可模仿性、可操作性。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和专家面对面地零距离交流、沟通、学习,即使是骨干教师都如

    此,更何况成千上万的普通教师呢,许多人工作了一辈子也没有一次当面向专家请教的机会。许多一线教师没有机会得到教研员的评课、导

    课。事实上一个县区内负责某一学科的教研员往往就几个人,甚至就一个人,很难满足全体教师专业妇引领的需要。在同伴交流、经验分享过程

    中往往局限于生活中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组的老师之间,很难方便快捷地将众多的优秀学科人才集中在一处,交流分享经验成果。

    2.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受时间限制。很多时候教师研修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是上班时间,教师如果参加,往往需要停下班级的工作去参加学

    习。如果不是在上班时间而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又会给教师增加心理上、体力上的负担。

    3.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受人数限制,范围有限。很多有主题的教研活动,即使教师愿意参加,也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的,往往被推荐的个别

    代表才有资格参加,与众多的普通教师无缘

    4.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受地域限制。很多教研活动的主办会场是固定的,其他地域的教师需要从远程田过来,在路途上浪费了很多时间。也

    存在着行程的安全与劳累之苦。

    5.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受资金限制。很多教研活动,尤其是较高层次的活动,是需要激纳会务费的,加上旅差费,食宿费,补助费等,如果

    很多教师去参与,学校资金的支出也成问题。

    6.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受内容限制,视野不够开阔。一些教研活动、培训活动的内容是固定的,虽然内容很精彩,但是不见得是每一个参加

    教师所需要的。那么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 碰*凉
    • 1141

      文档
    • 0

      金币
    • 碰*凉
    • 发表于 2022-09-25 21:22:34
    • 4#

    7.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受培训方式限制,形势比较单一。集中培训往往是一个人主讲,众多的人都是听众,很少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

    法,非常缺少一种互动的过程。

    网络教研以它独有的先进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具有传统教研无法比拟的优势,弥补了这些不足。

    二、网络教研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1.网络教研的内涵。网络教研是借助信息化工具,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它能构建新型的教研文化。网络教

    研不是网络技术与常规教研的简单叠加,是常规教研的深化和发展。现阶段通常我们把生活中面对面的教研活动称之为“常规教研”;相对应

    地把借助于网络技术、网络平台、网络资源而开展的教研活动称之为“网络教研”。现在的网络教研活动更多的是处于将常规教研中的一些内

    容在网络中开展这个阶段。但是随着网络教研的发展,它的内涵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变化。

    网络教研的最佳境界是“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网络教研以一种开放、共享、平等、共进的活力与交流方式,为广大教师

    的专业成长搭建了新的平台,高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网络教研的优势

    1.网络教研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个性差异的,其培养也应该是有个性差异的。传统的教研活动在有限的活动数

    量和时间内,不可能为参与者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菜单”,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多种风格的名师引领。而网络自主、开放、互动的特点和多样

    化的学习内容为“互为导师”和“自选导师”提供了可能,满足了教师成长个性化的需求。

    2.网络教研实现了广泛参与共同提高。传统教研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参与面小,交互面更小,教研中只能有少数几个人发言,多

    数人意见难以充分表达。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广泛地参与,并且每一个参与者随时部可以针对研讨的内容畅所欲言,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发

    表意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网络教研尤其是教育博客教研有助于教师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在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实现

    深度沟通和碰撞。这又促进了教师的研究与反思向纵深延伸,使其在教师专业化道路上快速成长。

    3.网络教研改变了研教分离的状态。网络教研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我们教师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潟望得到及时的指导和解决。但我们传统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指导总是带后的,不可能随

    时回应解决鲜活的教学问题。而跨时空的网络教研突破了传统教研定时定点的局限,当教师把教学问题发表后,可以及时得到名师专家和同行

    的指导,从而使专业指导随时介入教师教学的全过程、紧随教学进程成为可能。

    总之,网络教研必将走进教师的生活,必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广阔舞台。

    我们期待着:网络教研常规化,常规教研网络化,信息时代开创教研的新局面。


  • 碰*凉
    • 1141

      文档
    • 0

      金币
    • 碰*凉
    • 发表于 2022-09-25 21:23:00
    • 5#

    基于网络环境下教研方式的变革

    张超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苹的深入,传统教研方式的缺失和不足随之显现出来,

    时代需要创新教研方式。在网络技术迅猛发晨的情况下,加强对网络教研模式的研究,完善其要素框架与功

    能,做好网络数研工作,形成信息化专业支持系统,当是一种提高教研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闻:教研方式;转变;网络教研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2)07-0090-03


