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专题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提升训练】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些所

「教案」专题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提升训练】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些所

专题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提升训练】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十九世纪革命的秘密。

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十九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役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1.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运用比喻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大彻底。

B.第②段通过对比揭示了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趋势。

C.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第④段提出无产阶级担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的使命。

2.下列对结尾段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句以坚定而富有哲理的句式,点明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

B.从最终意义而言,“审判官”与“执刑者”都是由无产阶级创造的历史。

C.“执刑者”是被历史选中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又以斗争创造了历史。

D.本句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推翻资产阶级是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的。

3.下面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指出轰轰烈烈的1848年革命对当时社会震动,意义巨大,引出下文无产阶级革命宏伟气势、重大意义的生动论述。

B.第③段中加点字“事实”的内涵是指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退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

C.《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是一篇形象、生动的演讲,是一篇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著名演讲,因而文笔清新自然,耐人咀嚼。

D.文章语言灵活,如“好人儿罗宾”“狡狯的精灵”“菲默法庭”的判决等巧用比喻,使整个演讲始终处在一种鲜活的语境和生动的文化氛围中。

4.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本文的语体风格与表达效果。

【答案】1.B

2.D

3.B

4.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属于实用文体,语言幽默风趣,又锋芒毕露,富于哲理,充满战斗力;语言丰富、形象生动、颇具鼓动性和感召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对比”错误,由原文“……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可知,不是对比,是类比,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与1848年革命一样都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D。“一定的偶然性”错误,“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强调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男人的能力。

A.“意义巨大”错误,原文为“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意义不大。;

C.连词“因而”使用不当,前后分句不存在因果关系。

D.“巧用比喻”错误,是用典,不是比喻。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这种语言幽默风趣,又耐人寻味。

“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运用比喻修辞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极具战斗性。

“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段论述运用长句,长于论辩,语言锋芒毕露,哲理性强,充满战斗力。

“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形象生动的指出1848年革命的影响小、微不足道,“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形象的阐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这些句子运用比喻修辞,使论述形象生动,颇具鼓动性和感召力。

“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善于运用典故,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始终在一种鲜活的语言环境和生动的文化氛围中表达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于梁、柱、门、窗、墙、瓦、槛、阶、栏杆、斗拱、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5.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B.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限制下,创造的多样性有所减弱,而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C.“文法”在文中指中国建筑在两三千年里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中国建筑将朱红色用在建筑物屋身、门窗等地方,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这些都是“文法”使用的大胆之处。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文法”的一项是(  )

A.古建筑保持立柱和纵横梁组合构架制。

B.古建筑在立柱与横梁接头处设“斗拱”。

C.中国古建筑采用的水泥是“精米灰浆”。

D.古代建筑群重左右对称和中轴线原则。

7.根据上文及《红楼梦》第三回节选的文字,说明“荣国府”所体现的中国建筑“文法”的特点。

(黛玉)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桥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空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画眉等鸟雀。

【答案】5.B

6.C

7.荣国府的石狮子、门(大门、东西角门、正门、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正房、上房、雕梁画栋、穿山游廊、厢房等均采用中国建筑的构件,且都遵循中国建筑的法式组织建构,体现出中国建筑“文法”的拘束性;荣国府建筑繁复、多样的变化形式,又体现出中国建筑“文法”的灵活性。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B.“在‘文法’的限制下,创造的多样性有所减弱,而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错误。建筑的文法与文章的文法一样,都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C.“中国古建筑采用的水泥是‘精米灰浆’”错误。“糯米灰浆”这句讲的是建筑的原材料,不属于“文法”。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根据本文的内容,说明“荣国府”所体现的中国建筑“文法”的特点。作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中国建筑“文法”的特点,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第一段,明确指出中国建筑“文法”的特点:“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材料第二段对中国建筑“文法”的特点进行的补充说明: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红楼梦》第三回“荣国府”的建筑布局,由“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空山游廊厢房”分析可知,荣国府的石狮子、门(大门、东西角门、正门、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正房、上房、雕梁画栋、穿山游廊、厢房等均采用中国建筑的构件,建筑与建筑之间,采用了一些装饰性的建筑进行连接,如“垂花门”“抄手游廊”等建筑的作用就是连接主体建筑,体现中国建筑的法式组织建构和中国建筑“文法”的拘束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

——记我国胸心外科奠基人黄家驷

黄家驷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任嘉兴府知府,父亲任盐运史,35岁时死于大咯血。他5岁丧父,5个叔伯亦相继因病早逝,因此他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当一名医生的志愿。

少年时,黄家驷不满足私塾所授的一点古文知识,13岁时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求学,后又投考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时,他竟提前两年以同等学力考上了门庭森严的协和医学院。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他曾说:“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

1941年,他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求学。黄家驷基础扎实,在导师的指引下较快掌握了胸外科技术,于1943年获得外科硕士学位,并通过全美专家考试,取得了外科专家称号。留美期间,黄家驷还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每两周组织一次中国建设讨论会,号召留美学生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继覆灭,黄家驷不为美国优裕待遇所动,放弃高薪,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他迫不及待地搭乘美军运输机回国。三天三夜的颠簸飞行,在印度转机时行李丢失,但他完整无缺地带回了整套开展胸外科手术的器械设备。

回国后,他一边在上海医学院执教,一边在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华山医院)从事胸外科的创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与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市南洋医院协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胸腔外科专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并亲任院长。多年来,虽然担负重要的行政工作,但他总是坚守在医疗第一线。他行医近50年,亲自为数以千计的工人、农民、军人及领导干部做过手术。

黄家驷非常重视医学教育事业。1959年,他在北京创建了中国首都医科大学,这是我国唯一的8年制医科大学,他先后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亲自主持研究了建校方针、教学计划及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设备购置等问题。现在国内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专家,像石美鑫、苏应衡、钱中希、林尚清、钱定一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培养和指导。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北京协和医院著名胸外科医生方国栋回忆了一件往事:

1970年夏天,毕业分配去向宣布后的一天,黄老师带我到他在外交部街的家里。知道我添置行装有困难,毕业分配后也不再回上海家里而是直接赴西北,年逾花甲的黄老师亲自爬上闷顶子,递出一只旧藤条箱说:“这个箱子你拿去,做你去西北的行装。”尤为珍贵的是,黄老师还找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留给他的、由他主编的《外科学》(上、下)和《外科学各论》送给我。黄老师还在每本书的首页都写上“国栋同学批评指正”,并签上他的名字。知道我酷爱读书,他期望我到西北后坚持自学下去。带着黄老师赠送的这些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肩负着黄老师的希望,我来到了甘肃古城武都。正是黄老师的关爱之心让我在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倍感温暖而不气馁。

“如何使祖国的医学事业尽快发展,这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黄家驷是知行合一的医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生物医学工程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黄家驷以极大的热情担负起了新学科的筹建工作。他各处奔走,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1979年,国家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成立大会在重庆召开,他被任命为组长。

晚年的黄家驷虽退居二线,仍精神饱满地专注于医学事业,笔耕不辍。由于《外科学》再版将定位为大型外科参考书,要大量充实内容,他夜以继日查阅文献,先写成《胸部损伤》一章作为蓝本,赶在5月份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召开《外科学》编委会,讨论第四版的编写计划。 5月13日他按时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5月14日主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会,在赴会途中因心脏病复发与世长辞,终年78岁。

黄家驷逝世后,《外科学》编委会决定由吴阶平、裘法祖两位教授继续他的主编工作。为纪念黄家驷对发展外科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编委们一致决定将此书定名为“黄家驷外科学”。中华医学会追授黄家驷“胸心血管外科科学进步贡献奖”,以表彰他一生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对发展我国胸心血管外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原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黄家驷,江西省玉山县人,生于1906年,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45年在上海创建胸腔外科。他主编的《外科学》等著作,促进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他是我国胸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

(摘自《历史上的今天》)

②黄家驷竭尽全力于医大的复校,老三届学生的成长、回炉、招研,放宽考研的年龄限制,以及后来开展国际交往,学术交流,送出去、请进来……对学生、同事和朋友,他都是尽其所能,有求必应。

