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专题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基础训练】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燕妮•

「教案」专题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基础训练】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燕妮•

专题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基础训练】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3年,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在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此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

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着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让他在敌人面前陷入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1881年12月5日

(选自《中外名人演讲精粹》,中国书籍出版社)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回顾燕妮与马克思两家的关系入手,来悼念这位伟大的女性,意在赞美燕妮与马克思矢志不渝的爱情。

B.文中大量文字写马克思的工作与遭遇,这是因为两人始终生活战斗在一起,可以侧面表现燕妮的工作与精神。

C.燕妮在革命斗争中,先后经历了流亡的痛苦,失去爱子的痛苦,遭受诬蔑、孤立无援、不被人们理解的痛苦。

D.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融为一体,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赞美、悼念和惋惜之情。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燕妮生前承受了苦难,但去世后得到了“补偿”: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和美洲。

B.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最先参加了斗争,开始补偿燕妮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C.本文对燕妮•马克思这位杰出的女性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她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献。

D.本文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悼念和惋惜之情,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沉痛压抑。

3.这是一篇悼文,这类文章应该赞美逝者的品德,从而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敬意。文章却说“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你是怎样理解的?

4.在燕妮生前,她得到了怎样的“补偿”?请概括作答。

【答案】1.B

2.C

3.这篇悼文纪念的对象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马克思的夫人,因此,作者从燕妮•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这个角度追忆了她艰难而又坚强的一生。“个人品德”已从其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且它与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贡献相比,显然要作为次要的内容,因此作者只是一笔带过。

4.看到了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听到了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也看到了德国工人阶级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

A.“意在赞美燕妮与马克思矢志不渝的爱情”理解错误,回顾两家的关系,提及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可知这是对死者生平的回顾。

C.“不被人们理解的痛苦”理解错误,文中“是公众看不到的”“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是说其贡献之大,有些是不为人知的。

D.“含蓄”说法不当,结合“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等内容可知,本文作为墓前讲话,更多的是直接的抒情。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去世后得到了‘补偿’”错误,原文是“她生前终于看到”。

B.“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错误,原文是“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并不是“进入高潮时”。

D.“沉痛压抑”不准确,应是“沉痛却不压抑”,有激励作用;“含蓄的情感”不准确,文中多是直接的热情赞颂和遗憾惋惜之情。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行文意图的能力。

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悼文,但哀悼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民众,而是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伟大女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马克思的夫人。

文中主体内容为“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又一次驱逐开始了”“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这是从燕妮•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这个角度追忆了她艰难而又坚强的一生,其中已经很好地表现了燕妮•马克思的个人品德。而“个人品德”与其参与的革命事业相比,应该是次要的,因此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这是作者安排材料的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可概括出“看到了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

结合“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可概括出“听到了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

结合“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可概括出“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

结合“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可概括出“也看到了德国工人阶级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

各位先生:

①方才入土的人是属于那些有公众悲痛送殡的人。在我们今天,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不是统治人物,而是思维人物。一位思维人物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动。今天,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

②各位先生,巴尔扎克的名字将打入我们的时代,给未来留下光辉的路线。

③巴尔扎克先生参与了19世纪以来在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一代,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④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他的理智是壮丽的、颖特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全部书仅仅形成了一本书:一本有生命的、有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化走动、来去,带着我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的感觉。一部了不起的书,他取名喜剧,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

⑤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的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恶习,解剖热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与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天赋的自由而强壮的本性,由于理智在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特权,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了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心胸爽朗,摆脱开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不像莫里哀,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起憎世之心。

⑥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基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⑦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远门之前,要吻抱一下自己的亲娘一样。

⑧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⑨唉!这强有力的、永不疲倦的工作者,这哲学家,这思想家,这诗人,这天才,在我们中间过着暴风雨的生活,充满了斗争、争吵、战斗,一切伟大人物在每一个时代遭逢的生活。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纷争与仇恨。他在同一天步入了光荣,也步入了坟墓。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在一起,熠熠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⑩你们站在这里,有没有羡慕他的心思?

⑪各位先生,面对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些重大打击吧。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了,我就不疲倦地再说一遍吧。不!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你们中间有谁嫌我这话不对吗?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面对着某些显赫的死者,人更清清楚楚地感到这种理智的神圣命运,走过大地为了受难、为了洗净自己。大家把这种理智叫作人,还彼此说:那些生时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灵魂!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一切虚构都消失了”是指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创作的结束;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虚构”的小说。

B.第④段中“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这里作者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

C.第⑥段“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基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在思想和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他的创作给自己奠定了历史地位。

D.第⑧段中“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里用诗化的语言,写出了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6.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概括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样,都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对死者的伟大贡献,做出了崇高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他们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做了深刻的阐发。

B.作者把巴尔扎克与莫里哀和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成就与声誉远在二人之上,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比其他两位作家更有个性。

C.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震撼力。

D.这篇葬词语言质朴,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7.第⑤段“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请分析句中“揪”字的使用效果。

8.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不!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

【答案】5.B

6.A

7.“揪”字强调动作强而有力、随意自如,这里用“揪”字有利于表现巴尔扎克对社会万象的深刻洞察,在分析、批判、使用这些素材时毫不费力。

8.作者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做出这样的评价,具体而生动。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B.“浪漫主义精神”错,应是“现实主义精神”,因为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间喜剧》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B.与莫里哀、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并且与两位作家有根本的不同。

C.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是语调铿锵、激昂慷慨,而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应是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

D.这篇葬词的语言应为“语言华丽,有文采”,而非“语言质朴”。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揪”,指的是抓住并拉,此处说“揪过来一些东西”,是指他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写进自己的文章里,赋予虚的事物以具体形象感,化虚为实,同时,“揪”这个动词显得轻松易得,强而有力,社会现象芜杂多变,巴尔扎克却能从中轻松而准确地挑选出写作的素材,来反映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展现出巴尔扎克对社会万象体察的深刻,能毫不费力地得到素材。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三组“不是……而是”,构成了句式整齐的排比句,让语言更铿锵有力,在内容上能够激昂慷慨地指出了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做出这样的评价,是说巴尔扎克即使去世,却也依然有光明、永生,这是雨果对巴尔扎克高度的评价,指他的著作与他的精神将流传不朽,所以这组排比句具体而生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耳闻目睹,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努力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音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句子,是写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小鹿还象征人才。可见,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B.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平实凝练,重点突出。