  • 碰*凉
    • 1141

      文档
    • 0

      金币
    • 碰*凉
    • 发表于 2022-09-25 21:25:16
    • 6#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

    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

    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的教研系统自诞生起,

    就承担着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的职能,在促进广大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

    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大系统之…一“支持与引领系统”中最坚实的

    力量。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

    修订稿,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深

    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新阶段的到来,面临着如何

    发展课程以保证课程标准一教材一备课一上课一作

    业设计或命题的一体化化或一致性;如何优化教师

    学习生态,建立适当的、多样的专业平台或资源库以

    供学校或教师分享;如何组织开展有效的、基于教师

    发展需求的研修活动:如何总结、提炼与推广教师的

    教改经验等等诸多问题。[)解决和处理好上述问题,

    不仅考验教研员的课程领导能力与智慧,更有赖于

    教研部门工作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课程改革在

    未来10年的深化阶段才会出现更多的、实质性的、

    专业性的变化。

    一、我省教研工作方式现状

    长期以来,“下校调研”是一种历经多年的传统

    教研方式。教研人员深人课堂,通过有针对性的常

    规教研活动,面对教改推进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

    问题与困惑,以及课堂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通性问题

    有计划地开展区域性教研和阶段评估工作,与教师

    共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教研员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吸纳实践的例证,

    完善对课程理论的理解、证明和修正,推动教改向更

    深层次发展。但从我省各地教研人员的配备情况

    看,调查显示,教研员绝对人数不足且学科分布不均

    衡的问题非常突出,也就是说即便每个教研员365

    天天天下学校,也根本无法满足基层学校的需要。

    更何况,约有52.12%的教研员存在着事务性工作

    偏多,很推专注于教研工作的问题;还有至少1/3的

    教研人员,一人担任多学科教研工作,分身乏术。此

    外,我省70%以上的教科所(室)均存在着教研经费

    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很难保证下校的需要。高达

    74.87%的“下校调研”与仅占2.82%的“网上研讨”

    相比较,巨大的数字落差所反映出来的应当不仅仅

    是一个方式选择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

    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它折射出教研系统目前在工作

    方式中所存在的一研修形式单一,工作方式陈旧,

    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

    新课程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要

    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广与落实方面有大量的问题

    需要解决。作为“支持与引领系统”的教研部门应当

    加快功能的转变,以及教研员的角色转变,否则将制

    约数研员课程领导能力的发挥,制约其在教学研究

    和指导中的辐射力度,难以实现对不同的层面,面对

    不同分工的人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和引领。

    二、网络环境催生新的教研模式

    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引发教育的变革,新课程呼

    唤新的与之匹配的教研模式。何谓符合新课程理念

    的、理想的教研模式?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归根结底,首先,它应当是大众的、面

    向全体的,能够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参与进来并从

    中受益,其二,它应当是即时的,能与教学同步:其

    三,它应当是互动的,教师的教学问题能被及时回

    应,教学资源能超前获得,能够享受到同伴互助:其

    四,它应当是民主的,教研活动内容被普遍认可,能

    满足学校和教师的个性需求,其五,它应当是开放

    的,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其有话语权,能畅所欲言:

    最重要的一点,它应当是有深度的,能建立在教师个

    体反思和骨干引领的基础之上,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看似平常的目标,在常规教

    研模式下大多只能是一种“理想”—是想做但做不

    到,或者说是有缺陷的。

    而媒介技术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带来新的交流

    模式。正如哈罗德·伊尼断所说:一种新媒介的长

    处,将异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伴随若信总技术和

    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现已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