(摘自方国栋《纪念黄家驷老师逝世三十周年》)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黄家驷出身书香门第,家中亲人因病早逝,不仅使他蒙受创伤,更使他萌生了当一名医生的志愿。

B.黄家驷少年时期不满足私塾教育,就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学习医学,后又投考天津南开中学,并在高一时考上了门庭森严的协和医学院,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C.医学报国是黄家驷的毕生追求,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继覆灭后,黄家驷“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

D.黄家驷为我国胸腔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致力于医大的复校和老三届学生的培养等问题。

E.晚年的黄家驷虽然告别了手术台,但依然笔耕不辍,从事外科学的研究,撰写、主编了《外科学》等著作,成为我国胸心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9.作为一代医学宗师,黄家驷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10.本文在介绍黄家驷时,插入了一段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方国栋的回忆,这样写有何好处?请具体分析。

11.“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黄家驷在治学、行医和处世等方面堪称楷模。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就以上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8.CD

9.①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胸腔外科专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②在北京创建了中国首都医科大学;③培养了一批知名的胸腔外科专家;④主编了《外科学》和《外科学各论》等著作;⑤筹建生物医学工程学,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

10.①从结构上看,呼应了上文,印证了黄家驷对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视;②通过他人回忆的方式介绍传主,使文章的内容更真实、更饱满;③衬托了黄家驷作为知名胸心外科专家的谦逊品质以及对年轻一代的关心和鼓励。

11.(1)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治学当如黄家驷,应面向世界,不断超越自身。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年轻一代更应严谨治学,以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为推动祖国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2)济世担当——名利无法成为个人成功的内在驱动力。行医当如黄家驷,生命不息,仁心不止。只有心系人民的福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不断进步。

(3)志存高远——远大的抱负与理想是攀登事业高峰的必要条件。处世当如黄家驷,“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只有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深深扎根于脚下这片热土,你的人生才会焕发异样的光彩。

【解析】

8.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本题中,

A项,“使他蒙受创伤”理解错误。根据原文“他5岁丧父,5个叔伯亦相继因病早逝,因此他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当一名医生的志愿。”可知,“使他蒙受创伤”于文无据。

B项,“到省城学习医学”理解错误。根据原文“13岁时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求学,”原文是“求学”,所以“到省城学习医学”曲解文意。

E项,“晚年的黄家驷虽然告别了手术台”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晚年的黄家驷虽退居二线,仍精神饱满地专注于医学事业,笔耕不辍。”可知,“晚年的黄家驷虽然告别了手术台”文中并未提及。

故选CD。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屠呦呦身上的可贵的精神品质,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解答该题要抓住“医学事业”“贡献”等关键词,明确答题方向;然后根据对题干的分析,到原文中寻找答题区间,该题的答题信息分布在第5~11段;明确答题区间后再筛选出其中的关键语句,如第6段中的“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胸腔外科专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第7段中的“他在北京创建了中国首都医科大学”“现在国内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专家……都曾得到过他的培养和指导”、第8段中的“由他主编的《外科学》(上、下)和《外科学各论》”以及第10段中的“黄家驷以极大的热情担负起了新学科的筹建工作。他各处奔走,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等;再对关键语句稍加概括即可组织出答案。

10.本题考查对文本结构思路、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综合能力。解答该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其中结构上的作用要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首先要明确该段所写的内容,该段写方国栋将要奔赴西北,黄家驷赠给他行李箱和医学书籍的事情。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上文主要写黄家驷对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视,而该段回忆就体现出他对学生的教育,这样既呼应了上文,使事件更加真实,又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外,考生还要思考插入这段回忆对凸显传主形象所起的作用。

1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解答此类题目,有三个要求,一是正确解读文本内容并能够加以分析,二是要联系社会现实,做出自己的评价,三是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规范阐述,必须对这些认识进行综合提炼整合,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观点必须正确,之后,必须援引文本里的事实、细节对传主与传者的立场态度进行有条理的解读,然后再把这些解读的结论与自己所能联系的事实结合起来分析即可。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白题干关键词的意思,即要理解“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的含意,然后在文中找出叙述黄家驷治学、行医、处世三方面内容的句子,最后结合材料与实际谈自己的理解看法。

治学方面:有远大的抱负与理想,不断超越自身,为推动祖国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如“少年时,黄家驷不满足私塾所授的一点古文知识,13岁时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求学,后又投考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时,他竟提前两年以同等学力考上了门庭森严的协和医学院。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他曾说:‘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生物医学工程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黄家驷以极大的热情担负起了新学科的筹建工作。他各处奔走,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1979年,国家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成立大会在重庆召开,他被任命为组长。”

行医方面:不追求名利,心系人民的福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如“多年来,虽然担负重要的行政工作,但他总是坚守在医疗第一线。他行医近50年,亲自为数以千计的工人、农民、军人及领导干部做过手术。”

处世方面:为人善良,关心下一代的发展,心系祖国医学的发展。如“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继覆灭,黄家驷不为美国优裕待遇所动,放弃高薪,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他迫不及待地搭乘美军运输机回国。三天三夜的颠簸飞行,在印度转机时行李丢失,但他完整无缺地带回了整套开展胸外科手术的器械设备。”“正是黄老师的关爱之心让我在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倍感温暖而不气馁。”“黄家驷竭尽全力于医大的复校,老三届学生的成长、回炉、招研,放宽考研的年龄限制,以及后来开展国际交往,学术交流,送出去、请进来……对学生、同事和朋友,他都是尽其所能,有求必应。”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要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巴尔扎克葬词

雨 果

各位先生:

①方才入土的人是属于那些有公众悲痛送殡的人。在我们今天,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不是统治人物,而是思维人物。一位思维人物不存在了,举国都为之震动。今天,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

②各位先生,巴尔扎克的名字将打入我们的时代,给未来留下光辉的路线。

③巴尔扎克先生参与了19世纪以来在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一代,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④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他的理智是壮丽的、颖特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全部书仅仅形成了一本书:一本有生命的、有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化走动、来去,带着我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的感觉。一部了不起的书,他取名喜剧,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

⑤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的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象,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恶习,解剖热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与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天赋的自由而强壮的本性,由于理智在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特权,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了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心胸爽朗,摆脱开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不像莫里哀,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起憎世之心。

⑥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金刚岩层的雄伟的堆积、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⑦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远门之前,要吻抱一下自己的亲娘一样。

⑧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⑨唉!这强有力的、永不疲倦的工作者,这哲学家,这思想家,这人,这天才,在我们中间过着暴风雨的生活,充满了斗争、争吵、战斗,一切伟大人物在每一个时代遭逢的生活。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纷争与仇恨。他在同一天步入了光荣,也步入了坟墓。从今以后,他和祖国的星星在一起,熠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⑩你们站在这里,有没有羡忌他的心思?

⑪各位先生,面对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些重大打击吧。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了,我就不疲倦地再说一遍吧:不!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你们中间有谁嫌我这话不对吗?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面对着某些显赫的死者,人更清清楚楚地感到这种理智的神圣命运,走过大地为了受难,为了洗净自己。大家把这种理智叫作人,还彼此说:那些生时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灵魂!

