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故都的秋》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清、静、悲凉”,理解情景关系。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

《故都的秋》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清、静、悲凉”,理解情景关系。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

《故都的秋》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清、静、悲凉”,理解情景关系。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3.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4.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5.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欣赏体味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更以“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吟出了秋的断肠之悲。(列举其他的写秋名句)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王国维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的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新加坡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新加坡沦陷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岛,后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怀鲁迅》等。

 ; ;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故都的秋》。

三、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2.朗读全文,思考:

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

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球果奇景

景物总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4.梳理课文结构

(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写故都之秋,赞美北国之秋。

(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四、随意阅读,领略意境

(一)各小组自选一幅图景体会景物特点和作者心境,思考后讨论并将结果简要展示到黑板上。

 ; 要求:

 ; 1.抓住景物特点,调动感官,身临其境,推己及人,对照比较,体会作者心境。

 ; 2.发言人声音清楚洪亮。

(二)师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理解作者写南国的秋的作用。

(1)概括南国的秋的特点。(慢、润、淡)

(2)理解其作用。

(作用: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以“南”衬“北”,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2.作者提到的故都典型秋景之特色

(深厚的文化底蕴)

3.“秋晨小院”的意象群

破屋、浓茶 、小院、碧天、漏光、 鸽声、残垣、蓝朵、 秋草 ;

特征——衰败、清净、清爽、静谧、悠闲、清冷、残破、萧索

对应的心境——清、静、悲凉

4.“蝉”的意象分析引导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

喻指环境的压力,有才难施;谗言太多,言论受制。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

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势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

“蝉”是寄托多样人生感怀的重要意象。

5.秋雨话凉

感官捕捉:

灰沉沉的天底下

息列索落的雨声

一阵冷风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神情声调

明确:天气转凉,一年将近,人到中年,光阴几何,尘满面,鬓如霜,一切还在飘零之中。字里行间透出沧桑、凄凉、无奈,蕴含在秋风秋雨、凉意萧疏的氛围中。

6.体会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1)讨论五幅画的顺序

明确:无序。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景物组织在一起,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特点。

7.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8.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归纳

见ppt思维导图。

六、课堂拓展

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

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

 ;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