10.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低调的她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她把青蒿素获奖看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B.作为科学家,屠呦呦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如,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钻研、谦虚朴素、专心致志等,这些品质是她取得科学成就的重要因素。

C.屠呦呦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如整理历代医籍,搜集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等等。事实证明,这些实践活动对她的医学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结尾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这充分说明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对全世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11.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是怎样获得成功的?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

【答案】9.C

10.B

11.①首先,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抗疟单验方集》,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②其次,从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③最后,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虐的效价显著,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说法错误。文中倒数第二段“屠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朴素”内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说她“朴素”。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第三段“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可总结出,屠呦呦从中国传统医籍入手,经过重重困难,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

从第三段“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可总结出,在青蒿的抗疟不好后,受《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

从“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可总结出,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虐的效价显著,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2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再用抒情的表达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时不可估量的损失。

B.第④段中“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C.“一生中的两个发现”与“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是“点”与“面”、“详”与“略”的关系。

D.第③段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揭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极言时间之短暂,对于马克思的突然逝世,亲友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表达了深切的惋惜和遗憾。

B.作为革命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规律;作为思想家,马克思创办了报纸杂志,组织各种工人活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成果。

C.“繁芜丛杂”的本义是丛生的杂草多而乱,这里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

D.恩格斯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从政治的角度在马克思墓前发表演说,不仅高度赞扬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在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捍卫和推动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14.请具体说明第⑧段的写作思路?

【答案】12.A

13.B

14.先写敌人对马克思嫉恨和诬蔑,接着写革命战友对马克思尊敬、爱戴和悼念,两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解析】

【分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抒情”表述错误,文中是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阐述的马克思逝世时不可估量的损失。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作为革命家,……作为思想家,……”错误。“革命家”与“思想家”调换。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第⑧段中的句子“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可知,先写敌人对马克思嫉恨和诬蔑;

由第⑧段中句子“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可知,接着写革命战友对马克思尊敬、爱戴和悼念,两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十九世纪革命的秘密。

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十九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役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15.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运用比喻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大彻底。

B.第②段通过对比揭示了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趋势。

C.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第④段提出无产阶级担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的使命。

16.下列对结尾段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句以坚定而富有哲理的句式,点明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

B.从最终意义而言,“审判官”与“执刑者”都是由无产阶级创造的历史。

C.“执刑者”是被历史选中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又以斗争创造了历史。

D.本句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推翻资产阶级是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的。

17.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本文的语体风格与表达效果。

【答案】15.B

16.D

17.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属于实用文体,语言幽默风趣,又锋芒毕露,富于哲理,充满战斗力;语言丰富、形象生动、颇具鼓动性和感召力。

【解析】

【分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对比”错误,由原文“……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可知,不是对比,是类比,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与1848年革命一样都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D.“一定的偶然性”错,“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强调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这种语言幽默风趣,又耐人寻味;

“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运用比喻修辞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极具战斗性;

“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段论述运用长句,长于论辩,语言锋芒毕露,哲理性强,充满战斗力。

“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形象生动的指出1848年革命的影响小、微不足道,“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形象的阐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这些句子运用比喻修辞,使论述形象生动,颇具鼓动性和感召力。

“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善于运用典故,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始终在一种鲜活的语言环境和生动的文化氛围中表达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林庚:布衣情怀

林庚先生出身世家,其父林宰平“生平爱艺术,好朋友,精书法,能诗文”,身在北大,兼职清华,与梁启超、王国维等同为清华国学院德高望重的大学者。按说,从这样的家庭出来的该是做派盎然的世家子弟才对,可是,先生不然。

先生少年英发,从国内顶尖的中学毕业后,于1928年考入清华园,读物理。两年后,林庚突然发现自己对文学居然如此难以忘情,于是找到了国文系主任朱自清,申请转系。不久,他就成了国文系的学生。在此后不长的时间里,他发表了二三十首旧体诗词,以至于在旧体诗词中流连忘返。只是突然有一天,他醒悟到: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近极致,无论今人怎么努力,都难免嚼前人嚼过的馍——一样的格律,一样的措辞,一样的风格,一样的主题……现代人无论有何等的才力和心气,都难以超越古人而另拓疆土。

从此,先生开始写起新诗来。

不日,先生发表了第一首诗《风沙之日》,写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先生的新诗生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自此,诗人林庚横空出世,声名鹊起。其诗既有翩翩欲飞的少年精神,亦有一抹唐诗的风韵,故在众多诗作中独标高格。可以说,如此年少而成就如此大名者,在彼时的清华,大概唯曹禺一人可比。

1933年,著名诗集《夜》的出版使先生顺利毕业。毕业后的林庚先生,开始担任朱自清的助教。1934年夏天,东北烽烟渐盛,阴影直逼北平。这时,先生下江南了,由北平而南京,由南京而上海,由上海而杭州,一路山水,一路诗文。在这烟雨江南的山山水水中,先生且走且写,且行且歌。可即使身在六朝金粉的江南,他还是不忘烽烟弥漫的北国。

经此南行,长居北方的先生与南方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爆发后,先生作别北平,挥戈南下,在厦门大学开始了其严谨的学者生涯。抗战胜利时,先生也完成了其皇皇巨著——《中国文学简史》。此书甫出,文坛为之轰动。先生本是诗人,谈诗论艺自是牛刀杀鸡。其书于楚辞、唐诗、魏晋文章与明清小说,均有新论,笔之所至,蔚成经典,尤其是“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更成为中国诗论中的经典论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华、燕大文科尽数归并北大。先生与季羡林、吴组缃等齐集燕园。从此,先生在燕南园一住就是大半生。

先生绝意俗事,专情研究。他以“远离功利,抗拒诱惑”自守。国内外的一切邀请,他都拒绝;一切媒体,他都回避;一切荣誉,他都不要。他只是固守着自己的大宁静,清清静静、自自在在做着自己的事,全然疏远了外界各种热闹场、名利场。人说:“先生从不涉足权力名利,这不是自命清高,不是不屑于谈名逐利,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些概念。诗歌和学术,才是他一生的修行。”信然!