(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一切虚构都消失了”是指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创作的结束;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虚构”的小说。

B.第④段中的“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这里作者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

C.第⑥段中“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在思想和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他的创作给自己奠定了历史地位。

D.第⑧段中“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里用诗化的语言,写出了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样,都表达了沉痛的悼念之情,对死者的伟大贡献,作出了崇高评价和热情赞颂,对死者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作了深刻的阐发。

B.作者把巴尔扎克与莫里哀和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成就与声誉远在二人之上,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比其他两位作家更有个性。

C.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震撼力。

D.这篇葬词语言质朴,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14.阅读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⑤段中“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象,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请分析句中“揪”字的使用效果。

(2)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答案】12.B

13.A

14.(1)“揪”字强调动作强而有力、随意自如,这里用“揪”字有利于表现巴尔扎克对社会万象的深刻洞察,在分析、批判、使用这些素材时毫不费力。

(2)作者使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了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作出这样的评价,具体而生动。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B.“浪漫主义精神”错,应是“现实主义精神”,因为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间喜剧》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B.与莫里哀、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并且与两位作家有根本的不同。

C.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是语调铿锵、激昂慷慨,而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应是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

D.这篇葬词的语言应为“语言华丽,有文采”,而非“语言质朴”。

故选A。

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和句子的能力。

①“揪”,指的是抓住并拉,此处说“揪过来一些东西”,是指他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写进自己的文章里,赋予虚的事物以具体形象感,化虚为实,同时,“揪”这个动词显得轻松易得,强而有力,社会现象芜杂多变,巴尔扎克却能从中轻松而准确地挑选出写作的素材,来反映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展现出巴尔扎克对社会万象体察的深刻,能毫不费力地得到素材。

②三组“不是……而是”,构成了句式整齐的排比句,让语言更铿锵有力,在内容上能够激昂慷慨地指出了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作出这样的评价,是说巴尔扎克即使去世,却也依然有光明、永生,这是雨果对巴尔扎克高度的评价,指他的著作与他的精神将流传不朽,所以这组排比句具体而生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②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③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越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④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5.“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和“这”指代的是同一内容。

B.“这样”指代他的两个发现以及在许多领域的深刻研究。“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C.“这样”指代上段中马克思在许多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 “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

D.“这样”指代上段中马克思在许多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16.“感到衷心喜悦”与“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两种喜悦程度是不同的,对这种差别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相比,马克思更看重应用科学。

B.马克思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革命的角度注视科学的发展。

C.马克思认为应用科学是立竿见影的,只有应用科学才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D.马克思认为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17.(1)概括第①段的段意。(不超过15个字)

(2)“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中“拂去”一词,有的版本译为“抹去”,你认为这两种翻译哪一种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15.C

16.B

17.(1)马克思的理论研究既独到,又深广。

(2)“拂去”译得更好。与“抹”字相比,“拂”字与“蛛丝”一词搭配更为恰当,显示出动作幅度更小,力度更轻,蔑视意味更浓,更能体现马克思无畏的气概。

【解析】

15.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此题要求分析“这样”“这”的含义,注意联系上下文作答,结合上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的研究”可知,“这样”是指马克思在许多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这”是指“他作为科学家”。

故选C。

16.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此题注意文中“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再结合“非同寻常”这个关键词可分析出马克思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革命的角度注视科学的发展。

故选B。

17.(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注意段首句和段尾句,第四进行整合。另外需注意字数限制。由原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可看出,马克思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由原文“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可看出,马克思在每个研究的领域都很深刻、独到。

(2)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本题的答题模式:先表态给出观点,然后具体分析理由。两个版本的区别就在于“拂去”和“抹去”这两个词语。“拂去”意思是轻轻擦过,掸去,用力轻;“抹去”,用力较重。而句中说“当作蛛丝一样”,“蛛丝”很轻,从词语的意思和表现上来看,“拂去”与其搭配更合适;同时句中还说“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用“拂去”更能体现马克思对“诽谤、诅咒”的毫不在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1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青蒿提取物到快速研发青蒿素,这体现出了中医药的智慧。

B.中医大都采用复方用药来治疗病人疾病,而不会采用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

C.有许多证据证明中医药学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D.利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达到防病治病的疗效。


1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药青蒿中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这是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B.中医师主要采用复方用药的形式,其处方由多种中药根据主次按一定比例组成。

C.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昌盛,是因为我们的中医采用了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

D.青蒿素的提取与研发再次证明,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从节选的文段来看,中国药学有哪些突出贡献?请分条概括归纳。

【答案】18.B

19.C

20.①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

②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③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④中医药学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将中药的药效与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可用于防病治病。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不会使用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错,原文第二段“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原文只是说非常少见,并非不会使用。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段“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只说到辨证施治疗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并非因果关系。

20.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条概括归纳“中国药学的突出贡献”,中国药学的突出贡献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各段都举了具体的例子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可以直接用原文的句子作答,如第一段“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第二段“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第三段“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第四段“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

阅读报告文学《屠呦呦:矢志青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成下面小题。

屠呦呦,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因为她,诺贝尔奖第一次有了中国女性的名字。

“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如是说。60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

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演讲时说。

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发现的青蒿素,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父亲很重视教育。1946年,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从那时起,她对医药学产生了兴趣。1951年,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她被北京大学药学系录取。当时这个“冷门”的专业让她最终与中医药结缘、与抗疟结缘。

提起疟疾,也许现代人并不熟悉。然而,在上世纪,疟疾可以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重大流行性疾病之一。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少人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秘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

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又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周兴表示,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经与卫生部联系,请求以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的名义,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

这就是1981年10月中国首次向世界全面公开青蒿素抗疟成就的大会。

屠呦呦代表课题组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作报告,会议主席WHO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阿南德教授高兴地评论:青蒿素的发现和青蒿素类衍生物的研究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该类化合物的独特结构以及抗疟作用方式是和任何已知抗疟药毫无雷同之处。这就为今后设计合成新抗疟药提供了新思路。

会上,药理、毒理、临床等专家也作了详尽的报告,青蒿素由此为世界所熟知。

2011年,81岁的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也是中国生物医学界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的世界著名奖项。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未来青蒿素依然是抗疟首选药物

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这是中国对世界医学所做的重要贡献,其中饱含了屠呦呦和其同事的艰辛努力,充满了中西医药融会贯通的智慧。

然而,挑战还远未结束。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但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在2020年前疟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的阶段性目标将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世卫组织和东南亚国家的多项研究表明,在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疟疾感染者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青蒿素药物”联合“其他抗疟配方药”疗法)的三天周期治疗过程中,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并产生对青蒿素的抗药性。

“适当延长用药时间,或者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所谓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屠呦呦表示,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其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就“青蒿素抗药性”提出合理治疗应对方案。

屠呦呦认为,解决“青蒿素抗药性”难题意义重大:一是坚定了全球青蒿素研发方向,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二是因青蒿素抗疟药价格低廉,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适用于疫区集中的非洲广大贫困地区人群,更有助于实现全球消灭疟疾的目标。

“全球疟疾防控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说,“截至目前,青蒿素联合疗法治愈的疟疾病患已达数十亿例。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贡献不可估量。”

不仅如此,科研人员在对双氢青蒿素的深入研究中,发现了该物质针对红斑狼疮的独特效果。屠呦呦介绍,根据现有临床探索,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明显疗效。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透露,“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开展临床试验。这也是双氢青蒿素被批准为一类新药后,首次申请增加新适应症。

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

“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屠呦呦说。

谈到未来的期待,2018年,屠呦呦接受采访时表示,“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此外,屠呦呦表示,希望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广纳海外人才。

“几十年前青蒿素刚被发现时,也有其他一些单位在进行研究,但因为没得到足够重视,很多东西发现了却没深入做下去。”屠呦呦回忆,“我们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正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屠呦呦更珍惜现有的研究平台,并希望它能够“升级”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现在党和国家这么重视中医药事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中医药研究平台,用最尖端的现代科学技术把青蒿素研究做‘透’,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结合。”

同时,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我们已经引进了一些青年才俊,他们为推动青蒿素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人才还是感觉不够,我们还想引进更多海内外人才。”屠呦呦说。

谈及未来的研究,屠呦呦笃定地说:“我们不是为了得奖而得奖,也不是得了奖就完了,既然已经开始研究,就要拿出更多更实际的成果来。”

“全国‘523’团队证明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屠呦呦认为,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只是中医药创新的一种途径,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多种途径和可能性。

“怎样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屠呦呦说,“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健康中国’需要我们去踏踏实实地‘做’,让更多医学科研成果应用到人,让更多患者远离病痛,这是每一名中医药工作者的追求和担当。”

当然,中医药不是中国人的独享,屠呦呦认为,中医药应该在“健康丝绸之路”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给全人类健康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作为一名医药科技工作者,就是要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屠呦呦说。

(文章选自《中国妇女报》,有删改)

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蒿(hāo)  竹篙(hāo)铁镐(ɡǎo)  缟素(ɡǎo)

B.迄今(qǐ)  乞求(qí)  仡勇(yì)  屹立(yì)

