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故都的秋
 ;
生平 |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并筹备编辑《创造季刊》;1926年3月,郁达夫、成仿吾、冯乃起等一群年轻孤傲的创造社作家发起创刊了自己的刊物《创造》,用以发表他们自己的文学主张;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的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化名赵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
作品 | 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小说集《沉沦》。 |
评价 |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中国前文联主席夏衍评价:“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
 ;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适的生活,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导致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也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1.创造社
1921年1月4日,周作人、郑振铎、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的文学研究会。作为响应,1921年6月上旬,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于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和唯美主义的倾向。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的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一叶知秋
《淮南子·说山》:“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知秋”比喻由细微的迹象看出形势的变化,由现象或部分推知本质或全部。
3.陶然亭
位于北京城南,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的四大历史名亭(绍兴的兰亭、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变成了文人墨客“红尘中清净世界也”,在这个文人雅集的地方,有林则徐、翁同龢所写的对联,还留下了很多诗文,秋瑾、龚自珍等人都曾在陶然亭上留诗。陶然亭也曾经是早期革命者高君宇与石评梅爱情的见证者,两人后来合葬于此,“冰雪情谊”流传至今。
4.秋士
出自《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常与“春女”(春天的时候,女子往往会因为看到落花而感到红颜易老,时光飞逝伤感)陪伴相出。也指迟暮不遇之士。
1.辨析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混( )乱的年代里,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往往采用混( )水摸鱼的方式,攫取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2)他为人低调,从不像那些喜欢露( )富的人那样显露( )自己的实力。
(3)别看他平日里大大落落( )的,但真遇到事一点儿也不落( )后,决不落( )在别人后面。
(4)从折( )本到盈利,跨越了十年。因此当他回顾这几年创业的曲折( )经历时,他只用了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折( )腾”。
答案 (1)hùn hún (2)lòu lù (3)luō luò là (4)shé zhé zhe
2.辨析语境,选用语词。
(1)说到创业感受,汪银富似乎有说不完的想法和创业的点子,话语中也透着 的干劲,他带领致富的 百人。(十足 实足)
(2)他画中的战后古都枯寒 ,一派荒凉,也暗示了当时经济的 。(萧索 萧条)
(3)同学们相处,事事要表现出团结的 ,不能处处以颐指气使的 示人。(姿态 姿势)
答案 (1)十足 实足 (2)萧索 萧条 (3)姿态 姿势
解析 (1)二者读音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十足”指:①成色纯,如“十足的黄金”;②十分充足,如“神气十足”。“实足”指确实足数的,如“实足年龄”。(2)都有“凄凉冷落,没有生机”的意思。但二者的侧重点和适用对象不同:“萧索”更突出单调和凄清,“萧条”侧重于形容凄冷、万物凋敝的氛围;“萧索”多用于自然环境,“萧条”多用于政治、经济的不景气。(3)“姿态”侧重指形体显示出来的外在状态,引申为对人对事的风格、态度,可用于人和事,常与“高”“低”组合,可构成“故作姿态”“千姿百态”等固定短语。“姿势”侧重指体姿架势,与身体各部分的造型有关,常与“端正”“优美”“雅观”等词语搭配。
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视频接访能达到与传统的当面接访一样的沟通效果,涉诉信访的群众不需要不远千里来京上访,而是直接在地方法院做个预约就能见到最高法院法官的面。(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叶知秋,透过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正在发生从量到质的转变。(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越来越多有“闲钱”的人不再满足于把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这种投资方式,开始涉足股票、期货类高风险投资。然而在面对涨跌输赢的时候,有的人却沉迷其中不能自已,致使血本无归。(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远千里”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2)√ “一叶知秋”指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3)× “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应改用“不能自拔”。
(4)× “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多指生活和事业。对象误用。
 ;
课堂任务学习
1.本文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明丽,在通俗清新的描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请结合这一特点,赏析下列句子。
(1)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2)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3)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铺得满地”的落蕊,静得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其存在,读之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愫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2)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平的特产,点明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也暗含了作者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
(3)这段文字是描写场景。人不是立在斜桥影里,而是在树底下,这树又长在桥头。“斜桥影”是桥的影子在夕阳照射下投射的阴影。“雨后的斜桥影”与“树”同是“咬着烟管”的人的背景图案。这个句子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斜桥影”又给我们暗示了夕阳的存在,而夕阳又更加增添了秋天傍晚时的清冷和悲凉。“斜桥影”不仅是桥的整体轮廓,还仿佛看到了桥上的栏杆投射在桥面形成的斑驳的阴影。它还暗示了桥下潺潺的秋水,使我们想起了“秋水日潺湲”“秋水浅平沙”这样的诗句。
2.“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故”,有历史悠久、年代久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恋以及悲凉之感。
3.在描绘的五幅秋景图中,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秋的?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
秋晨庭院图 | 庭院品秋 | 视觉—秋色 |
秋槐落蕊图 | ① | 触觉—柔软 |
秋蝉残声图 | 残声啼秋 | ② |
闲人话秋图 | 闲人叹秋 | ③ |
秋日硕果图 | 柿枣映秋 | ④ |
 ;
答案 ①清晨踏秋 ②听觉—秋声 ③听觉—秋韵 ④视觉—秋色
4.作者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或者没有顺序?你是怎么理解的?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这一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是文章不散的“神”。
 ;
5.有人认为“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一句写得“有诗意”“很气派”。请简要分析。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组从“酒”的角度写味道的足与不足。
(2)第二组从“饭”的角度写质的实在与不实在。
(3)第三组从“菜”的角度写味道的浓与淡。
前三组正好是一桌菜,构思可谓独特。
(4)第四组是从格调着眼,骆驼比之黄犬,可谓“大气大派”,“骆驼”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国之秋的豪放而不矜持。
作者运用排比、博喻等修辞,精选四组在量与质上差别明显的事物,让读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浓郁、鲜美的醉人特色,与作者那浓烈的挚爱产生共鸣。
