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古诗词诵读 基础巩固 一、名篇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杜

古诗词诵读 基础巩固 一、名篇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杜

古诗词诵读

 ;基础巩固


一、名篇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杜甫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           。 ;

(2)《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

(3)《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

(4)《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

答案(1)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4)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2.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词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是:           ,           ,           。 ;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           ,           。 ;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词句是:           ,           。 ;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词句是:           ,        ,           。 ;

答案(1)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3)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4)征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过洞庭》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的词句是:           ,           。 ;

(2)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           ”一句,表现出洞庭湖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的情景。 ;

(3)《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中“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辉”“共影”则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尽管只有八个字,却具体而生动地显示了诗人的才华。 ;

(4)《念奴娇•过洞庭》上片中“            ”一句可看作全词的主旨所在,它与下片的“           ”遥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内心。 ;

(5)《念奴娇•过洞庭》中,“           ,            ”从岭海回复到当下,“襟袖”以部分代全体,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更重要的是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 ;

(6)《念奴娇•过洞庭》中,“           ,         ,           ”三句是全词的高潮所在,也是词人感情的高潮所在。词人作主人,请万象作客人,舀尽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组成的勺子细细斟酒,招待天地万物,这是何等气势! ;

答案(1)洞庭青草 近中秋

(2)更无一点风色

(3)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4)表里俱澄澈 肝肺皆冰雪

(5)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6)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皂罗袍】一曲中,女主人公看到满园“               ”的景色,不禁想到如此美景总会有“               ”的一天,流露出游园时的情绪变化。 ;

(2)《游园》中,写杜丽娘心花初放,但又有无奈的情绪涌上心头,意识到生命的困境的两句是:“           ,           !” ;

答案(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2)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二、课内古诗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5~6题。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把湖山之胜、个人之悲、国家之难结合起来抒写,形成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在诸多写岳阳楼的诗篇中,它格调更高,难能可贵。

B.诗歌意蕴丰富,前后相应,首字“昔”,就暗指诗人在长安一带十多年的时间,在空间上与“关山北”暗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C.整首诗对所见景物进行精微刻画,善于从小处落笔,注重局部事物的形象化,着力创造诗的细节意境,含蓄细腻地展露心扉。

D.诗歌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言志,以景衬情,浑然一体。

解析C项说法不正确,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不是描写。

答案C

6.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解析本题除了对诗歌意义的理解之外,还要通过字词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分析。从“无”“孤”二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颈联写诗人的穷困苦境,意境从宽阔转入狭窄:亲朋隔绝,无一消息,自己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写诗人凭栏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不禁老泪纵横,自己的孤寂与洞庭的辽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发显出自己的痛苦之情,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7~8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一“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一“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头,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由“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解析D项,“直抒胸臆”错误。

答案D

8.此词上阕写景,用“画图难足”概括了诗人的观感,请谈谈此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方法,重在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注意从修辞、动静、写景角度等多方面加以思考,并结合词句分析。

参考答案景物描写远近有致,动静交错,浓淡相宜,比喻形象,描绘出了一幅开阔旷远、奇伟壮丽的金陵傍晚图。①远近有致。“澄江”“翠峰”“归帆”是远景描绘,“酒旗”“彩舟”“鹭”是近景描绘。②动静结合。“澄江”“翠峰”“归帆”是静景描绘,酒旗在西风中飘拂,彩舟如白云飘浮,白鹭如从银河中高飞等是动景描绘。③浓淡相宜。洁白的澄江、翠绿的山峰、彩船、白鹭,色彩浓淡搭配。④比喻。写澄江似白色绢带,突出水的清澈;写峰如箭头,突出群峰的尖峭。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9~10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无”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的幽然之境,令人神往。

B.“短发”两句词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C.下阕“尽挹”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D.本词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全都和谐相融,给人以光明澄澈之感。

解析B项,“短发”两句是实景,不是作者的幻想。

答案B

10.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词人形象的特点,需结合词中意象、情景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考虑。如本词中“素月”“明河”“澄澈”等内容。

