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基础训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节选《说木叶》)
1.下列各项中,对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树叶”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B.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D.古典诗歌中习惯用单词,因此也就很少见“树叶”这个词。
2.下列各项中,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
B.“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木”是秋风叶落情景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
C.“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
D.“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是因为“木”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等,《九歌》中的“木叶”才特别生动。
B.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和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都是在细雨中的叶子,与“木叶”形象不同。
C.“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而“落木”就把“木叶”中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去除干净了。
D.“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答案】1.B
2.A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树叶’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B项,“用‘树叶’”错误,原文是“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到文中找到设题的句子,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内涵,圈出相关的句子,再分析四个选项。本题要求选出“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项,“‘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错误,原文“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以“暗示性”不仅仅指词语的形象色彩,还包括联想义。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都是在细雨中的叶子”错误,原文“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可知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又原文“在那蒙蒙的雨中”,可知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才是在细雨中的叶子。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4.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
5.对选文表达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但很少用“树叶”。
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木叶”,发展到用“落木”。
C.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D.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是其中的小小一例。
6.画线句中的“无人过问”,有人认为应该改为“少人过问”,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4.D
5.B
6.示例一:应该改为“少人过问”,这样表达更为严谨,而且上下文能保持一致。因为即便作者博览群书也很难断定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没有“树叶”这一形象。第②段和第④段提到同样的问题时,表述要么是“很少(看)见”,要么是“不常见”;第②段中虽有“无人过问”的表述,但紧跟着就马上说“至少从来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示例二:不应该改为“少人过问”。此处用“无人过问”,对比的意味更浓,更能引人注意;而且第②段中已经使用过“无人过问”,并且已经对这样的表述做了说明,即“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解析】
【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D.“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错。原文说“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由此可知,引用诗句说明这些诗人使用“木叶”是受了屈原的影响,是从屈原的诗句中得到了启发。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选文由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头,引出第二段对于“木叶”的解读;然后第三段中间部分一个转折“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由此,本部分文字是写我国古代诗歌对“叶”运用的发展过程。
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木叶’,发展到用‘落木’”最为合适。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我们可以同意题干中的观点,也可以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具体作答时要先明确观点,比如“我认为‘无人过问’更好”或“我认为‘少人过问’更好”。答题思路一般关涉: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表达效果)。
如认为“无人过问”更好,可以这样分析:内容上看,“无人过问”意思是没有人关心、思考、探讨过这件事,情感态度上具有疏忽、不以为意、漠不关心、置之不理的意味,那么也就融合了作者委婉的批评,也就是说他希望有人来关心思考研究这件值得玩味的事情。结构上看上文已经表达了委婉的意思“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作者写作时是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感受的,他担心有人不认可自己的结论,为了避免遭受质疑每一次都用委婉推测引入,紧接下来便是自己比较坚定地认知,比如“可是问题却在于:”“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作者列举了很多的诗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谓多角度多侧面展示自己的认知不是想当然的猜测,而是经过了全面细致的考证的,所以他才敢于肯定地说“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这里的“从来”很值得琢磨,也就是说自己的看法仅限于已有的文献资料,并没有绝对的否定“往后”如何。可见“无人过问”无需修改,句中并非完全绝对,表达严谨,与上下文观点一致。
如认为“少人过问”更好,可以这样分析:“少人过问”意思是很少有人关心、思考、探讨这件事,情感态度上具有对于很少有人过问这件事情的惋惜的意味,那么也就融合了作者遗憾的心情,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思考研究这件他认为很重要的事情。表达效果上看,此处用“少人过问”,表达似乎更为严谨,而且上下文观点能保持一致。因为前文提到同样的问题时,表述要么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这里使用词语“很少看见”,要么是“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这里使用词语“不常见”。划横线处说“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此处虽有“无人过问”的表述,但紧跟着就马上说“至少从来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即便作者博览群书也很难断定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没有“树叶”这一形象。这足见作者在横线处使用“无人过问”是不科学的、不严谨的,这样就造成了上下文内容结构上的矛盾。可见应该改为“少人过问”,这样表达更加严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罗马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7.下列对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从中国人民在长期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考验,而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B.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建筑实践中普遍承认并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C.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D.是在木材结构建筑中产生的,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的规则和惯例。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但都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只不过西方建筑体系很早将砖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C.中国建筑往往采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使用的“词汇”和“文法”不相同,其“内容”也是相同的。