年深月久,因先生的彻底低调,外界竟也将先生淡忘了,真是“山中有高人,世上无人知”了。先生却不以为意,仍旧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和研究,并在80岁高龄时出版了意趣盎然的《西游记漫话》,遂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又一高峰,直令无数内行人士大呼相见恨晚。92岁那年,先生又出版了新著《空间的驰想》。

先生蛰居燕南园,读书写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萧然自远,既不媚世,亦不怨世,保持着本真自然的心境和生活。那些年,燕南园中常见一位清癯挺拔的老者在园中散步,此公仙风道骨,目光清朗,面色和煦。

其时,弟子们送给他十六个字: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先生蔼然颔首。

又是一年,快到中秋了。这将是诗人此生的第97个中秋。国庆后的第三天,先生独坐窗前,仰望苍天,唯见皓月当空,一层薄薄的月光洒落下来,地上铺了一层软软的清辉。先生用他那清瘦的手盛了一汪清辉,静静地把玩着,体会着,脸上渐渐漾出了一丝微笑。

“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圆呢?”诗人自言自语。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了。然而,先生等不了了。就在那个晚上,那个月色皎洁的晚上,我们的诗人,去了。

18.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介绍了林庚先生的身世,写林庚先生出身世家,其父是德高望重的大学者,这和后文写林庚先生的布衣情怀构成了对比。

B.林庚先生创作的新诗亦有一抹唐诗的风韵,独树一帜,诗中洋溢着翩翩欲飞的少年精神,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C.在清华园就读期间,林庚以创作新诗而闻名,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而在当时的清华,只有曹禺一人可与他相提并论。

D.林庚先生在晚年依然治学不辍,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他撰写的《西游记漫话》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又一高峰。

19.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主要从新诗创作、学术研究成就、布衣情怀三个方面为我们再现了一个淡泊名利、保持本真自然的学者和诗人形象。

B.林庚认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旧体诗词创作水平已达到极致,现代人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写出超越古人的诗作。

C.林庚钟情文学,才思敏捷,开始新诗生涯不久,就发表了第一首诗《风沙之日》,从此他就有了“诗人”头衔,成就大名。

D.林庚淡泊名利,专情研究,过着简单的生活,拥有简单的心境,向世人展示了他大师的胸怀,得到了普遍的肯定。

20.林庚先生初学物理,后改攻文学,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并再举一例进行阐述。

【答案】18.C

19.B

20.(示例)每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调整人生目标。林庚先生初学物理,当他发现自己钟情于文学时,便果断地改学文学,此后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如鲁迅先生,初学医,后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如果林庚先生不及时调整人生目标,那社会上或许会多一个平庸的物理学者,却少了一位才情卓著的文学大师;如果鲁迅先生不及时调整人生目标,那社会上可能会多一个普通的医生,却少了一面中国文学的光辉旗帜。(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只有曹禺一人可与他相提并论”错,原文是“大概唯曹禺一人可比”。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旧体诗词创作水平已达到极致”错,原文是“已近极致”。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关于林庚的“改行”,原文这样表述“先生少年英发,从国内顶尖的中学毕业后,于1928年考入清华园,读物理。两年后,林庚突然发现自己对文学居然如此难以忘情,于是找到了国文系主任朱自清,申请转系。不久,他就成了国文系的学生”。该学文学后的林庚有了非凡的成就,“他醒悟到……现代人无论有何等的才力和心气,都难以超越古人而另拓疆土从此,先生开始写起新诗来”“先生的新诗生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自此,诗人林庚横空出世,声名鹊起……如此年少而成就如此大名者,在彼时的清华,大概唯曹禺一人可比”。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庚基于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因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就是,人应该对自己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这让我们想起了“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虽然鲁迅先生是出于要拯救国民灵魂的目的而改学文学的,但是他也是基于对文学的爱好才改行。假如鲁迅先生、林庚先生没有及时调整人生目标,或许我们的文学史上就会少了一代文学大师,少了一面中国文学的光辉旗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想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对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现象我不太感兴趣。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其余则是细枝末节。

——爱因斯坦

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

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极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由于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未完成的理论。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曾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原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于用更高的维数可能是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这一点我不理解。

后来,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造访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在那里,我发现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之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这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一些大型仪器,或者说是“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

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没有考虑所要涉及的困难,我就开始着手建立我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首先,我购买了少量的钠22,然后我建造了一个云室。紧接着,我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须的硬件设备,在我的车间建造一个230万电子伏特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这个加速器完全有能力产生一束反电子。为了产生电子感应加速器所必需的巨大磁场,我说服我的父母亲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1英里=1.61千米)长的钢线。

当最后建成时,这个300磅重、6千瓦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耗掉了我屋子中所产生的每一点能量。当我接通它后,通常总是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屋子变得漆黑一团。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妈妈常常在摇头。(我想,妈妈对于她不能有一个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反而有一个在汽车间建造一架巨大的电子仪器的儿子而困惑不解。)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必需的。

(节选自人教版必修3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2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句中的“第二件事”是指对爱因斯坦未完成事业的好奇与向往。

B.“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中“伟大发现”是指反物质这一新型物质。

C.由于好奇,作者决定了解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未完成的理论。为此,作者阅读了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

D.“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中的“企图”是贬义词。

2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表示对爱因斯坦科学探索精神的崇敬和对爱因斯坦探索宇宙的意义的理解。

B.“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首先必须对这个领域的事物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

C.文章最后一段中括号内的内容是为了证明妈妈不支持儿子做物理实验而更希望儿子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

D.选文按照时间顺序,从八岁写到高中阶段,从听故事到阅读书籍到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全程均是自觉完成,说明文章标题中的“教育”,严格意义上说是作者的自我教育。

2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促成作者最终走上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道路的是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执著的操索精神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B.“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中的“这个故事”指中学老师给我们讲的爱因斯坦的故事。

C.高中时,作者就知道,研究统一场理论应有“原子对撞机”,通过它能找到反物质,于是着手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D.作者以他成长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从小自觉培养兴趣、好奇心,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就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答案】21.A

22.C

23.D

【解析】

【分析】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反物质”错误,结合“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可知,“伟大发现”是统一场论。

C.“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错误,文中说的是“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造访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是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

D.“贬义词”错误,此处是贬词褒用,体现了爱因斯坦敢于探究、追求的精神。

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为了证明妈妈不支持儿子做物理实验而更希望儿子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错误,选项分析偏离了文章的主题,这里借助妈妈的不理解来展现自己对科学的热爱。