C.停滞(zhì)  笃定(dú)  卓越(zhuō)  途径(jīnɡ)

D.疟疾(nüè)  污渍(zì)  绞汁(jiǎo)  衍生(yǎn)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使诺贝尔奖首次有了女性的名字,这是我国的荣誉,也是世界的荣誉。

B.青蒿素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的,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全新的抗疟疾药,以它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是治疗疟疾的唯一疗法。

C.青蒿素在提取过程中,以青蒿为原料,绞成汁后,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反复实验,最终得到了抗疟疾效果最好的青蒿提取物。

D.屠呦呦在解决了“青蒿素抗药性”这个难题后,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一种更新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双氢青蒿素。

23.结合本文内容,为屠呦呦写一篇人物小传。

24.请简要概括屠呦呦参与发现“青蒿素”的过程。

25.屠呦呦研究和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总结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26.请以“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为观点,用屠呦呦的事例作论据,写一段话。要求:所举事例要能证明观点,事例叙述要简洁明了,字数在80字以内。

【答案】21.D

22.C

23.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24.首先是接受抗疟组组长,为研发青蒿素提供了机会;其次是整理中药典籍,走访名中医,收集抗疟药方,获取研发青蒿素的理论依据;第三是东晋的《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研发的灵感;最后是在反复实验与失败中,发现了青蒿素。

25.一是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中医,收集中药秘方,体现了中国智慧;二是联合国际组织,取得其支持,并扩大宣传;三是中国智慧体现在责任担当、攻坚克难和不懈努力方面;四是研发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研发成果,体现了中国经验;五是中西结合的思路,使得研发深入而透彻;六是广纳科研人才;七是走中国的创新思路与创新精神;八是中国的分享成果意识,体现中国智慧。

26.“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习她的“悟劲儿”。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最后整理出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如果没有“悟劲儿”,屠呦呦不会想到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首次采用乙醚低温提取,如愿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

【解析】

2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识能力。侧重于对常见字中的易读错字、多音字、音近字、及通假字进行辨析,如要求考生辨别多音字在不同语境的词语中的具体读音、要求考生比较形近字的读音、要求考上识别通假字的读音等,所以考生平时必须多读多记。

A项,“竹篙(hāo)”应为“竹篙(gāo)”。

B项,“迄今(qǐ)”应为“迄今(qì)”;“乞求(qí)”应为“乞求(qǐ)”。

C项,“笃定(dú)”应为“笃定(dǔ)”;“卓越(zhuō)”错误,应为“卓越(zhuó)”;“途径(jīnɡ)”应为“途径(jìng)”。

D项,正确。

故选D。

2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绞成汁后”错误,依据“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又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可知,“绞取汁,尽服之”是《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并不是在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

故选C。

2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及人物传记的写法。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两个基本特征。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知民族。

(2)人物的生卒年月。(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5)能反道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本题作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概括屠呦呦的主要事迹。

依据“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概括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

依据“屠呦呦表示,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其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就“青蒿素抗药性”提出合理治疗应对方案”可概括为:带领团队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

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及人物传记的写法作答即可。

2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筛选方向及范围,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整理。

依据“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可概括为:接受抗疟组组长,为研发青蒿素提供了机会。

依据“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秘方”可概括为:是整理中药典籍,走访名中医,收集抗疟药方,获取研发青蒿素的理论依据。

依据“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可概括为:东晋的《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研发的灵感。

依据“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又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可概括为:在反复实验与失败中,发现了青蒿素。

25.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

依据“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秘方”可概括为: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中医,收集中药秘方。这体现了中国智慧。

依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周兴表示,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经与卫生部联系,请求以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的名义,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可概括为:联合国际组织,取得其支持,并扩大宣传。这是中国的经验,更体现中国的智慧。

依据“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又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屠呦呦表示,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其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可概括为:攻坚克难和不懈努力才能成功。这是中国经验。

依据“全球疟疾防控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 “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概括为:中国的责任担当。这是中国智慧。

依据“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可概括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研发成果。这是中国智慧。

依据“现在党和国家这么重视中医药事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中医药研究平台,用最尖端的现代科学技术把青蒿素研究做‘透’,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结合”可概括为:中西结合的思路,使得研发深入而透彻。这是中国经验与智慧。

依据“同时,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我们已经引进了一些青年才俊,他们为推动青蒿素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人才还是感觉不够,我们还想引进更多海内外人才。’屠呦呦说”可概括为:广纳科研人才。这是中国经验。

依据“屠呦呦认为,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只是中医药创新的一种途径,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多种途径和可能性”可概括为:中国的探索创新精神。这是中国智慧。

依据“中医药不是中国人的独享,屠呦呦认为,中医药应该在‘健康丝绸之路’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给全人类健康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可概括为:中国的分享成果意识。这是中国智慧。

2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表达任务;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及主旨作答即可。

本题作答的关键有四点:第一,要以“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为中心论点;第二,要从文本中概括屠呦呦的事例,并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第三,答案要为议论性文段,所以事例叙述要简洁明了;第四,字数在80字以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伟大的莎士比亚

格林布拉特

宏程心路

1587年左右,莎士比亚来到了当时英国最大的城市——伦敦。据说莎士比亚最初几年的职业是当杂役,在剧院门口为观众看马。后来,在剧院里当上了勤杂工。在工作过程中,导演发现他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就让他在幕后给演员配台词,当戏中的配角不够时,也让他上台跑龙套。渐渐地,在跑龙套的过程中,莎士比亚的戏剧才能得到了发挥。莎士比亚本来就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加上长时间在剧院里工作,再配上他的戏剧天分,不久,他便开始了剧本的写作。

剧团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剧院,就得不断有新的剧目上演,莎士比亚的创作才能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很快,他创作的《亨利六世》终于在伦敦上演,观众蜂拥而至,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他成为一名当时少见的靠写作剧本就能生存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收入也日渐丰裕。

慧眼识英杰

有一天,正在台上演出的莎士比亚引起了一位贵族的注意,他就是南安普顿伯爵。虽然伯爵当时还不满20岁,却已成为伊丽莎白时代最高贵的望族。伯爵是个戏迷,他发现今天这出戏有一位陌生的男演员,并有些特殊的东西吸引着他。经打听,伯爵发现这名普通的小演员竟能写出诗歌,便请团长引见了莎士比亚,并邀请他到自己的府上参加文学聚会。

就这样,莎士比亚成了南安普顿伯爵家里的常客,伯爵的家和他与这些贵族青年的聚会,似乎成了一所“学院”。在这里,他不仅受到艺术的熏陶,还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为他以后作品中对贵族生活生动的描绘奠定了基础,这对莎士比亚后来的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

到1592年的时候,莎士比亚在伦敦的戏剧界已经小有名气了。因为他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大学才子罗伯特•格林的嫉妒。格林在《千悔换一智》中有这样一段话:

“别相信他们(指演员们),因为他们当中有一只用我们的羽毛装饰起来的暴发户式的乌鸦,用一张演员的皮包藏起他的虎狼之心。他写了几句虚夸的无韵诗就自以为能同你们当中最优秀的作家媲美。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打杂工,却恬不知耻地以为英国只有他才能震撼舞台。”

格林的这段话是在影射莎士比亚。格林称莎士比亚为“暴发户”,说明当时莎士比亚在剧坛上已经很引人注目了。“一只用我们的羽毛装饰起来的乌鸦”,说明莎士比亚在创作中大量汲取了前人创作的营养。“用演员的皮包藏起他的虎狼之心”,说莎士比亚有“虎狼之心”,恰恰反映了莎士比亚在创作上坚持自己的风格,敢于同对手抗衡。说莎士比亚是个“打杂工”,反映出他的多才多艺,既当演员,又当剧作家。“恬不知耻地以为英国只有他才能震撼舞台”,这句话是直接影射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Shakespeare)这个姓的前半部分(Shake)有“震撼”的意思。

有意思的是,在“大学才子”停止创作之后,莎士比亚真的成了唯一能震撼英国舞台的人。

悲剧不悲

1601年,莎士比亚清楚地看见了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创作历史剧和喜剧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使他有足够的艺术功力去反映现实,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他开始转向悲剧创作。