9.怎样理解作者所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答案】7.B
8.C
9.作者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比较,说明中国的建筑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建筑文化也有重要影响。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罗马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是有着相同的建筑特点和建筑风格的,说明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融合性。
【解析】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根据“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可知,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指中国人民在长期建筑实践中普遍承认并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A.“在长期累积的经验中”错,将概括的范文由建筑而无限扩大,原文是“在长期建筑实践中”
C.“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错。句中“结晶”的比喻性描写,没有揭示出概念的内涵。
D.“木材结构建筑中”错。原文说“由这‘词汇’和‘文法’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木材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可见其范围是木结构和砖石的所有建筑,D项缩小了概念的范围。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说法错误,原文说中外建筑有“可译性”。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对文中概念的理解的能力。
首先理解什么是“可译性”。“可译性”在文中指的是民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即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
然后根据文中作者写的“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分析,作者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比较,说明中国的建筑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建筑文化也有重要影响。
最后根据“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分析,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罗马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是有着相同的建筑特点和建筑风格。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建筑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又具有同一性,这就说明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融合性与“可译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了。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存在于形象中,但不容易察觉,因为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B.“木”字具有木头、木料等潜在的形象,使人们容易联想到树干和与之相关的叶子。
C.“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以比“木”更能体现夏日树木枝叶繁茂的特点。
D.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是因为“树”与“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
11.下列各项中的分析,不属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一项是( )
A.“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中的“素月”是诗人高洁形象的写照。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是孤高品格的象征。
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可以“以动衬静”。
D.“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的“鹧鸪”常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答案】10.B
11.C
12.①比喻论证。文中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比作是概念的影子,形象地阐释了诗歌语言暗示性具有难以察觉的特点。
②举例论证。以周邦彦《满庭芳》“午阴嘉树清圆”为例,论述“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
③对比论证。将“木”与“树”进行对比,阐述两者给人的暗示与联想各有不同。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使人们容易联想到树干和与之相关的叶子”错误。从原文“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来看,是很少想到叶子。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C.“‘敲’字可以‘以动衬静’”这是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属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运用比喻论证,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比作“概念的影子”,形象地阐释了诗歌语言暗示性具有难以察觉的特点。
“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运用了举例论证。例举周邦彦《满庭芳》“午阴嘉树清圆”为例,论述“树”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运用对比论证。。将“木”与“树”进行对比,阐述两者给人的暗示与联想各有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就有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则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
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但一个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有时则矫揉造作;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时不免任性尖酸;一个倾向于理智,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一个执着于感情,具有诗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这样两个难以调和的性格在对比中,其独特性就异常鲜明地呈现出来。
作者不仅能够异常分明地写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且也能在相似中显出独特性。同是具有温柔和气这一性格侧面的少女,紫鹃的温柔和气在淡淡中给人以亲切,而袭人的温柔和气则带有一种令人腻烦的驯顺习性。
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做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如贾琏与鲍二家通奸,让两个小丫头放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一个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躲不过,“越性跑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只这个简单的细节,就把两个性格不同的丫头勾画出来了。