故选C。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只要……就……”错误,这一说法过于绝对,“从小自觉培养兴趣、好奇心,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是“成为优秀的科学家”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除此之外,还有个人努力、付出等,所以应该为“只有……才……”。

故选D。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十九世纪革命的秘密。

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十九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役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24.第③段中加点字“事实”的内涵是。

25.请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2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运用比喻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大彻底。

B.第②段通过对比揭示了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趋势。

C.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第④段提出无产阶级担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的使命。

27.对结尾段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本句以坚定而富有哲理的句式,点明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

B.从最终意义而言,“审判官”与“执刑者”都是由无产阶级创造的历史。

C.“执刑者”是被历史选中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又以斗争创造了历史。

D.本句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推翻资产阶级是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的。

28.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本文的语体风格与表达效果。

【答案】24.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退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

25.指出轰轰烈烈的1848年革命对当时社会震动微不足道,意义不大,引出下文无产阶级革命宏伟气势、重大意义的生动论述。

26.B

27.D

28.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属于实用文体,语言幽默风趣,又锋芒毕露,富于哲理,充满战斗力;语言丰富、形象生动、颇具鼓动性和感召力。(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即可)

【解析】

【分析】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结合语境“这里有一件……伟大事实,一件……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可知,这里的“事实”指的是后文所说“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即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退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

25.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分析语言表达作用的能力。

“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用于段首,从内容上,“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强调1848年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小,意义不大;从结构上,引出下文“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影响力。

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对比”错,由原文“……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可知,不是对比,是类比,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与1848年革命一样都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故选B。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D.“一定的偶然性”错,“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强调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故选D。

2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这种语言幽默风趣,又耐人寻味;

“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运用比喻修辞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极具战斗性;

“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段论述运用长句,长于论辩,语言锋芒毕露,哲理性强,充满战斗力。

“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形象生动的指出1848年革命的影响小、微不足道,“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形象的阐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这些句子运用比喻修辞,使论述形象生动,颇具鼓动性和感召力。

“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善于运用典故,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始终在一种鲜活的语言环境和生动的文化氛围中表达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生梦不醒,红楼解味人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走。”他留下这样的遗愿。

进入“红学”研究多少是个偶然。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至燕园的信函,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嘱咐周汝昌帮忙查证。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学图书馆,果然在敦敏诗集《懋斋诗钞》中发现了一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发表在《天津国民日报》上。没想到几天后,胡适就托人转交了一封给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励这位在校大学生的研究。胡适此时已是学界大拿,又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他的来信让周汝昌“欣幸无已”。1948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胡适竟将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因为这一段渊源,周汝昌常常被看作是胡适“红学”研究的关门弟子。

1953年,《红楼梦新证》出版。这部40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引起满城风雨,因为在当时很少有人敢将《红楼梦》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此年周汝昌35岁,因为这部书,他得以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书,他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烦琐考证”的典型代表,被关进“牛棚”下放。

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异议。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良缘”说的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而是贾宝玉与史湘云等等。

1982年,周汝昌发表了《什么是红学》一文,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他说:“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如果研究《红楼梦》同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需红学这门学问了。”在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之外的同时,他也把自己剔出了主流“红学”的研究队伍。此后,他被喻为红学界的独行侠。他关于“红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争议。

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望者。一般说来,在某一学界成为望者又著作等身的人,同辈或后学者常常只有仰视和尊敬的份儿,很少会有人出言不逊,但周汝昌是个例外。在红学界,他被誉为“红学泰斗”,也被批作“闭门造车”,他的一生,可谓名副其实。周汝昌曾有诗云:“小童何以知途向,瞎马盲人旅亦难。”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学之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赞誉,身上罩着光环,亦受到讥嘲与攻击。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

2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汝昌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研究红学,常常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虽然令人耳目一新,却也招致很多异议。

B.从早年的《红楼梦新证》到晚年的探佚学,周汝昌的“红学”之路并不顺利,他的“红学”研究的方法和结论一直饱受争议。

C.周汝昌看来,“红学”中的文学性研究应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的研究区别开来,不能用一般研究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

D.周汝昌研究“红学”深受“大拿”的影响,如他晚年提出的林黛玉系“沉湖而死”的观点,就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30.结合全文,概括周汝昌先生为《红楼梦》的研究做出了哪些贡献。

31.周汝昌在“红学”研究上的成功,给了我们哪些借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29.A

30.①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地位。②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③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④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

31.①执着的精神。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当招致异议甚至遭到批评时,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②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做查证工作时,一丝不苟,查遍大学图书馆。③既善于继承又努力创新。善于借助于名家,周汝昌主动拜访红学大拿,借鉴专家们的研究方法;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作《红楼梦新证》借助了胡、顾、俞的“曹、贾互证”方法,他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④依据充足,奠定丰厚的基础。《红楼梦新证》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

【解析】

【分析】

29.本题考查学生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B.“一直饱受争议”不准确。原文为“他关于‘红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争议”。

C.“‘红学’中的文学性研究应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的研究区别开来”错误。结合“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分析,《红楼梦》的文学性研究不在“红学”的研究范围内。应是“《红楼梦》的研究”。

D.“他晚年提出的林黛玉‘沉湖而死’的观点,就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错,“沉湖而死”的观点与胡适无关。

故选A。

3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文章中叙述周汝昌在红学上的成就的内容主要从第三段开始。结合“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分析,主要从地位方面分析,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地位。

结合“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等分析,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

结合“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异议”分析,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

结合“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分析,主要从文学批评方式角度分析,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

31.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结合“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望者。一般说来,在某一学界成为望者又著作等身的人,同辈或后学者常常只有仰视和尊敬的份儿,很少会有人出言不逊,但周汝昌是个例外”“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异议”等分析,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当招致异议甚至遭到批评时,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借鉴他的执着的精神。

结合“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嘱咐周汝昌帮忙查证。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学图书馆”分析,作查证工作时,一丝不苟,查遍大学图书馆。借鉴他的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结合“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胡适竟将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等分析,既善于继承又努力创新。善于借助于名家,周汝昌主动拜访红学大拿,借鉴专家们的研究方法;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作《红楼梦新证》,借助了胡、顾、俞的“曹、贾互证”方法,他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结合“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分析,《红楼梦新证》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依据充足,奠定丰厚的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莎士比亚传