虽然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的结局最终都是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已经放弃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在莎士比亚悲剧中的英雄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精神和乐于助人、善良真诚、勇于牺牲的美好品德。莎士比亚对美好的人性并没有失去希望,仍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

完璧微瑕

莎士比亚有代表作《哈姆莱特》,剧中丹麦国王的弟弟以水银灌入国王耳中将他毒死,从而引出王子复仇的动人故事。莎翁在这里有个小小的错误:水银不会置人于死地。一般所说的汞中毒是指汞化合物或汞蒸汽的中毒,能由耳道灌入的微量水银在常温下绝不会蒸发出足以致命的汞蒸汽。

在《裘里斯•凯撒》中,凯撒问勃鲁托斯:“现在几点钟啦?”勃鲁托斯回答说:“已经敲过8点了。”可是敲点报时的钟,是在凯撒被刺约1400年后才发明的。

(节选自《莎士比亚新传》,有删改)

【相关衔接】

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选自《莎士比亚戏剧集•序》)

2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之所以能写剧本,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戏剧天分,二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三是长时间在剧院里工作。

B.莎士比亚的成功离不开南安普顿伯爵,他的演出引起了伯爵的注意,所以邀请他到自己的府上参加文学聚会,为成功打下基础。

C.南安普顿伯爵的聚会就像“学院”一样,使莎士比亚受到了艺术熏陶,并且参加聚会的贵族给莎士比亚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帮助。

D.人无完人,莎士比亚因为一些相关知识的欠缺,致使他的剧作创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这也影响了他戏剧方面的成就。

2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因为莎士比亚最初几年的职业是当杂役,在剧院门口为观众看马,后又在剧院里当上了勤杂工,因此他口齿伶俐,头脑灵活,于是导演就让他上台跑龙套。

B.当年的伦敦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提供了用武之地,他的天赋得到了发挥,最终他成为一名靠写剧本就能生存的剧作家,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C.莎士比亚的成功引起了“大学才子”格林的嫉妒,所以格林直言不讳的指责莎士比亚,但这并未阻挡莎士比亚的成功,最终格林只能停止创作。

D.莎士比亚创作历史剧、喜剧之后,又开始创作悲剧,主要是因为在创作历史剧和喜剧时,他积累了很多创作经验,此外就是他对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有所认识。

E.本文重点介绍了莎士比亚在戏剧和诗歌方面创作的成就,他的戏剧放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具有超时代的意义。小标题的形式简洁、凝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29.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方面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27.A

28.BD

29.①多才多艺,有文学天赋。能创作剧本,并且获得极大成功;既能当演员,又能创作戏剧,写诗歌等。②善于观察和运用。他成了南安普顿伯爵家里的常客后,不仅受到艺术的熏陶,还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为他以后作品中对贵族生活生动的描绘奠定了基础,对他后来的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③善于从前人那里学习和借鉴。格林曾说莎士比亚是“一只用我们的羽毛装饰起来的乌鸦”。④在创作上坚持自己的风格,敢于同对手抗衡。格林曾说他“有虎狼之心”。⑤他对美好的人性充满希望,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他的悲剧不“悲”。

【解析】

2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项,“莎士比亚的成功离不开南安普顿伯爵,他的演出引起了伯爵的注意,所以邀请他到自己的府上参加文学聚会,为成功打下基础”错误,之所以邀请莎士比亚到自己的家中,是因为莎士比亚不仅会演戏,而且会写诗。

C项,“参加聚会的贵族给莎士比亚创作提供很多帮助”不当,原文是说“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为他以后作品中对贵族生活生动的描绘奠定了基础,这对莎士比亚后来的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

D项,“影响了他戏剧方面的成就”错误,文中只是说“白璧微瑕”,并没有说影响他戏剧方面的成就。

故选A。

2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强加因果,当杂役,为观众看马及当勤杂工并不是他口齿伶俐、头脑灵活的原因。

C项,“直言不讳”不当,原文是说“影射”;“最终格林只能停止创作”不当,文中原句是“有意思的是,在‘大学才子’停止创作之后,莎士比亚真的成了唯一能震撼英国舞台的人”。

E项,“诗歌方面”错误,原文并没有重点介绍诗歌成就。

故选BD。

2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筛选信息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方面具有哪些特点,然后浏览材料,圈出有关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宏程心路”中展示了莎士比亚的多才多能,如“让他在幕后给演员配台词,当戏中的配角不够时,也让他上台跑龙套”“少见的靠写作剧本就能生存的剧作家”,且“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中也提到“说莎士比亚是个‘打杂工’,反映出他的多才多艺,既当演员,又当剧作家”;“慧眼识英杰”中,提到“在这里,他不仅受到艺术的熏陶,还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为他以后作品中对贵族生活生动的描绘奠定了基础,这对莎士比亚后来的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说明他善于观察和运用;“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中提到“‘一只用我们的羽毛装饰起来的乌鸦’,说明莎士比亚在创作中大量汲取了前人创作的营养”“‘用演员的皮包藏起他的虎狼之心’,……恰恰反映了莎士比亚在创作上坚持自己的风格,敢于同对手抗衡”,这说明莎士比亚善于从前人那里学习和借鉴,并且在创作上坚持自己的风格;“悲剧不悲”中提到“虽然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的结局最终都是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已经放弃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在莎士比亚悲剧中的英雄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精神和乐于助人、善良真诚、勇于牺牲的美好品德。莎士比亚对美好的人性并没有失去希望,仍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这说明莎士比亚对美好的人性充满希望,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大学校长就职典礼演讲(节选)

德鲁•福斯特

现在是哈佛以及像哈佛这类大学去思考的时候了:在这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大学的确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需要首先搞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去承担责任。人们要求我们报告毕业率、研究生院的入学统计数字、标准考试的分数,人们要看研究经费有多少、教师出版和发表论著的数量是多少。但这些硬性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大学所取得的成就,更不要提大学所渴望达到的目标了。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

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而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大学是那些活生生的传统的管理员。对于那些努力去证明这些传统不过是工具性的、不过是对某些当代需求有定用处而已的说法和做法,我们会感觉很不舒服。恰恰相反,我们追寻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它们自身”,因为正是它们,千百年来界定了我们何以为人类,而不是因为它们可以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

我们追寻它们,因为它们使我们的洞察力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而这,则是我们在难以避免短视的当下所无法发现的。我们同样追寻它们,也因为正如我们需要食物和房屋来生存样,正如我们需要工作和寻求教育来改善我们的运气一样,我们作为人类同样需要寻找意义。我们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原因何在。对许多人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但对意义的找寻,是没有尽头的探索,它在不断地阐释、不断地干扰和重新阐释现状,从不会满足于已有的发现。事实上,这就是所有学问的真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概莫能外,因此,它也就成了“大学是干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

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这是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教育、研究、教学常常都是有关变化的: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的疑问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

(有删改)

30.“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福斯特所谓的“宏大目的”主要是指什么?

31.简要分析第3、4段的论述层次。

32.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是培育一种变化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哪些基本作用?