《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探春有胆有识,有才有智,她对封建大家庭自杀自灭的预言,击中要害,使人感到清醒;她的理家,使人佩服;她的豪爽,使人感到可爱;在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作为使人感到扬眉吐气,但她对维护封建纲纪的坚定和无情,又常常使人感到讨厌,因此,探春也成了《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所谓“说不得善,说不得恶”等,正是性格中不同因素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写出了真实的人物。
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四十五回,宝玉冒着雨去看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说:“哪里来的一个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这里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宝玉“爱博而心劳”是通过对他的思维和情感、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简单重复地写出他对不同女性的态度。
B.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作者将她们复杂的性格进行全面对照,从而将其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
C.文中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做粗线条的勾勒,更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出来的。
D.中国古代小说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比较薄弱,《红楼梦》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巨大成绩。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述了《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多种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人物方式的改变。
B.本文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论证深入,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
C.本文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的论述有理有据。
D.贾探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探春是《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这样的人更显真实。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上,文中人物有几百人,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至少几十人。
B.为了使塑造的人物性格更加丰富,我们就要改变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方式,否则,塑造的人物就会千篇一律。
C.《红楼梦》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塑造方式不同,但是塑造出的人物性格却很鲜明,甚至无关紧要的人物轮廓也很清晰。
D.《红楼梦》塑造人物内心细腻、深入,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让我们看到更多鲜活的形象,真切动人。
【答案】13.B
14.D
15.B
【解析】
【分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简单重复地写出他对不同女性的态度”错误。由原文第2段“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可知,原文说的是“这不是简单的重复”,曲解文意。
C.“文中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错误。由原文第5段“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做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可知,原文说的是“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
D.“《红楼梦》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巨大成绩”错误。“解决了这个问题”无中生有,原文最后一段“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可知,是“取得巨大进步”,不是“巨大成绩”。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贾探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探春是《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这样的人更显真实”错误。贾探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否则,塑造的人物就会千篇一律”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并没有说“否则,塑造的人物就会千篇一律”,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中的服饰有一些是汉族历代传承的,但也有很多是清代人的穿着。黛玉初至荣国府时,见到王熙凤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袭人要回家探亲时也是在“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外,再套上“青缎灰鼠褂”。徐珂《清稗类钞•服饰》中说:“褂,外衣也,礼服之加于袍外者。”赵振民《中国衣冠中之满服成分》索性认定:“中国古无‘褂’字……盖满制也。”应该说褂子是清代人对肥大上衣的习惯称谓。
贾宝玉是作者着墨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他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红色上,初见黛玉时,服饰以红为主色;群芳夜宴时,穿着大红小袄子,枕着红香花枕;祭晴雯时,穿着血点般大红裤子;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他为何独爱红色呢?因为红色是最能体现他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颜色。第一,红色在光谱中相对于其他颜色来说,有强烈和兴奋的视觉效果,具有令人产生激动、热烈的本性和感情力量,与他热情奔放的性格暗合。第二,红色体现了他尊重女性的心理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常是女性的代名词,古代男子常称其女性好友为“红颜知己”,称美女为“红粉佳人”。宝玉非常推崇、爱慕和关心女性,红色岂不正是他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第三,红色是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他虽被视为掌上明珠,却处处受羁绊,恨不能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发扬正常的人性,在自由的空间里“任情任性”地活着。而红色常使人联想到火焰和鲜血的颜色,是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它能使人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这正是宝玉性格的写照。
服饰不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在阶级社会里,更能显示人的地位。贾雨村还是寄住在葫芦庙内的一个穷儒时,曹雪芹只用“敞巾旧服”四个字就画出了这个落魄文人的潦倒。邢岫烟虽为小姐,无奈家道艰难,只能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寥寥几笔,她窘迫中寄人篱下的困境就一目了然了。对那些美貌而又富贵的人曹雪芹更是不惜浓墨重彩装扮他们。我们只看看宝玉的佩戴物就知道了:他的帽子是嵌玉紫金冠;颈上挂着饰有“金螭缨络”的项圈;那通灵宝玉,先是用“五彩金丝”系着,后又由莺儿织了一个“梅花络”套上;又有“寄名锁”——在神僧面前“寄名”为“弟子”,再铸一把锁,以示神命锁住;还有道士所画能祛邪的“护身符”。而地位高至皇妃的元春,曹雪芹又不细写她的服饰了。元春省亲时,我们只看到皇家仪仗队里有人捧着她的“冠袍带履”,回到家后,也只知道她一次次“更衣”。到底穿戴如何,没有具体写。这是不写之写,能引起人种种美的联想,比详写更经济,更含义深远。
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红楼梦》的服饰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红色最符合宝玉个性心理,所以,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始终全身穿戴红衣红饰。
B.《红楼梦》中所涉服饰虽存在汉族元素,审美价值颇高,但却未触犯清廷禁律。
C.从宝玉身上的各种安全饰物中,我们可看出贾宝玉在贾府中备受呵护、地位至高。
D.服饰描写是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也是促进封建审美规律形成的重要元素。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雨村、贾宝玉的服饰比对描写,说明“突显地位”是曹雪芹服饰描写的重要原则。