参考答案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②胸怀坦荡,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四)阅读下面一首曲子,完成第11~12题。

游  园

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1.下列对这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支曲子借姹紫嫣红的无人赏识,良辰美景在无可奈何中虚度,引起人们对美好青春被扼杀的深悲与共鸣。

B.“朝飞暮卷”形容轩阁的高旷,源自王勃的《滕王阁》:“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C.“朝飞暮卷”以下四句是对女主人公杜丽娘游玩时所见的园中春景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无聊与苦闷。

D.“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是对绚烂春景的惊讶与赞叹,也是对辜负美好春光的遗憾,是对美好青春无人赏识无人陪伴的深沉的哀怨。

解析C项,“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无聊与苦闷”错误,应为表明了其内心的开阔旷远。

答案C

12.这支曲子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解析曲中写的景物是姹紫嫣红、良辰美景的春景,但主人公却生出“付与断井颓垣”“奈何天”等悲凉的情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

参考答案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但景美情伤,运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50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

满分:56分 实际得分:   分 ;

一、课外古诗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9分)

午  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①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午枕:午睡。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倾斜,歪向一边。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

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己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直接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

C.颔联运用拟人,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禽相乳相酬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通过对朱户画楼的描写,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解析D项,“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的批评”理解有误。诗里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只是表达了富贵荣利不足慕的情感。

答案D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解析本诗中,“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是写实,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诗中主要通过梦醒后的所思所感,抒发兴废之愁。由于眼前的“兴废”不是除旧布新,而是除新布旧,诗人不能不感到寂寞与愁闷。颔联写野草、鸣禽表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从中汲取力量,并对此感到欣慰。颈联通过旧蹊开新径,朱户、画楼的兴废,暗示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携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眼看兴废使人愁”,表达的是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根据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首句“百年春梦去悠悠”既是写实,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尾句“眼看兴废使人愁”则直抒胸臆,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尾句“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携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3~4题。(9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怀古词。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解析B项,“反问”的说法不当,应为“设问”。

答案B

4.本词刻画了孙权怎样的形象?(6分)

解析应注意在抓住诗歌对孙权的有关描写分析其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的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的形象。)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5~6题。(9分)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注】

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州(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5.下列对这首词是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第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第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第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解析D项,第七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像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词人所独有的想象。第八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

答案D

6.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6分)

解析本题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这类题时,可以把握住诗歌的体裁特征。比如本题的考查材料是首词,对于词来讲,常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议论,因而领会词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就要重点抓住词的下片。另外,一些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常常在词中出现,这也是理解词人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抓手。如本题中“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就如此。

参考答案达观、豪迈的胸怀。①“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却说是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像鱼鳞般的波纹。体现了词人的达观。②“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若。

(四)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7~8题。(9分)

秋发庾岭【注】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枫叶沾秋、蝉声渐隐,从视听角度点明了节令时间,烘托出萧瑟凄清的氛围。

B.颔联写树影、暮霭、江花等景物,从远近角度进一步渲染出暗淡苍凉的江南秋景。

C.颈联整个画面由动而静,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此时似乎有一种宠辱皆忘的情致。

D.尾联中作者情绪便如江水一般汹涌澎湃。以“孤鹊”自喻,说尽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平。

解析C项,“由动而静”说法不当,应是“由静而动”。

答案C

8.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6分)

解析“孤鹊”这一意象,给人孤独、凄清的感觉,而这也正是作者的内心的写照。作者在此借物抒怀以“孤鹊”自喻。

参考答案①“孤鹊”既是实写,也是作者自喻。②以“孤鹊”自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伤感。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