3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也谈到了对大学的一些看法。中外两位校长的很多观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福斯特:“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结合他们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30.对永恒做出承诺,追寻传统,寻找我们人类自身的意义;对未来承担责任,培育变化的文化。

31.本文作者把问题放在历史中去看,从而提出观点,继而进行分析;本文第3、4段作者带领听众客观地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大学的责任,并坚定地指出其历史使命。第3段开头提出观点: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接着从学问入手分析:一所大学关乎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并点出追寻传统的目的所在。第4段分析追寻的原因,最末一句“因此……‘大学是于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呼应第3段开头的“精神所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32.改变个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

33.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福斯特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他们对大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学校时应该关注的是知识的学习,而不应该片面地注重分数的高低,应该用真心做学问,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与崇尚,用青年式的热情与好奇心追求真理。这也为教育者指明了一个方向:要远离繁杂的利益纷争,体验学术的奥妙与激情。倘若教育者们拥有这样的理念与追求,何愁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何愁发现不了真理的光芒?何愁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

【解析】

3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

从关键语句“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中总结出第一个目的;从“我们同样追寻它们……正如我们需要工作和寻求教育来改善我们的运气一样,我们作为人类同样需要寻找意义”中总结出第二个目的;从“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而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总结出第三个目的。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3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对论述层次的分析,一般由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入手。

本文第3段首先提出问题(即观点)“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接着分析追寻传统的目的或者意义,第4段紧承上文,分析追寻传统的原因。

3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区应在最后一段,观察内容,“文化的作用”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述:改变个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学生只要分层概括即可。

本文最后一段阐述了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抓住本段第二句话“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的疑问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即可得出完整的答案,即改变个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

3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解答此题,注意题目中的“异曲同工”这个词。说明他们强调的中心是一样的。然后分析他们的观点从而得出他们都强调了大学对我们的重要性。学生只要结合文本,分条来进行概括即可。

本题:

要求谈个人的见解。首先应分析蔡元培和福斯特二人观点的共性,那就是都谈到了大学是研究“学问”的,一说“高深学问”,一说“根本问题”。结合这点,谈自己对大学的认识,谈自己对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学问的认识或教育者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注意观点明确,有简要的阐述。如我认为:大学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大学的学问是影响终身的学问。因为:①通过大学的学习,可以对历史和未来负责,可以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②大学使我们的洞察力增加了深度和广度,在无尽的探索中,不断地干扰和重新阐述现状,使我们不会满足已有的发现。③大学使人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我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有疑问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把知识运用到政策中,它改变了社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安石:无私交才显王道

王安石(1021~1086年)

个性名片: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奈何“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人物简介:北宋丞相、新党领袖、唐宋八大家之心为民力主改革,可惜天未亮,他起得太早。

著名的包公包青天难得立身处世一回,借着牡丹花开,风雅地置办了酒宴,请来同事小聚。作为主家,包公周全地一一请酒。平日里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碍于情面,勉力喝了几杯。轮到王安石时,包公嘴皮子都磨破了,一张黑脸都急白了,执拗的王安石仍岿然不动。最后,暴脾气的包公没脾气了,只得放弃。

此时的王安石,已至中年,并在官场浸泡二十余载,依然做不到官场上那种客套又俗套的应酬——酒肉吃进肚里,朋友挂在嘴上。他的人生信条简单得可怕,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无私交才是王道。

碰王安石钉子的,不独有实力派的包公,还有权力派的仁宗。

按照帝国的规定,凡进士高第者,为官一任即三年后,便可回京述职,留在皇帝身边。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提拔方式,有宋一代,一直被视为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他人没有条件也想创造条件地上,王安石却一再矫情地拒绝,拿仁宗签发的入京圣旨当白纸。一来二去,连钦差都习惯了他的躲猫猫,直接把圣旨送到家门这一次,王安石竟然极富想象力地躲进了茅房。钦差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只好把圣旨放到桌上就走。得知消息的王安石从茅房里跳出来,抓起圣旨一路狂奔,硬生生将圣旨还了回去。

情商如此低下,又如此不识抬举,王安石的前途,本该一片漆黑,仲手不见五指。但1069年,政坛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像一颗大彗星,拖着长而明亮的大尾巴呼啸而来,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权倾朝野,政界为之变色。

没办法,他情商低自有低的活法,让别人无话可说。

当年,20岁的他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开封,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第二年,科举应试之日,王安石的锦绣文章,被主考官一眼就相中为状元卷子。他用甩开他人若干条街的才华,让人望尘莫及。

随后25年里,他从县令一级级地干到太守。其间,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而且,在此期间,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雏形,全部大获成功。他靠真才实学挣得的官声与民望,让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点赞。

最绝的是,他不贪色、不爱财。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坏官,无非这两条,可他一条都不沾。

他终生不纳妾,这在风流开放的宋代文人中几乎绝无仅有。他正经得连自己的夫人都觉得无趣,于是夫人亲自出面,为他物色了一个美貌女子。结果,他不仅退还了女子,还帮女子家还清了债务。

他节俭清廉,视富贵如浮云。每次发官饷,总是拎了装钱的袋子回家,然后直接交给夫人。据说,他的宰相俸禄几乎已经变成了公款,任凭亲友甚至同事花费。而且,官居宰相高位那么些年,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利。

如今,翻看官方修订的《宋史》,我们会赫然发现:王安石变法的最重要的支持者、参与者、助手、学生和继承人等,几乎全部被列入奸臣的行列,只有他这位高举变法大旗的首倡者安然无恙——他活得如此低调又本分,人品和文品一样无可挑剔,即便是他最强劲的政敌,也很难找出他的破绽。至于变法的完败,真是怨不得他,悲剧在于,天还没亮,而他起得太早了——超前,注定了他是孤独的伟大者。

(有删改)

3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个性名片”中介绍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表明在当时王安石变法孤立无助,注定失败;其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王安石是伟大的改革家。

B.包公难得置办酒席宴请同僚,连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都勉力喝了几杯;王安石却是执拗不喝,表现出王安石的目中无人和固执己见。

C.由于不满宋仁宗的统治,不愿意留在皇帝身边,王安石一再拒绝入京任职的圣旨,不识抬举的王安石前途一片漆黑。

D.在地方任职的25年里,王安石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这不仅使他赢得了官声与民望,而且也为他后来推行新法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35.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6.王安石能“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答案】34.D

35.①通过鲜明对照,高度评价王安石,低调又本分,文品与人品无可挑剔。②赞美王安石卓尔不群,对其变法失败深表理解与无奈。③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6.①皇帝支持。神宗主张改革,信任王安石,使其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权倾朝野。②文品卓著。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③政绩斐然。25年里,王安石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全部大获成功。④人品可贵。他不贪色不爱财,为人低调又本分。

【解析】

3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变法孤立无助,注定失败”说法绝对;

B.“王安石的目中无人和固执己见”错,此事体现了王安石不喜官场客套,坚持官场无私交的原则;

C.“由于不满宋仁宗的统治,不愿意留在皇帝身边”错,原文表述为“他人没有条件也想创造条件地上,王安石却一再矫情地拒绝,拿仁宗签发的入京圣旨当白纸”;“前途一片漆黑”错,原文是“王安石的前途,本该一片漆黑……政界为之变色”。

故选D。

3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

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本文最后一段深入总结了文章内容,突出评价了王安石,既表达了对王安石“低调又本分,人品和文品一样无可挑剔”的赞美,又表达了对王安石“变法的完败”“超前……孤独的伟大者”的无奈。

结构上,与首段形成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3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

答题区间从第八段往后,根据段落提示,进行筛选。

例如,第八段,“但神宗的1069年,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像一颗大彗星,拖着长而明亮的大尾巴呼啸而来,官拜参政知事(宰相职),权倾朝野,政界为之变色”可从皇帝支持的角度概括。

第10段,“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可概括为文品卓绝。

以此类推。本题可从内因(主观原因)和外因(客观原因)两方面作答。

主观上,王安石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为人低调又本分,不贪色、不爱财;为官期间,政绩卓著。

客观上,王安石深得宋神宗赏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2015年10月5日上午10时,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11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乌尔班•林达尔和3位评委进入诺贝尔大厅。林达尔先后用瑞典语、英语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另外一半授予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在林达尔宣布的同时,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和简介,让世界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屠呦呦。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踏上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

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是,后续的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屠呦呦分析,抑制率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浓度过低。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是提取方法有问题,还是做实验的老鼠有问题?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

“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从12%到100%,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她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工资待遇挺低的,但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自己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做,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

(摘编自“人民网”,2015年10月6日)

相关链接

①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时引发疑问: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对此,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10月6日)

②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而在2005年,仅有5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50%至100%。

(摘编自《中国经营报》2015年10月19日)

3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把青蒿素的纯度从12%提升到100%,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

B.屠呦呦的名字是她父亲取的,出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可见父亲对屠呦呦的殷切期望,希望她将来有所作为。

C.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这一权威统计从侧面说明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

D.材料以记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描写,介绍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及取得的成就,表达了作者的尊敬、赞扬之情。

38.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请简要概括发现疟疾新疗法的过程。

39.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屠呦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一定有某些品质做支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37.C