B.作者由表及里,从宝玉的穿着服饰中,探究出了人物性格的深层内蕴,见解深刻。
C.文中援引徐珂、赵振民两人著作中的言论,说明了“褂子”是清人独有的服饰类型。
D.文章以“服饰文化”为主线,串联起了《红楼梦》人物形象、审美艺术等诸多内容。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读《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从服饰入手是解读方法中最为便捷、高效的。
B.曹雪芹笔下的服饰受封建社会思想影响,深入品赏时,我们需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C.《红楼梦》中人物服饰描写手法多样,各具特色,体现出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艺。
D.《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因而,该书是研究清人服饰情况的重要文献。
【答案】16.B
17.C
18.A
【解析】
【分析】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始终全身穿戴红衣红饰”错误,扩大范围,按照原文“他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红色上”,可知选项“宝玉始终全身穿戴红衣红饰”表述扩大范围;
C.“地位至高”错误,过于绝对。宝玉在贾府极受爱宠,但不能说地位至高;
D.“也是促进封建审美规律形成的重要元素”错误,结合原文末段“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可知封建审美规律的形成在前,而选项中“也是促进封建审美规律形成的重要元素”便混淆了先后关系。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是清人独有的服饰类型”错误,曲解文意。从徐珂、赵振民两人的相关言论中,并不能得出“独有”之义。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从服饰入手是解读方法中最为便捷、高效的”错误,无中生有。结合原文内容,看不出“从服饰入手是解读方法中最为便捷、高效的”的意思。
故选A。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④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⑤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19.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B.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
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
D.《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
C.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D.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21.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B.在第③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
C.在第②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
D.在第④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答案】19.D
20.B
21.C
【解析】
【分析】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根据文本第二节内容“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 的”可知,“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并非作者的观点,而是曹雪芹的观点。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 “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 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分析有误,根据文本第四段内容“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 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可知,“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不符合原文意思,应是其先人。
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 “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分析有误,据原文第二段“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可知,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是证明“大荒山, 无稽崖”是“无可稽考”之处;据原文第二段“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可知,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大荒山”就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
故选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和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宗族共同体聚居以围堡式大屋为前提,围堡式大屋以宗族共同体聚居为依据。这两个特征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同为北方南下流民,何以唯独这一支成为客家人?关键就在于这支南下流民采取了兼备这两个特征的居处方式,前者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
②宗族共同体聚居使其不致被淹没、同化于江南各族之中,从而丧失其固有的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特征,得以持久地、较完整地保持其从中原带来的中古时代的传统,成为在南方腹地独具特色的汉族民系。围堡式大屋这种建筑特征,则是保证其上述社会特征得以传承不坠的最重要条件。围堡式大屋,不仅保证了客家人在深入蛮荒之地后的生存、发展,而且因其具有的封闭性、独立性,使其有可能较少受到当地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的影响或同化,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民系特征,而瓜瓞绵绵,百世其昌。“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谚表明建造客式房屋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这种房屋不仅把客家人与其他汉族民族系区别开来,也是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原因。
③凡是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包括那些晚渡北人接受并实行了这种居处方式者,也就有可能陆续融入这一民系之中而成为客家人。因为早渡北人所采取的这种居处方式,是被长期的实践证明既适应南迁后当地条件而又能保持其宗族和文化传统不坠的一种最佳选择,晚渡北人必须认同并实行这一居处方式才能融入这一群体而成为客家人。
④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不可能成为客家人,而成为了吴人、蜀人、闽人、广东人……同为北方南下的移民,何以并非都成为客家人的原因就应从这里去寻找。
⑤客家人之所以能够实行这两个特征相结合的居处制度,与其所迁入之地域及社会环境亦有密切关系。陈寅恪先生在论述南北朝时期南北士族的差异时指出,南方士族“主要与城市、商业相联系,宗族则已分解”,因而大家族制度遭到破坏;北方士族“主要与农村、土地、宗族相联系”,因而大家族制度得以继续维持,“北方士族的势力可以延长或延续下来”。同理,从北方南下的移民,如果与城市和商业相联系,则其与宗族的联系就将受到破坏,其大家族制度便难以维持。如果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则其与宗族就有难分的关系,其大家族制度就将得以保持。因此,那些迁于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和发达地区,与城市、商业相联系的南下移民,其与宗族的联系亦受到破坏,从而深受江南之俗影响,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客家人。只有那些迁入相对落后、偏僻地区,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自然也与宗族有不可分割联系的那部分南下移民,才有可能继续实行宗族聚居,其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亦得以延长或延续下来,从而保持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才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摘自黎虎《汉魏晋南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族共同体聚居能使客家人免于被江南各族同化,较完整地保持其自身传统,使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得以延长或延续下来。