在英国中部、伦敦西北面的沃里克郡,有一个普通的小镇,名叫斯特拉特福,莎士比亚就是诞生在这个小镇上。

7岁那年,莎士比亚进了镇上的文法学校。除了在学校读书以外,少年时代留给莎士比亚深刻印象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茂密荒凉的亚登森林从北方一直伸展到斯特拉特福镇周围,莎士比亚在童年时就听说过有关这个森林的许多故事。后来,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这部喜剧里特别提到故事里的英雄罗宾汉。

莎士比亚在童年的时候还听过一些可怕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到有几个极其丑陋的巫婆,她们能预言人的未来。后来,莎士比亚在悲剧《麦克白》中生动地描写了三个巫婆的形象。

1575年7月,伊丽莎白女王到离斯特拉特福镇不远的肯尼沃斯城堡做客,在欢迎仪式上,许多人装扮成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牧神、海神、河神和其他各种神怪,走在游行的队伍里。11岁的莎士比亚也见到了这次欢迎仪式的盛况。

当时,英国已经有不少流浪的剧团多次到过斯特拉特福镇。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有很多机会观看戏剧演出。少年莎士比亚对演戏很感兴趣,也许这正是他把毕生贡献给戏剧的最初的原因。后来,他在戏剧《哈姆莱特》里满怀亲切之感地描写了流浪剧团的演出情况。

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代,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进取的、开放的,许多年轻人都不安于现状,想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莎士比亚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离开他的故乡小镇,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的。1587年左右,莎士比亚来到伦敦,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11年)以写历史剧、喜剧为主,写了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第二时期(1601~1607年)以写悲剧为主,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第三时期(1608~1613年)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莎士比亚已经逝世300多年了,几百年来,不同的民族都用各自的语言赞扬过莎士比亚,历代的大作家们几乎都将莎士比亚视为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他们都认为莎士比亚是不朽的。

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评价他:“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17世纪英国伟大的诗人、一个真正的清教徒——弥尔顿也对莎士比亚推崇备至。

17—18世纪的一些古典主义作家,如德莱顿、蒲柏等人不得不赞美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德莱顿语)。

到了19世纪,莎士比亚更是风靡全欧洲。雨果、司汤达等人在与古典主义做斗争时,都高举莎士比亚的大旗。18、19世纪的许多大作家如伏尔泰、雨果、屠格涅夫、罗曼•罗兰等都曾或多或少地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模仿,在作品中留下了莎士比亚的影子。

到了20世纪,莎士比亚在国际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更加突出,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莎学批评流派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莎剧舞台艺术。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新兴的学科都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使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新的时代产生了新的价值。

现在全世界有众多的莎学研究机构,每年都会举行世界性的莎士比亚研究会议,全世界还有各种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刊、莎士比亚图书馆等。

在电影和电视出现以后,莎士比亚的戏剧更是不断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世界文学史上那些不朽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总体上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莎士比亚的戏剧常常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某些本质特征。莎士比亚的创作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真实性是他遵循的根本原则。莎士比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源于生活的材料写进作品,必然会唤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又是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他常常以诗人般的激情、抒情的笔调和浪漫的风格,歌颂人文主义者理想中的社会和人际关系。这一点在他的喜剧创作中尤为突出。莎士比亚把现实的世界与幻想的世界相对照,以此鼓励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摘编自《莎士比亚传》)

相关链接①莎士比亚独自来到伦敦后,最初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料马匹,后来他当了演员,演一些小配角。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开始独立创作。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下。(《莎士比亚的故事》)

②莎士比亚曾说:“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奋斗一生,可永远长眠”“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

3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在悲剧中描写的三个巫婆的形象就来源于他童年时听说过的非常可怕的故事中能预言人的未来的极其丑陋的巫婆。

B.莎士比亚受到许多赞扬,古典主义作家德莱顿、蒲柏等人都不得不赞美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

C.莎士比亚曾在少年时代多次观看流浪剧团的戏剧演出,他对演戏很感兴趣,这是他把毕生贡献给戏剧并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

D.莎士比亚在具有进取、开放精神的时代气氛中离开了他的故乡斯特拉特福镇,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33.文中说“少年时代留给莎士比亚深刻印象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具体指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4.莎士比亚为什么能成为不朽的大家?请结合材料分析探究其原因。

【答案】32.D

33.①古老的森林及相关故事;②丑陋可怕的巫婆;③女王欢迎仪式的神话色彩;④流浪剧团的演出。

34.①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少年时,见闻丰富,进入社会后从事过多种平凡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②对戏剧充满深厚的兴趣。③自强自立,面对冷嘲热讽矢志不渝。④勤劳一生可得永眠。⑤生活在良好的时代氛围中,在进取、开放的文艺复兴时代受到较好的熏陶。

【解析】

【分析】

3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有关内容的能力。

A.“就来源于……能预言人的未来的极其丑陋的巫婆”理解错误。文中只是说“莎士比亚在童年的时候还听过一些可怕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到有几个极其丑陋的巫婆,她们能预言人的未来。后来,莎士比亚在悲剧《麦克白》中生动地描写了三个巫婆的形象”,可见只是说悲剧中描写了三个巫婆,并没说能预言、极其丑陋,选项杂糅了信息,表述绝对,曲解文意。

B.“古典主义作家德莱顿、蒲柏等人都不得不赞美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表述错误。“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是德莱顿语。可见选项张冠李戴。

C.“这是他把毕生贡献给戏剧并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表述错误。文中说“也许这正是他把毕生贡献给戏剧的最初的原因”。可见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D。

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从“莎士比亚在童年时就听说过有关这个森林的许多故事。后来,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这部喜剧里特别提到故事里的英雄罗宾汉”中可见,“古老的森林及相关故事”给莎士比亚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其中有一个故事讲到有几个极其丑陋的巫婆,她们能预言人的未来。后来,莎士比亚在悲剧《麦克白》中生动地描写了三个巫婆的形象”中可见,“丑陋可怕的巫婆”给莎士比亚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伊丽莎白女王到离斯特拉特福镇不远的肯尼沃斯城堡做客,在欢迎仪式上,许多人装扮成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牧神、海神、河神和其他各种神怪,走在游行的队伍里”中,“女王欢迎仪式的神话色彩”给莎士比亚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当时,英国已经有不少流浪的剧团多次到过斯特拉特福镇。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有很多机会观看戏剧演出”中,可知“流浪剧团的演出”给莎士比亚留下了深刻印象。

