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第10课《端午粽》教学设计
 ;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 7个字。认识“立、米”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4.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端午粽的喜爱之情。
 ;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 7个字。认识“立、米”两个偏旁。
 ;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2.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端午粽的喜爱之情。
 ;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为什么?那你知道怎么包粽子吗?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到外婆家去看看,怎么包粽子。
板书课题《端午粽》,齐读。
2.知识链接:
(1)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各地端午节习俗不同,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2)屈原,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3.走近作者:
屠再华:笔名杜鹃花。浙江杭州人。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集《常有灯为伴》,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等,本文选自《嘟嘟糖和小雪灯》。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duān  ; ;zòng  ; ;jié  ; ; ;zǒng  ; ; ; ; ;mǐ  ; ; ; ; ;jiān
端  ; ; ; ;粽  ; ; ; ;节  ; ; ; ;总  ; ; ; ; ;米  ; ; ; ; ; ;间
fēn  ; ; ;dòu  ; ;ròu  ; ;dài  ; ;zhī  ; ; ;jù  ; ;niàn
分  ; ; ; ;豆  ; ; ;肉  ; ; ;带  ; ;知  ; ; ;据  ; ;念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拓展组词:
duān wǔ jié  ;zònɡ  ; ;yè  ; ; ;mǐ  ; ;zhēn  ; ; ; ;fēn  ; ;dòu  ;
 ; ;端  ; ;午 节  ; ;粽 子 竹叶 大米  ; ;真 是  ;十分  ;红豆  ; ;
 ; ;zǒnɡ  ; ;jiān  ; ; ;ròu  ;dài  ; ; ;zhī ; ; ; ; ; ;jù  ; ; ; ;niàn  ; ;
 ; ;总会 中 间  ; ;鲜 肉  ;带回去  ;知 道  ; ;据说  ;纪 念
读准字音:“粽、总”的平舌音,“端、间、分、念”的前鼻音,“肉”的翘舌音需要重点指导,注意声母“r”的发音。
 ;
(3)识字方法:
加一加:艹+卩=节  ; ; ;扌+居=据  ;今+心=念  ; ; ; ;米+宗=粽
看图识字:米、豆、海带
熟字组词:端:端正、端午  ;节:节日、过节
总:总是、总和  ;间:房间、空间
分:分开、十分  ;知:知识、知道
据:根据、据说  ;念:想念、思念
(4)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多音字:
 ; ; ; ; ; ; ; ;fēn (分开)  ; ; ; ; ; ;hǎo(好人)  ; ;
 ; ; ;分  ; ; ; ; ; ; ; ; ; ; ; ; ; ; ; ; ; ;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fèn(水分)  ; ; ; ; ; ; ; ;hào  ;(好奇)  ; ;
4.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清香】清淡的香味。
【花样】花纹的式样,泛指各种式样和种类。
【据说】据别人说;根据传说。
【美滋滋】形容很高兴或很得意的样子。
【纪念】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
二、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午、节、叶、米、真、分、豆”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
午wǔ
结构:独体
部首:十
组词:下午  ; ;午餐
造句:佳佳正在吃午餐。
 ;
节 jié
结构:上下
部首:艹
组词:季节  ; ; ;节日
造句: 秋天是个落叶纷飞的季节。
 ;
叶 yè
结构:左右
部首:口
组词:树叶  ; ;落叶
造句:秋天来了,树叶都落了。
 ;
米 mǐ
结构:独体
部首:米
组词:米饭  ; ;大米
造句:爸爸从超市扛回一袋大米。
 ;
真 zhēn
结构:上下
部首:目
组词:真正  ; ;认真
造句:虎子正在认真地做作业。
 ;
分fēn
结构:上下
部首:刀
组词:分数  ; ;分别
造句:小玲把课外书都分类整理好了。
 ;
豆dòu
结构:独体
部首:豆
组词:土豆  ; ;豆浆
造句:弟弟喝豆浆的可爱模样把大家都逗乐了。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数一数,课文一共 ; ; ; ;个自然段。我会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4)
4.本文介绍了有关粽子的哪些知识?
粽子的做法、原料,粽子的味道,粽子的种类,粽子的纪念意义。(板书:做法 味道 种类 纪念意义)
四、讲授新课:
1. 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从哪个词语看出端午节是一种习俗?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总会”意思是一直。从“总会”写出了外婆端午节煮粽子不是偶尔的,而是习惯,可见煮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
(2)练习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总会”“盼着”要重读,强调端午节煮粽子已经是一种习惯。
2.朗读第二自然段,看一看:
(1)粽子是怎样做的?指名读句子:
(课件出示)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 颗红红的枣。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写了粽子的哪些特征,找一找相关的事物(粽叶包着的,里面有糯米,中间有枣)。
粽子特征:粽叶包着,里面有糯米,中间有枣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课件出示)(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这些短语在前面“()的()”朗读指导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这里再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
③作者介绍粽子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里面、中间”这几个方位的词,发现句子由外及里描写了粽子的样子。(由外到里)
(2)外婆包的粽子好吃吗?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
(课件出示)出示: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让学生练习用“一……就……”写句子。
妈妈一回到家,就______________。(开始做饭)
我一  ; ; ; ; ; ; ;,就______________。(回到家,开始做作业)
外婆包的粽子真是色香味俱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好长句子中间的停顿哦!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 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来源:学科网]
指导朗读:第2 自然段:“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几个词读得重一些。后两句读出粽子的香甜。(板书:青青的箬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3﹒学习第3 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中心句)
找一找,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
 ; ; ;(除了红枣棕,还有红豆棕和鲜肉粽。)(板书:红枣粽 红豆粽 鲜肉粽)
(3)谁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我们在外婆家美美地吃了以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你看出外婆怎么样?
(可以看出外婆的善良和无私)
(4)大声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注意根据停顿符号去读长句子。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十分”重读,强调粽子好吃。“还会”重读,读出外婆的无私。
4.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板书:纪念屈原)
拓展升华:
课文主旨:
本文主要讲了“我们”一家去外婆家吃粽子及外婆做端午粽的材料和种类,表达了作者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拓展延伸: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
古时候,楚国人舍不得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课堂小结: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板书设计:
做法 ; ; ; ; ;青青的箬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  ;纪念屈原
端午粽 ; ; ; ;花样 ; ; ; ; ;红枣粽 ;红豆粽 ;鲜肉粽
 ; ; ; ; ; ; ; ; ; ; ; ; ; ; ; ; ;
 ;
《端午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上课伊始,带学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节品粽子的节日气氛。通过“品尝”端午粽,学生们对端午粽从外形、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2.“品”粽从“读”粽开始,通过多种形式、方法的朗读,增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并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以读代讲,在读中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