    要工具,特别是Blog、MSN、QQ、BBS、Wiki、MOO

    DLE等社会性软件功能的日益完普与普及,网铬所

    构建起的社会交往新模式应运而生。因为社会性软

    件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

    人际关系网络,其核心在于互联网应用模式已经开

    始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与人对话”,

    这使人们可以穿时空、跨地域、平等而广泛地进行动

    态的交流与互动,由此引发了知识传播和变革的新

    方式,并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幻社会性

    款件技术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在国内外均有

    成功范例。在国外,B10g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学生成

    长档案袋的建立,教师培训、课堂辅助教学、教师反

    思日志等方面,而国内像海南成长傅客、苏州教育

    博客等伴随若课程改革的脚步成长并日趋完善若,

    成功的原因不言自明,那就是社会性软件的良好的

    交互性为人们创意的表达、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

    开创了一个多主体、无边界、低成本、高效率的平台。

    而这一特点恰与“理想”教研模式所需要的开故,平

    等、民主、多元、创新的要求相契合。

    三、网络教研模式的要素框架与功能

    H前,网络教研开始成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教研

    工作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的要素框架主要包括

    网络教研平台、课程数学资源库,学习共同体、管理

    系统。

    1.网络教研平台。网络教研平台是一个集学

    习、工作、交流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提供网络研悠所

    需的各种服务、工具及资源。平台相当于一个区域

    的网络教研中心,形成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同伴互

    助、校际合作、区域合作的信息化专业支持系统。

    平台设计理念应秉承:从尊重教师学习的生命

    本质、张杨教师学习的主体性、关心教师学习的适切

    性和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出发,幻进行满足不同类

    别、不同层级教师发展需要的多样性设计。通过功

    能模块的组织,为创建数学反思与树络研讨相结合

    的新型教研方式,实现同伴互助,构建自我完善、可

    持续发展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促进由现阶段

    的精英教研向大众教研的转型,形成集教研、培训、

    资源、追踪,评价为一体的教研网络提供有力支撑和

    服务。

    2.深程教学资源库。资源库相当于一个区域的

    网络资源中心,是形成富有活力的信息化教研的

    基础。

    资源库设计理念是:充分发挥网络积淀教有资

    源的优势,构建新型动态优化的网铬教学资源观。

    教研部门可以结合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汇聚区域教

    政成果以及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中形成的生成性教育

    资源,进立以精品课程,案例、优质课、教科研论文、

    课题研究成果等在内的区域课程教学资源库,逐步

    实现与本地课程完全配套、全面共建共享的资源中

    心。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一方面是对区城教改

    经验与成果的总结、提栋与推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示范引领的细射范围,另一方而提供学校、教师分

    享,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

    是,这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将成为开展网络教研丰

    润的土瑰,为优化敦师学习生态,推动区域教研工作

    创新莫定坚实的基础。

    3.学习共同体。基于阿络的同伴互助是网络教·

    研的本质与核心所在。学习共同体由专家指导组、

    骨干教师团队、教研博客罪组构成。共同体内资源

    共享,成员之间可在聊天室、论坛白由讨论交流,研

    讨记录可方便查阅,

    学习共同体中的专家指导组是开展深度教研的

    保障:母干教师团队则是网络教研活动中的中坚力

    量,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新课程引发教师专业发展

    的需求,教师不再满足于静态网页和远程视频的观

    贫,更渴巢自我的表达和思想的沟通,博客群组的建

    立,将使教研从分享信息、分享经验走向激发教育智

    慧,激发教育创新。教研博客群组是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主动学习、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门

    4.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包括技术管理系统和业

    务管理系统。

    技术管理系统主要承担网络教研平台的技术支

    持与服务,确保平台各功能模块设计合理、灵活,具

    有较好的扩展性,且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业务管理系统由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

    主要负责教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具体包括:阶段

    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主题研

    究活动。例如发布研究方案、收集整理相关研究素

    材、完成研究专题、评写教育叙事等等,时负责做

    好教师自发组织的研讨活动的跟踪,引导、点评,精

    华日志椎荐等相关工作。管理系统是网络教研活动

    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管

    理团队可以大大提商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网珞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模式,它的出现为教

    研工作注人了活力。它基于传统教研,是传统教研

    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当然,网络教研平台作为多种

    网络应用技术的集合体,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它的应

    用受制于许多条件。如受网络、终端设施等硬件条

    件的制约、网络信总资源的制约、教师信息素养和行

    为习惯的局限等等。

    一个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良好互动的

    网络艾流氛围,是由数研人员、教师以及所有参与者

    共同打造的。共同发展的路程中需要鼓励,彼此商

    讨的过程里需要反思,问题解决的争论中需要批

    判,【我们应当加强对网铬教研的研究,使其真正成

    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阵地,成为教育信息化发

    :道路上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5]

    孙德芳.教师学习的生多现状及变苹走向[U刀.:青研究,2011,

    (7)

    T81

    背正您.论生右服向戴你学习内客的阶层设计〔门,数育研究,

    211,(12).