38.①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②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③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屠呦呦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39.①勇于承担责任: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参加“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踏上了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②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历经380多次实验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遇到难题细细翻查古代文献。③不慕名利,无私奉献:屠呦呦认为“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不考虑工资待遇,甚至亲自试服药物,证实药物安全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使用。

【解析】

3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把青蒿素的纯度从12%提升到100%”错误,联系文本第四至第六段内容可知,“从12%提升到100%”的不是“青蒿素的纯度”而是“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

B项,“可见父亲对屠呦呦的殷切期望,希望她将来有所作为”说法牵强,原文“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可见选项在文中并无依据。

D项,“议论”错误,其并非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从2015年屠呦呦获奖,再说到她的名字,再到她研究青蒿素的过程,可见还是以记叙为主。

故选C。

38.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把握文中信息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锁定答题区间,然后提取关键词句,最后整合信息分条作答。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发现疟疾新疗法的过程”,确定答题区间为文章的第四至第七段,需要注意抓住发现进程中每次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而不是着眼于她是如何辛勤研究的细节,然后逐段提取关键词句。原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这是她接到研发任务后开始研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初步发现;当屠呦呦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时,她不断思考研究,之后“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这一部分属于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研究的过程前进一大步;屠呦呦并未止步,不断超越:“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至此,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已经全部完成。将这些信息按时间顺序整合概括得出答案。

39.本题考查把握作品人物形象,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应抓住文章中传主的具体事件,向内挖掘即从事件中根据文意找到要求回答的问题,或是向外延伸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文本和实际进行论述。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屠呦呦的优秀品质,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可根据文章的内容简单划分层次,然后逐层概括出相应的品质。由“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踏上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可知其用于承担责任;“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据此可见屠呦呦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品质;“‘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她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工资待遇挺低的,但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工作’”“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由此可见她不慕名利,无私奉献的品质。答题时,先答出品质,然后用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点睛】

高考语文在现代文阅读考查中,有时会考查对“行文思路”的分析。这属于《考试大纲》中提出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一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属c级。此考点在高考阅读中不常涉及,主要原因之一是现代文(主要是散文)的“行文思路”分析,很难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唯一答案。这同时也说明,如果高考阅读命题涉及到此考点的话,那么不仅是在题干上命题人会有相应的解答角度暗示,而且文本本身的“行文思路”也应该有相对明显、唯一的解读结果。

行文思路就是文章思想的路径、脉络,它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结构。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分析行文思路,即在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即在梳理行文思路。“行文思路”解答时的一般表述句式是:某段至某段写的是某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庚:布衣情怀

林庚先生出身世家,其父林宰平“生平爱艺术,好朋友,精书法,能诗文”,身在北大,兼职清华,与梁启超、王国维等同为清华国学院德高望重的大学者。按说,从这样的家庭出来的该是做派十足的世家子弟才对,可是,林庚先生不然。

先生少年英发,从国内顶尖的中学毕业后,于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读物理。两年后,先生突然发现自己对文学居然如此难以割舍,于是找到了当时清华大学的国文刘系主任朱自清,申请转系。不久,他就成了国文系的学生。在此后不长的时间里,他发表了二三十首旧体诗词,在旧体诗词中流连忘返。只是突然有一天,他醒悟到: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近极致,无论今人怎么努力,都难免嚼前人嚼过的馍——一样的格律,一样的措辞,一样的风格,一样的主题……现代人无论有何等的才力和心气,都难以超越古人而另拓疆土。

从此,先生开始写起新诗来。

不几日,先生在《现代》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诗《风沙之日》。先生的新诗生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自此,诗人林庚横空出世,声名鹊起。其诗既有翩翩欲飞的少年精神,亦有一抹唐诗的风韵,故在众多诗作中独树一帜。可以说,如此年少而成就如此大名者,在彼时的清华;大概唯曾禺一人可比。

1933年,著名诗集《夜》的出版使先生顺利毕业。毕业后的林庚先生,开始担任朱自清的助教。1934年夏天,东北烽烟渐盛,战火直逼北平。这时,先生下江南了;由北平而南京,由南京而上海,由上海而杭州,一路山水,一路诗文。在这烟雨江南的山山水水中,先生且走且写,且行且歌。可即使身在六朝金粉的江南,他仍不忘硝烟弥漫的北国。

经此南行,长居北方的先生与南方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全面爆发后,先生作别北平南下,在厦门大学开始了其严谨的学者生涯。抗战胜利时,先生也完成了其皇皇巨著——《中国文学简史》。此书甫出,文坛为之轰动。先生本是诗人,谈诗论艺自是牛刀杀鸡。其书于楚辞、唐诗、魏晋文章与明清小说等,均有新论,笔之所至,蔚成经典,尤其是“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更成为中国诗论中的经典论断。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燕大文科尽数归并北大。先生与季羡林、吴组缃等齐集燕园。从此,先生在燕南园一住就是大半生。

先生决意摒弃俗事,专情研究。他以“远离功利,抗拒诱惑”自守。国内外的一切邀请,他都拒绝;一切媒体,他都回避;一切荣誉,他都不要。他只是固守着自己的大宁静,清清静静、自自在在地做着自己的事,全然疏远了外界各种热闹场、名利场。有人说:“先生从不涉足权力名利,这不是自命清高,不是不屑于谈名逐利,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些概念。诗歌和学术,才是他一生的修行。”信然!

年深月久,因先生的彻底低调,外界竟也将先生淡忘了,真是“山中有高人,世上无人知”了。先生却不以为意,仍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和研究,并在80岁高龄时出版了意趣盎然的《<;西游记>;漫话》,遂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又一高峰,直令无数内行人士大呼相见恨晚。90岁那年,先生又出版了新著《空间的驰想》。

先生蛰居燕南园,读书写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萧然自远,既不媚世,亦不怨世,保持着本真自然的心境和生活。那些年,燕南园中常见一位清癯挺拔的老者在园中散步,此公仙风道骨,目光清朗,面色和煦。

其时,弟子们送给他十六个字: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先生蔼然颔首。

又是一年,快到中秋了。这将是诗人此生的第96个中秋。国庆后的第三天,先生独坐窗前,仰望苍天,唯见皓月当空,一层薄薄的月光洒落下来,地上铺了一层软软的清辉。先生用他那清瘦的手盛了一汪清辉,静静地把玩着,体会着,脸上渐渐漾出了一丝微笑。

“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圆呢?”诗人自言自语。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了。然而,先生等不了了。就在那个晚上,那个月色皎洁的晚上,我们的诗人,去了。

(有删改)

40.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介绍了林庚先生的家世,写林庚先生出身世家,父亲是德高望重的大学者,这和后文写林庚先生的布衣情怀构成了对比。

B.林庚先生创作的新诗一扫旧体诗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诗中洋溢着翩翩欲飞的少年精神,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C.在清华园就读期间,林庚以创作新诗而闻名,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而在当时的清华,只有曹禺一人可与他相提并论。

D.林庚先生在晚年依然治学不辍,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他撰写的《<;西游记>;漫话》代表了明清小说研究的最高成就。

41.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42.林庚先生初学物理,后改学文学,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并再举一例进行阐述。

【答案】40.A

41.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月光洒满大地的情景。“软软的”一词,化视觉为触觉,写出了月光的柔和。整个句子通过描写月色,渲染了洁静、清冷的氛围,烘托了林庚先生超凡脱俗的高洁形象。

42.赞成。每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人生目标。林庚先生初学物理,但当他发现自己钟情于文学时,便果断地改学文学,此后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鲁迅先生,初学医,后弃医从文,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如果林庚先生不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那社会上或许会多一个平庸的物理学者,却少了一个才情卓著的文学大师;如果鲁迅先生不及时调整体自己的人生目标,那社会上可能会多一个普通的医生,却少了一面中国文学的光辉旗帜。

【解析】

40.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项,“一扫旧体诗的创作风格”分析错误,原文说林庚先生的新诗“亦有一抹唐诗的风韵”。

C项,“只有曹禺一人可与他相提并论”分析错误,原文是“如此年少……大概唯曹禺一人可比”。

D项,“代表……最高成就”分析错误,原文是“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又一高峰”。