B.围堡式大屋具有封闭性、独立性特点,这种大屋不仅能保证客家人南迁后的生存发展,也能保护他们特有的社会、文化、习俗和语言特征。
C.客家属于汉族民系,它实行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和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相结合的居处制度,并保持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D.由于深受城市和商业气息的影响,宗族观念不强,大家族制度不复存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士族无法保持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论证过程中,本文将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与围堡式大屋并列分析,二者之间特征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B.本文论证了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与围堡式大屋的辩证关系,宗族共同体聚居以围堡式大屋为前提,围堡式大屋以宗族共同体聚居为依据。
C.本文论证逻辑严密,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与围堡式大屋对北方南下流民成为客家人的作用是:前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
D.本文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与围堡式大屋,肯定了其在保存中国文化传统和习俗中的重要作用。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围堡式大屋,那么宗族共同体聚居方式不可能存在或持久,其固有的民系特征无法保持,也就不可能有今日之客家人。
B.客家人不仅来源于接受并实行了客家特有居处方式的南下移民,也包括深受客家文化习俗影响的甚至被同化的当地蛮夷之人。
C.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士族由于跟城市、商业联系紧密,同时与宗族的关系密切,维持大家族制度,所以他们南迁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D.晚渡北人只要认同围堡式大屋这一居处方式,就能融入早渡北人这一群体而成为客家人。
【答案】22.D
23.C
24.A
【解析】
22.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
D.“大家族制度不复存在”错。原文最后一节说的是“大家族制度遭到破坏”,这不等于说“大家族制度不复存在”。
故选D。
23.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前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错,说法颠倒两者的关系了。由原文第一段可知,前者是形成的内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
故选C。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也包括深受客家文化习俗影响的甚至被同化的当地蛮夷之人”错。由原文最后一段“因此,那些迁于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和发达地区,与城市、商业相联系的南下移民,其与宗族的联系亦受到破坏,从而深受江南之俗影响,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客家人。只有那些迁入相对落后、偏僻地区,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自然也与宗族有不可分割联系的那部分南下移民,才有可能继续实行宗族聚居,其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亦得以延长或延续下来,从而保持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才有可能成为客家人”分析可知,“深受客家文化习俗影响的甚至被同化的当地蛮夷之人”因没能保持其固有文化传统和习俗而不可能成为客家人。
C.“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士族由于跟城市、商业联系紧密……所以他们南迁有可能成为客家人”错。由原文最后一段“北方士族‘主要与农村、土地、宗族相联系’,因而大家族制度得以继续维持,‘北方士族的势力可以延长或延续下来’”可知,“北方士族”主要与农村、土地、宗族相联系,因而“大家族制度”得以继续维持;且原文说“与城市、商业联系的南下移民……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客家人”,而选项说成“他们南迁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D.“晚渡北人只要认同围堡式大屋这一居处方式,就能融入早渡北人这一群体而成为客家人”错,说法太绝对。原文第三段说“凡是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包括那些晚渡北人接受并实行了这种居处方式者,也就有可能陆续融入这一民系之中而成为客家人……晚渡北人必须认同并实行这一居处方式才能融入这一群体而成为客家人”分析可知,原文说晚渡北人必须认同并实行围堡式大屋这一居处方式才能为客家人。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北宋初年开始,为保证右文【注】政策切实贯彻实施,宋王朝对作为文官选拔制度的科举考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保障了文官选拔的公平与公正。国家大力扩大录取名额,大批饱受儒家经史教育的士人经过严格的考试走上仕途,充实到各级政府,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宋代官僚群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来自民间,官僚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能够自觉地把自身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部分杰出者更是胸怀天下,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国家大事尽心竭力,对于冗官、冗兵和冗费所导致的社会政治问题充满忧患意识,并致力于积极推动变法图强。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宋代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家国情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胡瑗、范仲淹同时前后,新思想、新精神蓬勃四起。宋朝王室久已渴望着一个文治势力来助成他的统治,终于有一辈以夭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大展抱负。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系国之安危、时之众望于一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推动了“庆历新政”改革。他在上仁宗《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纲领,主要内容包括:严明官吏的升降,抑制做官的侥幸途径,防止任人唯亲,避免官员冗滥,均衡官吏职田分配收入,杜绝违法乱纪,以及重视农桑、整治军备、减轻百姓负担等措施。其中,廉洁吏治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推动改革的焦点,“仲淹以天下为已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庆历三年新法正式实施,朝廷派员到各路对地方官的德才政绩进行考察,一批庸碌贪财不称其职的官员被裁撤,一些勤政廉洁贤能务实的官员得到提拔。由于守旧官僚的激烈反对,“庆历新政”很快就结束了,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风,并对王安石领导的规模更为宏大的“熙宁变法”产生了直接影响。
南宋时期,面对内外交困的政治局势,文人士大夫依然延续着对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民众忧乐的深切关怀。绍兴八年,在宋高宗准备同金人议和时,以刚直敢言闻名的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坚决反对:“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并劝勉高宗要以“中国”为重、以天下民心为重,不能屈服于外敌,而弃天下百姓于不顾。如此堂堂正正、理直气壮为百姓请命、为国家计长远,让我们看到当时士大夫对天下、国家所具有的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在政治风云变幻之中,更有一些士大夫即便仕途失意,依然能够坚持匡世济民的治国理念,这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例如:范仲淹曾经三次被贬官,始终“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王安石两次罢相,仍然“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欧阳修因支持改革新政而屡遭贬官并被诬为朋党,他作《朋党论》明示自己忧国忧民之心。据欧阳修晩年自述:他在贬官夷陵时,查看以前的司法档案,“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此后三十余年,欧阳修逢人所谈主要就是以前的士大夫所不屑的包括司法审判和行政管理等“吏事”,在当时及南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身处逆境仍不改忧国忧民之志的精神值得后世传承。