    [7]

    金胶.网络教研团队竞赛一侣牛教工作新方式/O儿]

    (http://jinting.szeblog.cn).

    [8J

    王君.杜会性秋件在粒师专业发腰中的应用分析—以

    Blog和Moodle为例[J刀.中小学俏息技术粒有,2o07.(5).


    参考文献:

    [17

    崔允潮,数研员脚专业的课程领争者[J门.基聪教育课程,2012,

    (5).

    [2]

    丁光明,杜伟明.风候内开展网络数砥的研究与实战[J/OL】.

    (ht1p://www.hyjya.net).

    [3J

    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饭

    社,2003.

    [4]苏句云,李兴保.从Biog到Wk看社会性秋件对E-ieareing

    的影响[U门.中国现代数育装备,2006,(1),


  • 碰*凉
    • 1141

      文档
    • 0

      金币
    • 碰*凉
    • 发表于 2022-09-26 09:22:59
    • 7#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

    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的教研系统自诞生起,就承担着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的职能,在促进广大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大系统之支持与引领系统中最坚实的力量。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稿,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深

    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新阶段的到来,面临着如何发展课程以保证课程标准一教材一备课一上课一作

    业设计或命题的一体化化或一致性;如何优化教师学习生态,建立适当的、多样的专业平台或资源库以

    供学校或教师分享;如何组织开展有效的、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研修活动:如何总结、提炼与推广教师的教改经验等等诸多问题。[)解决和处理好上述问题,不仅考验教研员的课程领导能力与智慧,更有赖于教研部门工作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课程改革在未来10年的深化阶段才会出现更多的、实质性的、专业性的变化。

    一、我省教研工作方式现状

    长期以来,下校调研是一种历经多年的传统教研方式。教研人员深人课堂,通过有针对性的常规教研活动,面对教改推进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与困惑,以及课堂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通性问题有计划地开展区域性教研和阶段评估工作,与教师共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教研员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吸纳实践的例证,

    完善对课程理论的理解、证明和修正,推动教改向更深层次发展。但从我省各地教研人员的配备情况看,调查显示,教研员绝对人数不足且学科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非常突出,也就是说即便每个教研员365天天天下学校,也根本无法满足基层学校的需要。更何况,约有52.12%的教研员存在着事务性工作偏多,很推专注于教研工作的问题;还有至少1/3的教研人员,一人担任多学科教研工作,分身乏术。此外,我省70%以上的教科所(室)均存在着教研经费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很难保证下校的需要。高达74.87%下校调研与仅占2.82%网上研讨相比较,巨大的数字落差所反映出来的应当不仅仅是一个方式选择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它折射出教研系统目前在工作方式中所存在的一研修形式单一,工作方式陈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新课程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广与落实方面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作为支持与引领系统的教研部门应当加快功能的转变,以及教研员的角色转变,否则将制约数研员课程领导能力的发挥,制约其在教学研究

    和指导中的辐射力度,难以实现对不同的层面,面对不同分工的人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和引领。

