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原创]阅读《教学勇气》的感悟
对第三章:教与学的悖论,我有以下感悟:
把握悖论的张力以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是搞好教学最难得一环,整体地把悖论的立足点位于教师的心里,我们不能把悖论不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而是因为心灵中的空白。如果我们想要在悖论的指导下进行教与学,必须接受对心灵的再教育。当我们感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左右为难时,我们更需要教育心灵以新的进度理解其间的张力。
读完第四章求知于共同体:引人入胜的伟大事物,我有以下感悟。
四、谈论了多种求知方式——共同体:引人入胜的伟大事物。在前面三章,展现了关于教与学的内在景观,考察了一些使我们脱离学生、学科和自我的内在因素,探讨了一些有利于我们弥合上述分离的内在方法,如恢复自我意识,敢于正视恐惧,以相反相成的悖论观整体地看世界。在本章及后面两章,将转向共同体——探讨教与学所必需的、有助于更新和体现作为真正教育之核心的联系能力的共同体。研讨的中心从教师的内心世界转向教育共同体,主题看起来有所变化,但并非如此。而其后三章则是关于成长于内在基础之上的共同体如何入课堂及更为广阔的世界。
共同体无法在分离的人生中扎根,它早在具备外部形态之前比定犹如种子一样怡在完整的自我中扎根:只要我们能和自我息息相通,我们就能找到和他者息息相通的共同体。共同体不过是某种内隐魅力的外显标志,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入外部“关系世界”的展现,而我一直在探究的重大任务“联系”,会在外部世界更加凸显出来。
在本章和其后两章,将带着一个重要问题来探讨共同体的若干模式:这些模式能否担当起增强和推进求和、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使命?至关重要能揭示本质的共同体形态:教学就是开创一个实践求真共同体的空间。为了开辟通向求真共同体的道路,作者首先得费些力气“披荆斩棘”,因为,共同体模式(不是共同体本身)在我们社会中犹如杂草丛生。作为对我们深感分离的痛苦而渴望“别分离”的回应,我会简要的考察近日来纷纷议论的——治疗模式、公民模式、市场模式、——以期在某种 程度上能阐明教育所需的共同体形态。每当我们用“共同体”这个字眼,往往意指“治疗模式”。这个模式最为看重人际关系中的亲近关系,因为亲近关系不仅仅可视为治疗“孤苦伶仃”或“离情别绪”的最佳手段。亲近关系不仅仅可潜移默化地推动人们的相互联系,而且可使人们推心置腹地相互交往,彼此坚信通过这样的交往可完全做到交心知心。
我们追求的共同体模式要能够承担、引导并优化教育的核心使命——即求知、教学和学习的使命。求真共同体的典型标志不是心理学上的亲近性,也不是政治学上的公民性,更不是实用主义的问责性,虽然它要兼收并蓄这些优点。这种共同体模式要深深地进入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领域——即要深入理解“什么是现实的本质”和“我们如何知晓现实”的有关观点——一切教育都以此为依据。求真共同体的典型特征就是体现这一主张:现实是共同体中相互联系的网络,我们只有处于共同体中才能认识现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