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探寻小学语文教材不同年段语言训练的序列和衔接 ——《小猴子下山》同课异构带来的启示 登封市北区小

「教案」探寻小学语文教材不同年段语言训练的序列和衔接 ——《小猴子下山》同课异构带来的启示 登封市北区小

探寻小学语文教材不同年段语言训练的序列和衔接


——《小猴子下山》同课异构带来的启示


登封市北区小学 ;  ; ;

同课异构目的:


为了探寻不同年段语言训练的序列和衔接,我们学校组织了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在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同课异构。


文本材料来源: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语言训练”主题教学内容的研制:


一年级:


1.梳理下山经过的地点,并尝试用“首先、然后、接着……”等词语表达清楚。


2.理解并积累“又X又X”结构组成的词语。迁移“满”在相应语境中的用法。


3.复述故事。


三年级:


1.理解二、三、四段中第一个句子在交代地点的同时,在文段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表达中动词运用的多样化。


2.发现作者叙述情节时的反复。


3.初步理解题目拟定的技巧。


引发的讨论与思考:


对于教学内容的研制,两节课都紧扣了年段目标: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小猴子下山》一课强调了词语的积累。如“又X又X”的积累和迁移,“满”字在相应语境中的应用等等。并且,在检测读懂课文环节,一年级强调对小猴子下山过程的序表达,所以教师及时提供了言语支架:“先……然后……接着……最后”等系列词语,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效果非常明显。课堂最后,学生语言的发展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落实。


三年级学生学习《小猴子下山》一课,对课文“意”的理解完全没有障碍,此时,就需要依据年段目标和实际写作需要研制较深层次的“得言”教学内容。


基于此,教师首先充分挖掘了课文第二、三、四段第一个句子蕴含的语言表达方面的丰富资源,引导学生在文本学习中不仅梳理出小猴子下山过程中经过的地点,还进一步理解了交代地点的句子在行文过程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其中动词运用的多样化。课堂上,教师不断运用把学生原生态语言和课本语言进行对比的策略,利用指向“得言”的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现,验证,一步步抽丝剥茧,使文章表达的秘秒充分展现。


其次,发现作者在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使用的反复手法。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了作者组织段落的技巧:先交代到了什么地方,其次描写看到了什么,然后交代心情怎样,最后写清接下来怎么做。然后设计了跟进运用的仿写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反复是一种很好用的描写童话故事的技巧,学会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写作起始年段编写童话故事的难度,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文章的句与句是怎样连接的。有助于达成整篇文章表达的“言之有序”。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题目拟定的技巧。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样的题目。各有什么理由?课堂上,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如:朝三暮四的小猴子,见异思迁的小猴子等。


但教师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引导理解了两点:其一,题目拟定和材料选择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根据中心的要求来取舍和裁剪材料。其二,就文章这样的题目,如果你来写,你会增添什么样的内容,更加吸引你的读者。这样的问题,能够有效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其在语言发展方面获得更大的收益。


本次同课异构,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思考就是:同样的一篇文本,当遇上不同的教学对象时,即便是在同一主题(语言训练)这一大目标之下,语言文字生长点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使用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无疑给教师准确解读教材和使用教材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准确把握统编教材语言训练的序列,如何让统编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在进行同课异构的实操过程中逐渐清晰:一年级阅读教学语言训练侧重于词语的积累,更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三年级则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组建句群,组织段落的方向追问、思考和模仿,只有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才能获得与习作需要密切相关的能力。


遗憾之处:


1.对于三年级下册学生来说,施教《小猴子下山》一课,略显浅显。如果放在三年级上册,意义会更大,对学生的言语发展效果会更加明显。


2.本篇教材结构清晰,对三年级孩子有一定的启示,尤其对于中等及以下的孩子。但文本语言过于平实,对于优等生语言发展方面的引领有局限之处。


 ;


附教学设计两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


所用学生:三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二、三、四段中第一个句子在交代地点的同时,在段与段之间起到的衔接作用。 ;  ;


2.发现作者情节叙述时采用的反复手法,并能够利用这种手法续编故事。


3.初步理解文章题目拟定与材料组织之间的关系。


流程预设:


一、导入:


1.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意思就是说温习旧知识,可以从中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猴子下山》一课,这一篇我们在一年级就已经学过的课文,放在今天再来学习,相信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板书课题。


二、板块一:


1.快速读课文,评价人物,概括文章大意。


2.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交代地点时所用到的句子除了交代地点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1)小猴子经过了几个地点,课文分别用哪些句子来表达。


(2)比较:把课本中的原句和下面的句子做对比,效果怎么样?


小猴子来到一棵桃树下。


小猴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作者不仅写清了小猴子经过的地点,而且注重了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这样的语句读来让人不觉得突兀和陡然。


三、板块二:


1.试着发现文章每一段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小结:先交代到了什么地方,然后写东西长得怎么样,之后描写心情,最后写他采摘之后,继续往前走。文章整体就是这样构思的,情节就是这样发展的。这样的描写技巧叫做反复。


2.想象:在文章第三段之后,如果不是遇到小兔子,他又会来到什么地方,模仿段落的结构,试着续编故事。


3.为什么要写遇到了小兔子,写别的事物,可以表现出小猴子的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吗?


小结:想象可以丰富多彩,天马行空,但必须为自己表达的目的服务。所以,遇见小兔子不是偶然,而是故事最终的需要,情节发展的必然。


四、板块三:


1.如果你来给文章起一个题目。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题目?


预设:《见异思迁的小猴子》、《两手空空的小猴子》……


2.如果用这样的题目,文章内容需要做哪些添加或者调整?


3.小结:课文中的题目是抓住了事情的经过来写。即使同样的材料,依照不同的要求,对文章内容的取舍和剪裁也是不一样的。


五、板块四:


如果让这篇文章的内容再丰富一些,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你会给文章增添些什么内容?


预设:1.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2.把每个地点的情景再写得丰富一些。


六、结课:


今天我们重温《小猴子下山》一课,有了崭新的收获和体会。我们明白了:1.作者在交代地点的同时,注重了段与段之间的衔接。2.创编童话故事,我们可以多多采用反复的手法,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思路清晰,也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清晰。3.即便是同样的材料,因为习作要求的不同,取舍和裁剪也应该有所不同。


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地点 ;  ;  ;  ;  ;  ; 衔接


反复 ;  ;  ;  ;  ;  ; 清晰


题目 ;  ;  ;  ;  ;  ; 材料


 ;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二)


所用学生:一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表达小猴子下山的经过。


2.理解并积累课文里的动词。 ;  ;


3.理解积累“又X又X”、“满”等词语。并能迁移运用。


4.学写生字。


流程预设: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小猴子。


2.板书课题。理解反犬旁。


二、读懂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表达小猴子下山都经过了哪些地点。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正音:结


2.读出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你还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哪种事物?


3.你从“满”字体会到了什么?用朗读来表达。


4.出示图片:满天星星,满地野花。


5.用上“满”字表达图片上的内容。


6.梳理小猴子的动作,演一演。


四、学习生字。


1.指导观察,按照字形分类。


2.重点指导:常


3.练习写字,评议。


五、复述故事。


板书设计: ;  ;  ; ;


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里 ;  ;  ; ;


桃树下 ;  ;  ;  ; ;


瓜地里 ;  ;  ;  ; ;


回去路上 ;  ;  ;


掰 ;  ;  ; 摘 ;  ;  ; 扔 ;  ;  ; 抱 ;  ;  ;  ;追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