    二、网络环境催生新的教研模式

    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引发教育的变革,新课程呼唤新的与之匹配的教研模式。何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理想的教研模式?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归根结底,首先,它应当是大众的、面向全体的,能够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参与进来并从中受益,其二,它应当是即时的,能与教学同步:其三,它应当是互动的,教师的教学问题能被及时回应,教学资源能超前获得,能够享受到同伴互助:其四,它应当是民主的,教研活动内容被普遍认可,能满足学校和教师的个性需求,其五,它应当是开放的,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其有话语权,能畅所欲言:最重要的一点,它应当是有深度的,能建立在教师个体反思和骨干引领的基础之上,不难看出,以上这些看似平常的目标,在常规教研模式下大多只能是一种理想”—是想做但做不到,或者说是有缺陷的。而媒介技术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带来新的交流模式。正如哈罗德·伊尼断所说: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异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伴随若信总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现已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特别是BlogMSNQQBBSWikiMOODLE等社会性软件功能的日益完普与普及,网铬所构建起的社会交往新模式应运而生。因为社会性软件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其核心在于互联网应用模式已经开始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与人对话,这使人们可以穿时空、跨地域、平等而广泛地进行动态的交流与互动,由此引发了知识传播和变革的新方式,并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幻社会性款件技术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在国内外均有成功范例。在国外,B10g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建立,教师培训、课堂辅助教学、教师反思日志等方面,而国内像海南成长傅客、苏州教育博客等伴随若课程改革的脚步成长并日趋完善若,成功的原因不言自明,那就是社会性软件的良好的交互性为人们创意的表达、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开创了一个多主体、无边界、低成本、高效率的平台。而这一特点恰与理想教研模式所需要的开故,平等、民主、多元、创新的要求相契合。

    三、网络教研模式的要素框架与功能

    H前,网络教研开始成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教研工作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的要素框架主要包括网络教研平台、课程数学资源库,学习共同体、管理系统。

    1.网络教研平台。网络教研平台是一个集学习、工作、交流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提供网络研悠所需的各种服务、工具及资源。平台相当于一个区域的网络教研中心,形成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同伴互助、校际合作、区域合作的信息化专业支持系统。平台设计理念应秉承:从尊重教师学习的生命本质、张杨教师学习的主体性、关心教师学习的适切性和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出发,幻进行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教师发展需要的多样性设计。通过功能模块的组织,为创建数学反思与树络研讨相结合的新型教研方式,实现同伴互助,构建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促进由现阶段的精英教研向大众教研的转型,形成集教研、培训、资源、追踪,评价为一体的教研网络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

    2.深程教学资源库。资源库相当于一个区域的网络资源中心,是形成富有活力的信息化教研的基础。

    资源库设计理念是:充分发挥网络积淀教有资源的优势,构建新型动态优化的网铬教学资源观。教研部门可以结合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汇聚区域教政成果以及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中形成的生成性教育资源,进立以精品课程,案例、优质课、教科研论文、课题研究成果等在内的区域课程教学资源库,逐步实现与本地课程完全配套、全面共建共享的资源中心。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一方面是对区城教改经验与成果的总结、提栋与推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示范引领的细射范围,另一方而提供学校、教师分享,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将成为开展网络教研丰润的土瑰,为优化敦师学习生态,推动区域教研工作创新莫定坚实的基础。

    3.学习共同体。基于阿络的同伴互助是网络教·研的本质与核心所在。学习共同体由专家指导组、骨干教师团队、教研博客罪组构成。共同体内资源共享,成员之间可在聊天室、论坛白由讨论交流,研讨记录可方便查阅,学习共同体中的专家指导组是开展深度教研的保障:母干教师团队则是网络教研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新课程引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师不再满足于静态网页和远程视频的观贫,更渴巢自我的表达和思想的沟通,博客群组的建立,将使教研从分享信息、分享经验走向激发教育智慧,激发教育创新。教研博客群组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主动学习、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门4.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包括技术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主要承担网络教研平台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确保平台各功能模块设计合理、灵活,具有较好的扩展性,且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业务管理系统由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教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具体包括:阶段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主题研究活动。例如发布研究方案、收集整理相关研究素材、完成研究专题、评写教育叙事等等,时负责做好教师自发组织的研讨活动的跟踪,引导、点评,精华日志椎荐等相关工作。管理系统是网络教研活动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可以大大提商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网珞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模式,它的出现为教研工作注人了活力。它基于传统教研,是传统教研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当然,网络教研平台作为多种网络应用技术的集合体,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它的应用受制于许多条件。如受网络、终端设施等硬件条件的制约、网络信总资源的制约、教师信息素养和行为习惯的局限等等。一个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良好互动的网络艾流氛围,是由数研人员、教师以及所有参与者共同打造的。共同发展的路程中需要鼓励,彼此商讨的过程里需要反思,问题解决的争论中需要批判,【我们应当加强对网铬教研的研究,使其真正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阵地,成为教育信息化发

    :道路上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5]孙德芳.教师学习的生多现状及变苹走向[U.:青研究,2011

    (7)

    T81

    背正您.论生右服向戴你学习内客的阶层设计〔门,数育研究,

    211,(12).