34.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探究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要探究莎士比亚成为不朽的原因,主要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去思考。主观方面是个性、品性与能力等,客观方面是他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等。

除了在学校读书以外,少年时代留给莎士比亚深刻印象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古老的森林及相关故事、丑陋可怕的巫婆、女王欢迎仪式的神话色彩、流浪剧团的演出。这些丰富的见闻及的人生阅历,进入社会后从事过多种平凡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

“少年莎士比亚对演戏很感兴趣”,“ 莎士比亚独自来到伦敦后,最初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料马匹,后来他当了演员,演一些小配角。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开始独立创作”,可知,莎士比亚对戏剧充满深厚的兴趣,并坚持不懈的努力。

“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下”,可看出,莎士比亚面对冷嘲热讽矢志不渝。

“莎士比亚曾说:‘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奋斗一生,可永远长眠’”。从名言中可得出,成绩的取得是莎士比亚一生勤奋写作的结果。

“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代,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进取的、开放的,许多年轻人都不安于现状,想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可知,莎士比亚生活在良好的时代氛围中,在进取、开放的文艺复兴时代受到较好的熏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悼朱光潜先生

李泽厚

朱光潜先生逝世了,我应该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凌晨四点钟,我坐在屋里发呆,四周是那样的寂静。

我和朱先生是所谓“论敌”,五十年代激烈地相互批评过,直到朱先生暮年,我也不同意他的美学观点。这大概好些人知道。但是,我和朱先生两个人一块喝酒,朱先生私下称赞过我的文章……这些却不一定有许多人知道。那我就从这写起?

我那第一篇美学文章是在当时批朱先生的高潮中写成的。印出油印稿后,我寄了一份给贺麟先生看。贺先生认为不错,便转给了朱先生。朱回信给贺说,他认为这是批评他文章中最好的一篇。贺把这信给我看了。当时我二十几岁,虽已发了几篇文章,但毕竟是言辞凶厉而知识浅薄的“毛孩子”。这篇文章的口气调门便也不低,被批评者却如此豁达大度,这相当触动了我,虽未对人常说,却至今记得。贺先生也许早淡忘了,但不知那封信还在不?当然,朱先生在一些文章中也动过气,也说过重话,但与有些人写文章来罗织罪状,夸张其辞,总想一举搞垮别人,相去何止天壤?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努力学习的。朱先生那半弯的腰,盯着你看时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带着安徽口音的沉重有力的声调,现在异常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和耳边。

因为自己懒于走动,我和朱先生来往不多。在“文革”中,去看过他几次。我们只叙友情,不谈美学。聊陈与义的诗词,谈恩斯特•卡西尔……虽绝口不涉及政治,但我当时那股强烈的愤懑之情总有意无意地表露出来。我把当时填的一首词给朱先生看了,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并告诉我,他虽然七十多岁,每天坚持运动,要散步很长一段路程,并劝我也搞些运动。朱先生还告诉我,他每天必喝白酒一小盅,多年如此。我也是喜欢喝酒的,于是朱先生便用酒招待我,我们边喝边聊。有一两次我带了点好酒到朱先生那里去聊天,我告诉他,以后当妻子再干涉我喝酒时,我将以高龄的他作为挡箭牌,朱先生听了,莞尔一笑。

“文革”后,朱先生更忙了,以耄耋之年,编文集、选集、全集,应各种访问、邀请、讲学、开会,还要翻译维柯……于是我没再去朱先生那里了。最近两年,听说朱先生身体已不如前,但我消息既不灵通,传闻又时好时坏,加上自己一忙,也就没十分注意。

如今,一声惊雷,先生逝去。回想起当年情景,我真后悔这十年没能再去和朱先生喝酒聊天,那一定会痛快、高兴得多。但这已经没有办法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复。只是记忆和感情将以更丰富的形态活在人的心底。而这也就是死亡所不能吞噬的人类的有活力的生命和生命的活力。

一九八六年三月七日晨五时匆草

(有删改)

3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与朱光潜先生美学观点不同,作者批判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却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赞扬,表现了朱光潜先生的大度。

B.朱光潜先生在一些文章中,虽然也动过气,也说过重话,但从来不罗织罪状,夸张其辞,这是与其人格相关的。

C.朱光潜先生非常勤奋,数十年如一日地翻译了很多东西,造福于中国的现代美学,这让作者非常敬佩。

D.“文革”后,朱光潜先生工作更加繁忙,身体也不如以前,作者就没有与朱光潜先生交往,以至音讯全无。


3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年轻时知识浅薄、牢骚满腹,写文章也是言辞凶厉、傲慢自大,他为自己对朱光潜先生造成的伤害懊悔不已。

B.本文采用倒叙手法,抓住典型细节,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朱光潜先生崇高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悼念之情。

C.“文革”中作者与朱光潜先生会面时只叙友情,不谈美学,既有当时政治气候的原因,也有两人观点相悖的原因。

D.作者认为朱光潜先生的人品、人格以及人生态度决定了他的学术风格,并最终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美学大家。

37.在这篇悼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光潜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答案】35.D

36.B

37.①朱光潜先生是一位一生勤奋,笔耕不辍,为中国现代美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学大家;②他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对批评他的人也能宽容对待;③他为人谦和,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

【解析】

35.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D项,“音讯全无”说法不当,原文的表述是“最近两年,听说朱先生身体已不如前,但我消息既不灵通,传闻又时好时坏”,所以并非“音讯全无”。

故选D。

36.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A项,“作者年轻时知识浅薄、牢骚满腹,写文章也是言辞凶厉、傲慢自大”错。对作者的评价和感情分析不当,原文是作者自谦“言辞凶厉而知识浅薄的‘毛孩子’”。“懊悔不已”错,结合原文“被批评者却如此豁达大度,这相当触动了我”,作者因为朱先生的豁达大度而感到触动,并非是懊悔。

C项,“两人观点相悖”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我们只叙友情,不谈美学。聊陈与义的诗词,谈恩斯特•卡西尔……虽绝口不涉及政治,但我当时那股强烈的愤懑之情总有意无意地表露出来。我把当时填的一首词给朱先生看了,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并未提及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人观点相悖”。

D项,“作者认为朱光潜先生的人品、人格以及人生态度决定了他的学术风格,并最终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美学大家”说法错误。原文第三段为“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原文的表述是“大概的确有些关系”,选项概括绝对、片面。