(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士大夫的从政精神》)
【注】右文,崇尚文治。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从建立以来,就用右文政策取代科举考试制度,保障了文官选拔的公平与公正。
B.宋代民间大量饱受儒家经史教育的读书人,经过科举考试,进人了官僚群体中。
C.宋仁宗要求忧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制定有关吏治等十项改革纲领,并得以实施。
D.方庭实敢于犯颜直谏宋高宗认为国家、天下比皇位要高,不能为皇位而失天下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述宋代士大夫的从政精神之前揭示了其产生的重要原因,逻辑性强。
B.文章举例论证时,概括总体事实与个别事例相结合,既体现普遍性,又有典型性。
C.文章多处引述古人言论,显得真实可信,有的还进行了阐释,这便于读者理解。
D.文章把士大夫在得意时和失意时对国家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阐述其从政精神。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倡导公平与公正地选拔文官的风气,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B.因为宋朝的变法运动此伏彼起,所以宋代涌现出一大批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走上仕途。
C.庆历新政虽实行没多久就失败了,但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风,而且影响了后世的改革。
D.一些士大夫不屑于司法审判和行政管理等吏事,而欧阳修对这些吏事与他们的态度不同
【答案】25.B
26.D
27.B
【解析】
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用右文政策取代科举考试制度”错,应是为贯彻右文政策,对作为文官选拔制度的科举考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C.“宋仁宗要求忧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制定有关吏治等十项改革纲领”错,不是宋仁宗要求范仲淹制定,而是范仲淹提出十项改革纲领。
D.“认为国家、天下比皇位要高”理解、分析错误,原意是认为天下不是皇帝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原文也没有“不能为皇位而失天下”的意思。
故选B。
2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把士大夫在得意时和失意时对国家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不正确。文章阐述宋朝士大夫无论在得意,还是失意时都坚持救国济民的理念,不存在“不同态度”,也没有对比,这是同一方面的两种情况。
故选D。
2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因果关系颠倒。结合“宋朝王室久已渴望着一个文治势力来助成他的统治,终于有一辈以夭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大展抱负。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等分析,因为宋代涌现出一大批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走上仕途,所以宋朝的变法运动此伏彼起。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30.下列对“小说”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一般存在场面描写,如雨果的《炮兽》中人与大炮进行殊死搏斗的情景,就是典型的场面描写。
B.现代主义小说家会以人物的心灵或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结构,如《墙上的斑点》即以意识的流动作为中心结构。
C.现代主义小说常抽象概括出有象征意味人物,《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是就是这种类型化人物。
D.《桥边的老人》小说以“我”为有限视角,讲述了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故事,“我”的出现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亲切感。
【答案】28.C
29.B
30.C
【解析】
2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 “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很明显对象是“在这些小说家笔下”而不是“人们”,选项范围扩大。
故选C。
2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 “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第四段“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说明未降低对虚构依赖。
故选B。
3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
C. “《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是就是这种类型化人物”错。《战争与和平》不是现代主义小说,娜塔莎的人物形象很有个性,不是类型化人物。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史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中国第一本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戏曲史著作是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出版于1915年。《宋元戏曲史》开宗明义的一段话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论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论将元代的戏曲剧本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等并称。若在这一系列中再加上明清小说,就完整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一脉相承的进化史。
但是,悉心琢磨一下这些文学体裁在各自时代中其创作者的身份和创作目的,以及接受者的文化水平和总体数量,我们就会发现,用这样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把作为通俗文化的戏曲作品与属于精英文化的经典文学体裁和作品相提并论,是有问题的。
王国维所赞赏的元曲,是经过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的戏曲文学作品,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共同进入了知识分子的阅读史。但戏曲从来就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戏曲创作本身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在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中,戏班的组织,演员的培养,演出实践的安排、管理、宣传,观众的接受与反应等等,每一个元素的重要性都不亚于戏曲的文学创作本身;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戏曲文学之外的元素才构成了戏曲之所以成为戏曲的本质特征。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将戏曲史纳入正统文学进化史,侧重文学曲词,关注经典作家作品,这种观念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戏曲史的主流研究思路。虽说从20世纪30年代周贻白的《中国剧场史》,到50年代徐幕云的《中国戏剧史》可以看出,确实也有学者在努力拓展戏曲史的研究领域,对戏曲的舞台结构、班社组织、演出排场、服装道具等有所涉猎,但仍然是以经典戏曲研究为主体,缓慢积累着周边的知识信息,没有能够通过戏曲史的研究呈现出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广泛的社会现实。
公平地讲,《宋元戏曲史》诞生的年代,正是梁启超批判中国传统史学之弊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的话音刚落之时,而王国维就已经把几百年来在文人士大夫眼中都不入流的元曲,纳入了中国正统古典文学的进化系列。在当时,其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震撼性的时代意义自不待言。而研究内容局限于文学也有其不得已之缘由。他在《宋元戏曲史》中所考察“宋金以前之杂剧院本,今无一存”,而戏曲演出相关的全部活动,也限于传统历史记载的偏见,都只能在边边角角的史料中找到寥寥数语。
在其后近百年间,戏曲史的研究思路仍然长期受到局限,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对王国维的路径依赖;还要归因于学界自身生存状态的局限。可以说直到20世纪末,国内的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各项文化产业均市场化之后,国人才开始对都市生活、市民社会、娱乐产业有切身的认识和体会,才能够有基础去观察相应的历史现象。这其实是个有趣的历史悖论:学习历史是为了解现在,但是如果没有现实经验的对照,我们往往也认不出历史曾经的面貌。
