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课时作业3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时作业3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命题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17·安徽)“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普法战争 ; ; ; ; ; ; ; ; ; ; ; ;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命题点2 俄国十月革命
2.(2018·安徽,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据吴玉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命题点3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3.(2020·安徽)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当时的“现实”是(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C.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D.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4.(2019·安徽)经过总结教训,列宁认为,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苏俄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5.(2017·安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史 实 | 结 论 | |
A |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
B |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 | 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
C | 美国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 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D | 根据《欧洲联盟条约》发行欧元 | 欧洲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 |
6.(2016·安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奉行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方针。
改正:
命题点4 华盛顿体系
7.(2020·安徽,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期,随着世界强国地位的最后确立,出于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需要,美国开始推出其独立的对华政策。1900年7月,美国又照会列强,重申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上,该政策完全是美国政府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以损害中国人民利益为目的的侵华政策。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一、单项选择
1.下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
沸 点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
D.巴黎和会上的钩心斗角
2.“1914年侵入东普鲁士的两支俄国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第二年,当俄国军队面对德、奥的强大进攻向后退却时,出现了大溃败。帝国人口最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丢给了同盟国。”上述材料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战争原因 ; ; ; ; ; ; ; ; ; ; ; ; ; B.战争性质
C.战争进程 ; ; ; ; ; ; ; ; ; ; ; ; ; D.战争结果
3.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呜啦,并拍电俄京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人民委员会成立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4.(2020·四川攀枝花)“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武装起义推翻国内的沙皇专制统治
D.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5.(2020·河南)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决定一切重大问题的是最高委员会。它由最初的“十人会议”缩小为“四人会议”,整个和会拖了半年多时间,全体会议只开过7次,成为和会的一种点缀。材料强调巴黎和会( )
A.是一次分赃会议 ; ; B.被大国强权操纵
C.对德国进行严惩 ; ; ; D.使各国矛盾激化
6.1922年2月,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声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该条约是( )
A.《九国公约》 ; ; ; ; ; ; B.《凡尔赛条约》
C.《色佛尔条约》 ; ; ; D.《洛桑条约》
7.(2020·陕西)1921年,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
A.完成工业化形成苏联模式
B.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C.农业集体化解决粮食问题
D.广种玉米解决苏联的经济体制弊端
8.(2020·江苏苏州)工业化的标志,就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的转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从1928年到1940年的12年里,苏联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数量,在其他国家需要30至50年。与苏联劳动力快速转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废除封建农奴制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行新经济政策
D.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9.在甘地的号召和指引下,印度学生以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商人以罢市抵制英国的商品,市民以改穿土布抵制洋布,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由此可见( )
A.甘地领导印度取得民族独立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效甚微
C.印度人民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D.英国殖民统治即将全面终结
10.某历史兴趣小组找到了一组资料(目录见如表卡片)。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1)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2)圣雄甘地
(3)纳米比亚独立
(4)巴拿马运河是怎么落入美国手中的
A.拉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动荡不安的国际格局
C.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二、辨析改错
11.20世纪上半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章西女王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改正:
【 】(2)20世纪初期的华夫脱运动为委内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正:
【 】(3)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正:
【 】(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改正:
三、材料解析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什么“国际常设机构”?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现代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一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四、活动与探究
13.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参与此次活动。
读图释史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图2,概括1913—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文汇历史
材料二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3)根据材料二,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课时作业3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参考答案
真题诊断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毒气、坦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由此可以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参考答案:十月革命
3.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导致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故B项符合题意。
4.B
5.C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进。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由此可以排除A项;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土地法令》,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这说明苏俄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由此可以排除B项;1991年底,12个欧共体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条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由此可以排除D项。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故选C项。
6.答案×,“轻工业”改为“重工业”
7.参考答案(1)美国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需要;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等。
(2)理由一:殖民扩张具有侵略性,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
理由二:殖民扩张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激化了殖民国家之间、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威胁世界和平。
模拟预测
1.A
【解析】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竞相瓜分世界。奥匈帝国与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地区冲突不断,欧洲相继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大战一触即发。故选A项。
2.C
【解析】根据材料“1914年侵入东普鲁士”“第二年,当俄国军队面对德、奥的强大进攻向后退却”可知,材料只是描述了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跨越1914、1915两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
3.B
【解析】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3月(俄历二月),俄国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迅速扩大为武装起义,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选B项。
4.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项。
5.B
【解析】材料中“十人会议缩小为四人会议”以及“全体会议只开过七次,成为和会的一种点缀”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被英、法、美三国操纵。故B项正确。
6.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调整英、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国主导召开华盛顿会议。1922年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和维护各国在华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A项符合题意。
7.B
【解析】“退一步”是指一定范围内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商品经济,这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退一步,进两步”指的是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B项。
8.D
【解析】由题干材料“从1928年到1940年的12年里”可知这与苏联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有关,故选D项。
9.C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人民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故选C项。
10.D
【解析】“南美的解放者”“圣雄甘地”“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运河是怎么落入美国手中的”都是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因而最合适的主题是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D项正确。
11.答案(1)×,“章西女王”改为“甘地”
(2)×,“委内瑞拉”改为“埃及”
(3)√
(4)×,“封建制度”改为“君主专制制度”。
12.参考答案(1)机构:国际联盟。目的: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势力发展不平衡。
(3)影响:给卷入战争的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引发了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3.参考答案(1)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鼓舞和支持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趋势:1913—1921年下降;1921—1925年上升。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变化:从怀疑到赞赏。原因: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或计划经济手段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