故选B。

37.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依据“我那第一篇美学文章是在当时批朱先生的高潮中写成的。印出油印稿后,我寄了一份给贺麟先生看。贺先生认为不错,便转给了朱先生。朱回信给贺说,他认为这是批评他文章中最好的一篇。贺把这信给我看了。当时我二十几岁,虽已发了几篇文章,但毕竟是言辞凶厉而知识浅薄的‘毛孩子’。这篇文章的口气调门便也不低,被批评者却如此豁达大度,这相当触动了我”可知,朱光潜先生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对批评他的人也能宽容对待;

依据“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等语句可以看出,朱光潜先生一生勤奋,为中国现代美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美学大家;

依据“虽绝口不涉及政治,但我当时那股强烈的愤懑之情总有意无意地表露出来。我把当时填的一首词给朱先生看了,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并告诉我,他虽然七十多岁,每天坚持运动,要散步很长一段路程,并劝我也搞些运动……”可知,他为人谦和,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 年,泰国玛希敦奖将 5 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 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

3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39.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40.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答案】38.AC

39.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辍研究。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她不顾众人非议,坚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付出正名。

40.屠呦呦应该维护自己的个人权利,我不认为这是“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①屠呦呦带领团队长期辛苦工作,还因为研究影响了个人身体健康,最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维护权利是对她自己付出的承认,是对自己的尊重。②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屠呦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以科学发现的思维带领课题研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她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拉斯克医学奖和诺贝尔奖的认可。③在科学研究面前,真理、真相都应该得到尊重,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④当下学术造假问题严重,我们更应该还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应得的承认,鼓励更多的人才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

【解析】

3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本题中,

B项,“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分析错误。根据原文,说“氯喹”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于文无据;

D项,“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错误,根据原文“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所以并不是“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项,“描写细腻”有误,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是平实的语言,没有细腻的描写。

故选AC。

3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屠呦呦身上的可贵的精神品质,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如“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据此可概括出:有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和高度责任感。“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据此可概括出不畏风险、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据此可概括出: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科学精神。“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 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据此可概括出: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

40.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解答此类题目,有三个要求,一是正确解读文本内容并能够加以分析,二是要联系社会现实,做出自己的评价,三是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规范阐述,必须对这些认识进行综合提炼整合,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观点必须正确,之后,必须援引文本里的事实、细节对传主与传者的立场态度进行有条理的解读,然后再把这些解读的结论与自己所能联系的事实结合起来分析即可。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不认为这是“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结合文中的“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这些内容来分析。还可从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不应该学术造假等现实角度分析。

如果认同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可结合文本内容“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要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铁血柔情林觉民

萧萧

林觉民字意洞,号天外生。从小便被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林孝颖。叔父对林觉民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达到自己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为林家光宗耀祖。林觉民13岁那年,望子成龙的林孝颖把他送去参加科举童子试,厌恶科举的叛逆少年林觉民进了考场,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

男儿有志不在年高。青涩年纪的林觉民早早就立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志向,大量阅读进步书刊,还给自己取了“抖飞”、“天外生”的号,从字义上可以看出,林觉民渴望做展翅高飞、打拼出一方天地的热血男儿。林孝颖看着爱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进步青年,不免喜忧参半,甚至可以说忧大于喜。他担心儿子在这条路上走得太决绝,更担心有朝一日白发人送黑发人……当这样的担心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决定——让林觉民娶妻成家。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迎娶了比他小一岁的陈意映。陈意映出身名门,不仅知书达理,还通晓文墨。林觉民与陈意映可谓“一见钟情,爱由心生”,当时,他们的家非常清贫,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两把椅子。但是陈意映并不在意,有林觉民这样英俊潇洒、才志冲天的男子做夫君,她心满意足。

1907年,林觉民与陈意映婚后仅两年,甜蜜的日子刚开个头,但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毅然前往日本自费留学去了。林觉民到日本后不久,就加入了同盟会。林觉民对远离陈意映一直心怀歉意。留学日本后,他曾写有一篇记录两人缱绻情感生活的文章《原爱》,文中写道:“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从中可以看到林觉民对妻子的怜爱之情。

1911年春天,当林觉民以学校正在放樱花假为名,风尘仆仆从日本归来时,陈意映又惊又喜。关于丈夫此行的目的,陈意映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黄兴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对林觉民委以重任。那些日子,林觉民异常忙碌,根本不能如陈意映所期望的那样朝夕相对。陈意映虽有不悦,可是并无怨言。对她来说,有理想有追求的林觉民才是她最爱的丈夫。

革命起义需要武器弹药,没有财政补贴,如何是好?林觉民就在西禅寺召集人马自己动手制造炸药。炸药准备妥当的时候,运输又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林觉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炸药装进棺材,然后找一个女人装成寡妇护送棺材去香港。林觉民本想要自己的妻子来完成这一任务,可是当时陈意映已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无法成行。1911年4月的一天,林觉民对妻子说:“我去趟香港就回来。”陈意映料想不到,这一次的分离竟成永别。

广州起义的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深夜,万籁俱寂。在临近江边的一栋小楼里,林觉民想到尚未成功的革命,想到家中牵挂自己的妻儿和父亲,眼泪突然落了下来——他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是他有太多的不舍和难过,于是提笔在两块方巾上写下了著名的《禀父书》和《与妻书》。林觉民写写停停,伤情处,曾几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方巾上的字眼见越来越小,都小到蝇头了,林觉民还是不想停下来,他满腔的爱此时已浓稠到了极点。那一刻,林觉民非常希望手里的方巾大得没边儿,让他能够淋漓尽致地向陈意映表达他绵延不绝的爱。24岁的林觉民在月光下辗转难眠,不知不觉写到天已破晓,他把方巾折叠包好交给朋友,郑重嘱托道:“我死,幸为转达。”

广州起义失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惊见一个剪了短发的美少年“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并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吾死瞑目矣”,这个美少年就是林觉民。林觉民说到痛处,难以遏制激动的情绪,把身上的镣铐挥得哐哐作响。李准被打动了,命人把镣铐解开,允以纸笔。在林觉民口含血痰却含而不吐之时,李准更是亲手拿了痰钵,走到他身边。两广总督张鸣岐亦很动容,他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上奇男子。”当时有人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鸣岐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死亡来临时,林觉民面容平静,甚至没有多眨一下眼睛,“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他用坚定的信念为革命殉情,豪气干云。