故选A。

41.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唯见皓月当空,一层薄薄的月光洒落下来,地上铺了一层软软的清辉。”划线句子是一句描写环境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月光洒满大地的情景。“清辉”本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作者却用有体感的“软软的”一词来形容眼中的清辉,化视觉为触觉,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42.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本题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给出理由。本题答案不唯一,回答赞成与不赞成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观点为“赞成”,举例分析如下:每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人生目标。林庚先生初学物理,但当他发现自己钟情于文学时,便果断地改学文学,此后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再举一例,如汉代班超的投笔从戎,现代鲁迅的弃医从文等,简述事迹,稍作分析即可。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契诃夫是很温和的

在很多国人心中,俄国作家契诃夫以短篇小说著称《变色龙》《套中人》等充满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脍炙人口。相比其短篇小说,契诃夫的戏剧成就,相对少有人知。

2014年适逢契诃夫逝世110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推出《契诃夫戏剧全集》(总四卷),收录契诃夫一生创作的17个剧本,共53万字,这是契诃夫戏剧在国内首次以“全集”形式呈现,收录了焦菊隐、李健吾、童道明等三位名家的译本。

契诃夫戏剧为什么在今天仍值得阅读?他的戏剧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近日,记者赴北京采访了翻译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他对记者表示,契诃夫对戏剧的贡献要大于对小说的贡献,他所传递的人文关怀穿越时空。

读+周刊:很多中国人认识契诃夫,是通过中学课本中他的小说《变色龙》,在很多人印象中,契诃夫是一位充满讽刺、批判意识的激进作家,事实是这样吗?

童道明:这是一种误解。相比19世纪的其他俄国作家,契诃夫是很温和的。他并不非常激烈,他更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批判现实。

托尔斯泰、高尔基都非常喜欢契诃夫。高尔基曾说:“每一个来到契诃夫身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希望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是他自己。”他在回忆录中也曾说他想成为契诃夫那样自由的人。

我曾经编过一本《阅读契诃夫》,其中收录了很多以前在国内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作品,其实就是想扭转人们对契诃夫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契诃夫是一个开放的作家。

读+周刊:契诃夫逝世半个世纪后,他的戏剧价值才被人承认,您认为他戏剧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童道明:20世纪50年代,西方现代派戏剧崛起。当时的戏剧研究者发现,现代派戏剧剧中人物之间没有直接冲突,也没有正面和反面角色,戏剧冲突不再是个体之间的冲突,而是一群人和社会现实的冲突,反映人的生存境遇与现实环境对人性的压迫。于是,人们向上溯源,发现了契诃夫。契诃夫的戏剧人物同样没有冲突,但他们都痛苦着、渴望着。

关于契诃夫还有一个关键词——人文关怀,虽然这个词并不新鲜,大家都在说,但它的确是契诃夫的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品质。他的人文关怀可以穿越时空。

读+周刊:我们如何形象地理解契诃夫及其戏剧在如今戏剧界的地位?

童道明:在如今的戏剧界,被演出剧目最多的戏剧家,一个是莎士比亚,一个是契诃夫。著名戏剧导演、英国人彼得•布鲁克有两部经典剧目,一部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一部是契诃夫的《樱桃园》,这两部剧被国际戏剧界公认为经典戏剧的典范。

读+周刊:在契诃夫戏剧成就的发现上,中国为什么晚了西方50年?

童道明:契诃夫描写的是在没有物质匮乏的时代之下,人们精神上所遭受的痛苦,关注的是人们超脱于物质追求之上的精神追求。契诃夫曾说过,多年以后,我们的物质生活会变得非常好,但依然会有人说:我们不快乐。他预见了100年以后的现代生活。

在亚洲,经济较为发达的日本先于中国理解契诃夫。当我们衣食无忧后,才发现契诃夫所倡导的精神追求是多么重要。

读+周刊:契诃夫为何能在那个年代预见未来的生活?

童道明:因为契诃夫是一个绝对自由的人。他没有宗教信仰,蔑视一切权威,对任何事物都不顶礼膜拜。最重要的是,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认为,时代是前进的,人们的精神追求是永恒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俄国作家罗扎诺夫曾说:“他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不过他更精致,更典雅。”

读+周刊:在您看来,契诃夫戏剧对中国文学的启示是什么?

童道明:一个美国文学史论家曾说过——在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剧作家能超过契诃夫。这给我们以重大启示。人与人的隔膜也是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主题。中国文坛,最能反映“隔膜”的作家是鲁迅。我很同意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一句话:从20世纪到21世纪,说哪个中国作家比较伟大,如果真的有的话,鲁迅肯定是伟大的。

读+周刊:59岁时,您尝试写戏剧,契诃夫给了您怎样的影响?

童道明:现代派戏剧所展现的,是一群人跟包围这一群人的社会环境的冲突。契诃夫的作品是如此,曹禺的作品也是如此。

那时候,我就想写一部悲剧,因为中国没有当代悲剧,戏剧缺少悲悯情怀,这是中国当代戏剧最大的缺憾。而曹禺在他的作品中所展现的善良和充满悲悯的人文关怀,自他之后,就再没有出现过。

读+周刊:近年来,您对契诃夫的研究有没有新的发现?

童道明:要深入了解契诃夫,读他的书信是一个好渠道。契诃夫的书信有4000余封,占他文学遗产的1/3,与列夫•托尔斯泰的日记并称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两大奇观。从他的书信中,你可以读出他的人格:怀有善良之心、悲悯情怀。而这正是他能写出伟大戏剧的原因。

(节选自《读+周刊》2014年8月19日,有删改)

43.下列关于访谈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对契诃夫是有一定误解的,其实他不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是一位温和的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的作家。

B.童道明在传播契诃夫作品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曾经编过《阅读契诃夫》,收录了以前在国内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契诃夫的作品,目的在于扭转人们对契诃夫的认识。

C.契诃夫作品在戏剧界的影响可以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因为他与莎翁都是被演出剧目最多的戏剧家。

D.童道明认为要想对契诃夫有深人的理解,只能从阅读他的书信开始,他的书信展现了他的悲悯情怀。

44.童道明认为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上有什么特点?根据访谈内容进行概括。

45.在现代社会,你认为还有传播契诃夫戏剧的现实意义吗?请结合访谈内容及个人理解进行阐述。

【答案】43.B

44.①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②具有很强的悲天悯人(人文主义)情怀;③对未来有高度的预见性;④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⑤关注人们的精神追求。

45.有。在契诃夫的戏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伟大作家所具有的优良品质,比如他的善良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未来的高度预见性、对精神的追求等,这些都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对未来的预见性,更能让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未来,反观自身。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多读一些契诃夫的作品,让我们感受精神的追求和自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析】

4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

本题A项,“其实他不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错,原文是说“不仅仅是批判现实”。

C项,强加因果,演出剧目多不是二者能相提并论的原因。

D项,“只能从阅读他的书信开始”说法绝对,原文是“要深入了解契诃夫,读他的书信是一个好渠道”。

故选B。

4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本题要求概括“童道明认为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上有什么特点”,筛选信息,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上的特点,需要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然后加以总结概括。如“他更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关于契诃夫还有一个关键词——人文关怀”“契诃夫描写的是在没有物质匮乏的时代之下,人们精神上所遭受的痛苦,关注的是人们超脱于物质追求之上的精神追求”“读+周刊:契诃夫为何能在那个年代预见未来的生活?童道明:因为契诃夫是一个绝对自由的人。他没有宗教信仰,蔑视一切权威,对任何事物都不顶礼膜拜。最重要的是,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认为,时代是前进的,人们的精神追求是永恒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在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剧作家能超过契诃夫”等,这样的论述可以直接摘录,也可以进行概括。

45.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从文本出发,就某个问题让考生来谈自己的观点,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明确探究方向,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再从分析这些信息入手,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见解。

根据访谈内容来看,我们应该传播契诃夫的戏剧作品。答题时应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理由。在阐述理由时,重点分析契诃夫的戏剧在精神方面的作用。此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但也要注意其条理性和指向性。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做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