在宋代,科举考试是文人们光宗耀祖、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一旦科举落第之后,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这便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从落第诗中,我们能      到不同诗人们对待落第的不同心境,或绝望至极,或愤世嫉俗,抑或是乐观进取、迎难而上。这也给宋代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的文坛      了一股清新而富有感染力的活水,绵延不绝,各展姿态。宋人大多心态平和、视野开阔,不会对失败耿耿于怀,即便落第时情绪低落,也总能很快振作起来,于逆境中找到新希望。譬如魏野的《送萧咨下第西归》:“驴瘦懒加鞭,迟迟念独还。听鸡行晓月,叹雉过春山。渭入黄河浊,云归紫阁闲。明年公道在,莫便掩松关。”前三联刻画出落第者落寞的心境,他懒得归去、羞于归去,却又不得不归去,无奈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尾两句境界      ,劝慰落第者不要因丧气而归隐,以“明年公道在”相鼓励,相信萧咨终会在公平的科考中      。 ;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而一旦科举落第,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这便形成了一首首独具时代特色的落第诗。

B.而科举落第之后,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便形成了。

C.而一旦科举落第,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这便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

D.而一旦科举落第之后,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一首首独具时代特色的落第诗便形成了。

解析画线的语句犯了结构混乱与语序不当的毛病。“一旦科举落第”与“科举落第之后”两种结构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结构混乱,二者可保留其一;“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语序不当,可改为“一首首独具时代特色的落第诗”。B、C两项第二处错误未修改;D项第一处错误未修改。

答案A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感悟 注入 茅塞顿开 锋芒毕露

B.感悟 贯注 茅塞顿开 崭露头角

C.感受 贯注 豁然开朗 锋芒毕露

D.感受 注入 豁然开朗 崭露头角

解析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语段中是对诗人们心境的体会,应用“感受”。注入:灌入或流入,可用于抽象事物。贯注:(精神、精力)集中。结合文意,第二处应用“注入”。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也比喻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句中指“境界”,应用“豁然开朗”。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根据语境,用“崭露头角”更好。

答案D

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失去光彩的沿途的景色,变得黯淡凄凉起来

B.沿途的景色也因此而失去光彩,变得黯淡凄凉起来

C.变得黯淡凄凉起来的沿途的景色,也失去了光彩

D.沿途的景色也变得黯淡凄凉起来,因此失去了光彩

解析括号中的句子讲“沿途的景色”的变化,而这变化的起因是前文中落第者心境落寞、无奈,故括号中的句子要强调与前文内容的因果关系,据此排除A、C两项;沿途的景色应先“失去光彩”,进而“变得黯淡凄凉”,根据这一逻辑关系,排除D项。

答案B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一个时代的诗歌创作在语言运用上会形成一些共性,①                   ,如唐朝诗歌多数是较直白的,而宋朝诗歌则较为含蓄。诗人由于个人阅历及性格不同,②                   。这是诗歌的个人语言风格,如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苏轼的诗歌雄浑豪迈,易安的诗歌清新婉约。诗歌之于读者,语言风格无疑是一种很强的吸引力,有时它会牵引你走进一个让你神往的时代,③                   。 ;

解析第一处,前文写诗歌语言有共性,其后列举了唐宋时诗歌语言的特点,由此判定空格的内容应该与“诗歌语言有时代的风格”相关;第二处前的内容是个人阅历和性格不同,其后列举了不同诗人的语言风格,由此可知第二处“与诗人遣词造句富有个性”有关;第三处前写语言风格的吸引力问题,所填内容应该与上句“引领”有关,即“会引领一个人走向一个让人敬仰的诗人”。

参考答案①这是诗歌的时代语言风格

②其遣词造句也富有个性色彩

③有时则会引领你走向一个让你敬仰的诗人

13.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粤剧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90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剧种。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说唱音乐。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等。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

解析语段共六句,根据题目要求,保留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检索。①写粤剧的沿革;②③写粤剧的唱腔,经比较,③过于琐细专业,筛掉;④写粤剧的伴奏乐器;⑤写粤剧的行当;⑥总结,“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与①中“南方的一大剧种”相比较,更明确,与上文“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关系更紧密,可换入①。

参考答案粤剧起源于明代,受昆曲、南戏的影响,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发展成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它的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伴奏乐器有二弦、高胡、小提琴等,行当有生、旦、丑、末、净等十多个。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