(删节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10期)

4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为了让林觉民能仕途腾达、光宗耀祖,林孝颖送子参加科举考试,并给儿子迎娶了满意的妻子,足见其拳拳爱子之心。

B.林觉民婚后两年便加入同盟会,并远赴日本寻找革命真理,但他也没有忘记心爱的妻子,这期间还写文章思念赞美妻子。

C.起义前夕的一天,林觉民彻夜未眠,在方巾上写下给父亲和妻子的信,并准备以此作为临上战场前与亲人的诀别之言。

D.本文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行文详略得当,感情饱满,并且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文学性。

E.本文通过对林觉民革命经历及情感生活的描写,把一个铁血柔情、豪气干云的革命英雄形象有血有肉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42.林觉民的“铁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3.传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4.有人认为,林觉民明知“此举必败”,却义无反顾的投身光复的事业,是为天下人谋福;但也有人认为,他置父亲的期望于不顾,抛下妻儿,连家人都不能感受幸福,何谈天下!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答案】41.CE

42.①加入同盟会,不惜牺牲亲情,为革命积极奔走;②怀着杀身成仁的决心,参加广州起义;③面对敌人的审讯大义凛然,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从容赴死。

43.①正面写出了传主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②侧面烘托,敌人都为之折服,使传主形象更加高大丰满; ③表达了作者对林觉民的崇敬、赞美、惋惜之情,增强了传文的艺术感染力;

44.观点一:林觉民为天下人谋福,无私无畏,令人崇敬。

①林觉民的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心怀天下,自然无法全面顾及自己的亲人;②林觉民一腔柔情,倾注到《禀父书》和《如妻书》中,光复的事业正是为了父亲和妻儿这样的全天下的人;③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这种献身精神,推动了反封建的进程,没有个体的牺牲,就没有整个民族的进步,林觉民是为天下人谋福。

观点二:林觉民斗争方式值得商榷。

①林觉民才华横溢,心怀治国理想,年纪轻轻就献出生命,实在令人惋惜,如果能改变斗争方式,应可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②林觉民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妻子对他一往情深,他执着事业却让亲人蒙受痛苦,的确令人叹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己的老幼尚不能得到照顾,革命成功又如何;③面对强大的封建保守势力,个体的牺牲只能让家人蒙受痛苦,对于整个的光复事业意义极其有限,只不过增加了一个伤亡数字罢了。

【解析】

4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A项,“为了让林觉民能仕途腾达、光宗耀祖,林孝颖送子参加科举考试,并给儿子迎娶了满意的妻子”错,“给儿子迎娶了满意的妻子”并非为了让林觉民能仕途腾达、光宗耀祖,且“满意”是婚后才感觉到的;

B项,“林觉民婚后两年便加入同盟会,并远赴日本寻找革命真理”错,加入同盟会是在去日本之后;

D项,“本文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错,没有“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故选CE。

42.本题考查结合人物形象探究主要人物行为的能力。答此类题型,首先精读文本,明确主要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然后结合文本相关区间,有条理性的进行整合,要点要鲜明,出处需典型。

依据原文第四段“1907年,林觉民与陈意映婚后仅两年,甜蜜的日子刚开个头,但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毅然前往日本自费留学去了。林觉民到日本后不久,就加入了同盟会”可知,他毅然前往日本自费留学,入了同盟会;依据原文第五段“关于丈夫此行的目的,陈意映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黄兴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对林觉民委以重任”可知,他参加广州起义;依据原文最后一段“死亡来临时,林觉民面容平静,甚至没有多眨一下眼睛,‘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他用坚定的信念为革命殉情,豪气干云”可知,他为革命视死如归,从容就义。

4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作用的题目注意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内容的角度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注意文本的性质是人物传记,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品质;形式的角度分析语段的位置是开头、结尾还是中间,靠头的作用时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引起阅读兴趣,中间一般为承上启下,结尾为升华主旨。还要考虑表达方式的转换手法有抒情、议论的色彩。

此题分析尾段的作用,首先分析交代了什么内容,然后从内容上分析表现传主的什么品质。最后一段正面叙述了传主面对敌人的审讯大义凛然,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从容赴死的过程,刻画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再从主题的角度分析,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林觉民的崇敬、赞美、惋惜之情,使主题更鲜明;最后是艺术效果上,由文段中“在林觉民口含血痰却含而不吐之时,李准更是亲手拿了痰钵,走到他身边。两广总督张鸣岐亦很动容,他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上奇男子’在林觉民口含血痰却含而不吐之时,李准更是亲手拿了痰钵,走到他身边。两广总督张鸣岐亦很动容,他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上奇男子。’”可知,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敌人的言行,使传主形象更加高大丰满,增强了传文的艺术感染力。

44.本题考查探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对作品做体验式探究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其次联系生活,在对文本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分析评判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取向,明确观点。

观点一:林觉民为天下人谋福利,无私无畏,壮烈牺牲,鼓舞了后来的革命者,意义重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巨大凝聚力的来源。

理由:林觉民以天下为己任,牺牲了自我的幸福,为天下人谋福利,精神可贵。林觉民追求革命理想,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其勇敢的精神让人敬佩。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林觉民这些烈士的精神,鼓舞了民众,为辛亥革命的最后成功做出了贡献。林觉民舍不得离开妻子,但是国家危难,必须有人起义来叫醒这只熟睡的老虎,没有个体的牺牲,就没有整个民族的进步,林觉民是为天下人谋福,只有这样才有更多像他们一样恩爱的人获得幸福,表达了革命者“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牺牲的生死观。

观点二:保存实力,调整斗争方式,可以实现更长久的斗争。

理由: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才华横溢,心怀治国理想,年纪轻轻就献出生命,从这一点来讲,革命不光有牺牲就够了,要动脑子,讲策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像林觉民这样,参加的起义最终失败,肯定是从策略,从战略的分析上有问题。所以就这样比较轻易就牺牲了,就有些不值得了。他本可以为中国革命奉献更多力量,但他仅凭着一股革命的热情与冲劲,白白的就被处死,要说他的死有什么价值吗?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吗?可能真的就微乎其微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己有寄予厚望父亲,有一往情深妻子,老幼尚不能得到照顾,革命成功又如何?革命,不是真的非要搭上命才行!通过他写的《与妻书》,可知林是有一名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的死不应该如此轻率。

【点睛】

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文章进行论证。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