直到世纪之交,随着各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理论和经验的不断累积,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和充实,戏曲史的研究才终于不再仅仅是戏曲作品的文学史、音乐史,或者戏曲名伶的个人艺术成就史,而更成为一部广阔的社会生活史。戏曲史的研究,从这时才刚刚开了个头。
(摘编自王艺《当我们在谈论戏曲史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读书》2019年1期新刊)
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王国维看来,中国古代文学的进化史应包含元代戏曲剧本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
B.戏曲是娱乐市场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它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体裁。
C.在王国维以后的近百年间,戏曲史的研究思路和领域都因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不足长期受到局限。
D.戏曲史的研究领域应当涵盖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元素,而不是仅局限于研究戏曲作品的文学史。
3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指出《宋元戏曲史》研究思路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论述了其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B.文章通过列举周贻白与徐慕云的著作,论证了学界在研究中国戏曲史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C.文章在辩证分析《宋元戏曲史》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悖论,并强调历史与现实是互为参照的。
D.文章最后指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戏曲史应有的研究方向,使论证全面完整、观点得以深化。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作者对待《宋元戏曲史》的态度来看,我们在谈论戏曲史抑或文学史的时候也不必盲从甚至偏信名家之言。
B.戏曲作品既不比戏曲的其他元素重要,也不能代表戏曲的本质特征,所以对它的研究不能替代戏曲史的研究。
C.以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来研究中国戏曲史的思路,滥觞于王国维,终止于世纪之交,影响了学界近百年。
D.学术研究有时也会为时代物质条件所限,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市场化,可促使人们深人认识某些研究课题。
【答案】31.D
32.A
33.C
【解析】
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由第一段可知,王国维并未将明清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并称,这是本文作者所加的。故A错。
B.强加因果。原文只说了“戏曲创作本身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并未指出这就是戏曲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故B错。
C.戏曲史的研究思路和领域受到局限的原因:一是对王国维的路径依赖;一是学界自身生存状态的局限,而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不足”。故C错。
故选D。
3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文章先引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指出其研究思路存在的问题,然后具体论证问题所在;接着辩证分析,肯定其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并揭示其研究局限性的缘由;最后论述新时代背景下戏曲史应有的研究方向。故A错。
故选A。
3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C.“终止于世纪之交”错。文章最后一段说“戏曲史的研究才终于不再仅仅是戏曲作品的文学史……”,“不再仅仅”表明这一研究思路并未完全废止,而是有所突破,戏曲史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戏曲作品的文学史,而变得更为广阔多元。故C错。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旋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做一体看待的。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性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有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的坚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中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及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34.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
B.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作标志的方法有关。
C.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
D.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
35.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
B.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
C.关汉卿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的悲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没有此类刻意的安排。
D.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而具有宿命论色彩。
3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
B.莎士比亚戏剧中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同时又是人类性格共有的缺陷,人物形象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
D.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人物设置上,使用了相同的手法;而对于戏剧人物的描绘,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原因的揭示,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答案】34.C
35.D
36.C
【解析】
34.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内容的能力。
C项,曲解文意,“充分体现了”错。原文只是说“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原文说的是“分不开”,而选项说成了不等于“充分体现”。
故选C。
35.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D项,“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错误。根据第三段“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可知,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悲剧源于客观原因和人物命运摆布两个不同原因,主观和宿命属于并列关系,D项强加“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与“具有宿命论色彩”之间的因果关系,错误。
故选D。
36.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项,“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错。原文说“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所以“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并不是造成主人公窦娥的悲剧的原因,悲剧的产生主要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
故选C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3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统揽全局。
B.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D.《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3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