    [7]

    金胶.网络教研团队竞赛一侣牛教工作新方式/O]

    (http://jinting.szeblog.cn).

    [8J

    王君.杜会性秋件在粒师专业发腰中的应用分析

    BlogMoodle为例[J.中小学俏息技术粒有,2o07.(5).

    参考文献:

    [17

    崔允潮,数研员脚专业的课程领争者[J.基聪教育课程,2012

    (5).

    [2]

    丁光明,杜伟明.风候内开展网络数砥的研究与实战[J/OL.

    (ht1p://www.hyjya.net).

    [3J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饭

    社,2003.

    [4]苏句云,李兴保.BiogWk看社会性秋件对E-ieareing

    的影响[U.中国现代数育装备,2006(1)

     ;


  • 碰*凉
    • 1141

      文档
    • 0

      金币
    • 碰*凉
    • 发表于 2022-09-26 10:22:45
    • 8#

    深入开展网绝教研肟引领教下专业成长论文

    随普程改的深入开展和信总的言法运用,如何限上时代步伐,改变传专统教研式,进行网

    经环填数字化教研已经成为当今教研的新题,为深入推法网络叔研活动,促进和黄拟师及时反思

    研充教言教学效果,引导教师走上“网络叔研”的互动平台,促进全体教师积极上网学习研时,我校早

    在2006年开始了网站建设,几年来,我校结合实际,深入开展网坞教研,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结

    合起来,以网略为平台、以博客为手段,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路化网络叔研常规化网

    络言理制度化的目标,因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教放学质量

    一、核园网站给学校的过程性管理和特细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下全文

    首先,在教学管理上,我应对教师实施同记录、月考核,每月白教号处及时将教师网络教研的月检

    查成绩发布在网站";校务管理一规检查栏目”中,教师通过网站及时了解自己每个月至不学期的常规

    成绩,并粉计节出自己的年商总规成绩。这样做公开、远明,强化了过程性、穗任化管理,避免了期

    中、期末两次世立三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粗放式做法,

    其次,学校名科宣也都在网贴上开辟了相应的栏目,每学期初的计划及名项规查制意、评价方

    等及时发布在“校务管理”的有关栏目中:学生管理、安全教育、团队活动等,都可在“德育活动”

    栏目中查询:名师亭迹美文欣其、教师写作学法指导、学生作品等,可从教师园地”、“学生天

    地中了解

    还有,校员网站为监督提供了很好的宗件。学的名顺工作,名科宝、名年级、名学科的日常工作

    安排及进程,都呈现在网路上,接受学校内部之间和校外京长及社会的监督,学校管理由学校内部向外

    延伸,白单位时间内向单位时间外延伸,这也为学的过程性管理和德红化管理提出了更的要求,

    二、借助网络平台,创新教研机制,提高教研质量

    1、立一个既河以问”也可以";学”的教学论坛”。

    老师们可阳平时在教学实战中透的问题因感或是在自己的课兰教学中喜有研时价的教学问

    题和宾例等发布于网上让司行、专球一超进行交流研时,一超想方说法来解夫问题通过不断地互相交流

    与学习,达到共同泥高和进步

    2、利用博客进行网控教研

    为了迪设博格平台,构注动迹、开放、互的网论教研新式,使得教育故京、教学反思、教学设

    计、教学课件、生活等进一步共享,目前所有救师都已经拥有了自已独立的电子邮箱,我们城

    励教师速立自己的博客网站,加大教研博名和网上交流的研充力度,传送有价的资料与同行共享

    三、网络教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强大助推器

    网奖教权研充分利用网路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速与放师、叔师与教师间的互动,它以一种平等、

    和增、自然、自由的交流方式,吸了越来超多的教师自忌地参与进来,扩大了教研工作的时面,为

    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建一个薪所的平台。

    1、网络教研阿以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清地考到自己与放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差距,利

    宽过自身发展的丧原期”,几年教学下来,件随猎叔度教学理含的积淀、驾取课兰教学能力的提丧、

    教科研能等方面取得的一些小小的成就,有教师也开始变得积飘然起来,自以为已榜于专业化水

    准了,慢的变得故步自封,停带不前。即使很想再上一个台阶,也不知如何实现所的奕破,这是进

    入了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高原期”,网络叔研,犹如准开一病大门,在网上与同行的交流中,同行一篇