6.本文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课文开头就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结尾还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第十一段歌颂秋果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消极颓废。第十二段说到秋天令人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所以作者并不消极。
7.就全文来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又有“悲凉”之情夹杂其中呢?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与社会环境黑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观点二:与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虽是一个现代文人,但由于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始终未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旧习,因此,当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然地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而故都的秋景本就充满了凄清落寞之意,这也正契合了作者的心境,故而作者的感情也会蒙上一层淡淡的悲凉之情。
观点三: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思想苦闷,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难免会有悲凉之情夹杂其中。
 ;
读写能力提升
『读写能力』
反衬手法的运用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参照,对比反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如第二、五、六、十三段,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对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抑此扬彼,表明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之秋,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热爱。
反衬,是行文时为了突出某一重要人物或事物,将相反或相对立的人、事、景放在一起对照的一种写作构思方法。它与正衬不同。正衬是烘云托月,是用同类或相近的人、事、景来衬托。而反衬则是用相反或对立的人、事、景来对照。
运用反衬法构思,可以形成鲜明的反差,使主体得到强调与突出。运用反衬法来写人物,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运用反衬手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景物反衬
即在表情达意时,故意将感情与景物的差距拉大,或以美好的景物来写哀情,或以凄凉的景物来写欢乐。
《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句: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写平常无月怕人的小路,反衬出今夜月光的宜人,反衬出作者今夜淡淡的喜悦之情。
2.人物对照反衬
作品中要塑造人物形象,除了采用正面描写外,还可以描摹对立面的人物来反衬出主人公。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以官宦、风云人物的讲话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来反衬出梁任公先生此番演讲的精妙,留给人们的印象之深刻。
3.内外对照
外,指外表;内,指内心品质。在写主要人物自身时,也常运用到反衬手法。
初中课文《藤野先生》一文,有对藤野先生的外表介绍: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如此一个外表显得邋遢寒酸的人,对治学却极其严谨。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外表之卑微,不修边幅,却更加反衬出藤野先生精神之伟大!
『针对练笔』
运用反衬手法,描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物形象,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午的阳光,是点燃的火,炙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世界像被装在升腾着热气的蒸笼里,闷得喘不过气来,热得让人发慌。在一条人来人往的道路上,有一位老奶奶跌倒在路上,过往的行人都没有去扶这位老奶奶。这时,一位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看起来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但能断定,如果让这位老奶奶一直躺在这样的阳光下,那么老人将有生命危险。于是她跑了过去,小心地将老奶奶扶了起来。
 ;
随堂任务作业
一、基础检测
1.下列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 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 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 来的。
②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 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A.关于 感觉 感触 并且
B.对于  ; 感触  ; 感觉  ; 并且
C.关于  ; 感觉  ; 感触  ; 况且
D.对于  ; 感触  ; 感觉  ; 况且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的能力。①“关于”表示关涉,“对于”表示对象。结合句意,此处应为“关于”。“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通过感观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结合句意,此处前一个应是“有感觉的动物”,后一个应是“引起……感触”。②“并且”,表示并列;“况且”,表示进一步说。结合句意,此处应为“并且”。故选A。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学会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② ,通过美俄两国的核裁军,可以洞见未来国际社会中政治观念的走向。
③在转作风过程中,不放过具体“小问题”,并能 ,从“小问题”出发解决普遍性问题,不断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A.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 因小见大
B.见微知著 因小见大 一叶知秋
C.见微知著 一叶知秋 因小见大
D.因小见大 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
答案 C
解析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侧重于能预先发现问题,符合①句中“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语境。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符合②句中“可以洞见……的走向”的语境。因小见大:从小地方、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问题。突出由小知大,符合③句中“从‘小问题’出发解决……”的语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郁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他不拘小节,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对于大节,他是宁死不屈的。
B.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C.郁达夫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
D.他的散文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富有才情的一个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
答案 B
解析 A项,“这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中主语指代不明,在“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前面加上“爱国”一词,并删掉“这”字。C项,搭配不当,“具有”与“成就”不能搭配,应将“和”字改成“并取得了”。D项,语序不当,相应部分应为“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
4.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答案 B
解析 比喻句中,本体与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且必须为不同类事物。B项,将“枣子颗儿”比作橄榄、鸽蛋。A项,是说落蕊长得像花,不是比喻。C项,是说北方人念“阵”字时,发音与“层”的音相近,不是比喻。D项,为反问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5~7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5.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分别用4字短语概括: 、
、 。
答案 清晨静观 落叶轻扫 秋蝉残鸣
6.“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 觉、 觉和 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 的特点。
答案 听 嗅 触 静
7.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北平处处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于是蝉声就好像成了北国的特产之一。
解析 重点理解“特产”的含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