C.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D.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3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B.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
C.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
D.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答案】37.C
38.B
39.C
【解析】
37.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项,“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错误,应是:叙述口吻越轻松,矛盾冲突越激烈,才能带来更大张力。也扩大了范围,原文仅以《孔乙己》为例,并非所有小说如此。
故选C。
38.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B项,“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错误,夸大第一人称的作用。原文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故选B。
39.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只有……才能”说法太绝对,由原文“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可知,选项中“只有……才能”太绝对。
B项,“把叙述的任务全部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错误,范围扩大,原文是“第一人称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D项,“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错误,原文为“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故选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就多达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则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
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但一个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有时则矫揉造作;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时不免任性尖酸;一个倾向于理智,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一个执著于感情,具有诗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这样两个难以调和的性格在对比中,其独特性就异常鲜明地呈现出来。
作者不仅能够异常分明地写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且也能在相似中显出独特性。同是具有温柔和气这一性格侧面的少女,紫鹃的温柔和气在淡淡中给人以亲切,而袭人的温柔和气则带有一种令人腻烦的驯顺习性。
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如贾琏与鲍二家的通奸,让两个小丫头放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一个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躲不过,“越性跑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只这个简单的细节,就把两个性格不同的丫头勾画出来了。
《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探春有胆有识,有才有智,她对封建大家庭自杀自灭的预言,击中要害,使人感到清醒;她的理家,使人佩服;她的豪爽,使人感到可爱;在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作为使人感到扬眉吐气,但她对维护封建纲纪的坚定和无情,又常常使人感到讨厌,因此,探春也成了《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所谓“说不得善,说不得恶”等,正是性格中不同因素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写出了真实的人物,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四十五回,宝玉冒雨看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说:“哪里来的一个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这里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4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宝玉“爱博而心劳”是通过对他思维和情感,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简单重复地写出他对不同女性的态度。
B.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更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出来的。
C.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作者将她们复杂的性格进行全面对照,从而将其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
D.中国古代小说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比较薄弱,《红楼梦》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巨大成绩。
4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述了《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多种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人物方式的改变。
B.本文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论证深入,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
C.本文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的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D.贾探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探春是《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这样的人更显真实。
4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上,文中人物多达几百人,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至少几十人。
B.《红楼梦》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塑造方式不同,但是塑造出的人物性格却很鲜明,甚至无关紧要的人物轮廓也很清晰。
C.为了使塑造的人物性格更加丰富,我们就要改变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方式,否则,塑造的人物就会千篇一律。
D.《红楼梦》塑造人物内心细腻、深入,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让我们看到更多鲜活的形象,真切动人。
【答案】40.C
41.D
42.C
【解析】
4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简单重复地写出他对不同女性的态度”错,曲解文意,原文第二自然段表述为“这不是简单地重复”。
B项,“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错,曲解文意,原文第五段是“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
D项,“解决了这个问题”无中生有,原文是“取得巨大进步”,不是“巨大成绩”。
故选C。
41.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项,“贾探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探春是《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错,贾探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故选D。
4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
C项,“否则,塑造的人物就会千篇一律”错,原文的表述是“《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并没有说“否则,塑造的人物就会千篇一律”,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