    篇充芳智慧的文查、对教育的执若追求、笔拼不播的散业德神、新取得的样定成就、会使人猛然警

    醒,心觉手自己所取得的那点成就实在太不足道了,网路教研使人越来越心觉到自己知识的乏,学

    科底速的浅意,开始清地认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我充量只片是开始迈士第一步,

    2、网谄教拟研方教师的终安学习搭建了一个广的平台和通道,有助于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除了

    实现与同行教师的同件互助外,还可以实现和名东大师学习的零距音接进,获得专业化引领,使教师在

    网络环黄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所成为现实,走进网经以前,教府专水、特级教师的教学风

    采只在杂志上若到,但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也只有个别丹干教师财能得到,很多言通教师得不到外出

    学习的机会。现在,通过教言傅疼,教师可以在电脑恒前,轻点标把整个互联网作为自已的学习突

    源,这里有教材编者德心编制的教材资源,可以随时享用他们的成果:这里有名师先进的教学理会,可

    以尽博领路他们的风采:这里有专家深的理论研究,可以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这里有网友们法瀚

    的教学资和课远研充成果,可以从中实得智糖的自迪,

    3、网络救研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和反思方式,为救师的反思性学习提供了所的思路和

    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反思向纵深处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白之路。我校

    教师已基本审请了名自的教育博客,教师在自已的教白博客中记就下日常教学的悟、教学心得、权学

    设计、课兰实录、研充成课、课件等,形成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通过教言博客这个互动的平台,

    老师可以不断的调整自已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教言教学方法,使自已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快速成长,

    当然,网馅教研在我校胡闪刚起步,学校开展网络教研的硬件设旋与老师日兰始长的网焰权研哥求还

    存在着一定的道距,网络管理、考核及评价等方面还有待于规范。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和努力,但与

    我们的目标还相距很远,我们坚信随着教师认识的不提高,技术手的更所,管理和吲引导的规范,我

    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 碰*凉
    • 1141

      文档
    • 0

      金币
    • 碰*凉
    • 发表于 2022-10-11 10:49:10
    • 9#

    网络“云”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记者昨日获悉,2020年度福建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结题鉴定结果日前公布,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暨福建省杨邦清工作室主持的《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策略的研究》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网络教研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的指导下,以网络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网络教研平台技术为支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研与研修活动。

    据了解,两年多来,工作室推进网络教研文化建设,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教研”基本模式,探求网络教研的有效途径,突破时空,改变了教师校本教研方式;五级联动,搭建国家、省、市、县、校教研平台;性价比对,网络教研优势凸现;互动教研,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因时间无法保证、参与面窄、活动空间受限等,传统教研活动的局限性很大。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合作教研则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多媒体化等特点,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融为了一体,教师也由单纯的教学者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他们以福建省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杨邦清网络名师工作室网站为平台,定期推介工作室课程管理、教育科研、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引导工作室成员和兄弟学校的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的大讨论,经常开展教学问题会诊、网上主题式教研会诊、远程研讨研训等活动,建立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的以校为本的网络教研制度。

    同常规的教研对比,网络教研联合区域范围内的学科教师构建区域互联网教研组,较容易发起“一课一研、一课一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最终实现区域内学科教师交往和互动,促进教师的自我实现与成长。

    课题组还依托福建省教育管理资源平台杨邦清名师网站,发挥专递课堂功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科学学科同步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实现松溪县的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服务。帮扶云南怒江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开展有效教研,协助对接学校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教研聚集在提升师资水平和促进教育均衡方面,借助网络教研,开展全面的协作研究。

    工作室领衔名师杨邦清告诉记者,下一阶段,工作室将积极响应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精神,广泛吸纳优秀人才,构建一支热爱教育事业、专业素质高同时熟悉网络技术的网络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吸引更多教师投入到网络教研的建设当中。完善网络教研的规章制度,使网络教研活动有章可循,推动其稳定高效施行。在推动网络教研建设的同时不忽略传统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其在情感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弥补网络教研的不足之处,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谢红灿 蔡晓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