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读《教学勇气》后的后感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明显相对的东西时时刻刻绕着圆圈你追我赶:爱与恨、笑与哭、恐惧与欲望。我们对联系及其带来的舒适有多么强烈的欲望,我们对联系及其形成的挑战就有多么强烈的恐惧。尽管出于恐惧我们千方百计地借助分离来保护自己,而人类灵魂却始终如一的渴望联系,不断的呼唤:“啊,别分离......”只要我们在恐惧时尊重这样的渴望,回应这样的呼唤,就能进入那个在我们心中已存在的圆圈。
借助悖论的概念,谈论了课堂教学的有趣和乏味、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创建学习空间。本书头两章中所详述的关于教学的普通真理,可用悖论的形式表述出来,这些教学真理都不可能用非此即彼的方式加以表述,可是我们却一如既往地将此种方式带进我们的学术文化。一个人,如果是健全的,其理智和情感就是“既此又彼”的结合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分离,在教学中尊重这种悖论有助于我们把握全局。悖论思维需要我们具有相反相成的世界观,如此我们才能清晰而整体地看世界。这种世界既不是冷眼旁观的现实主义,也不是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而是两者创造性的综合。悖论不仅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方式,也是一面用来查看的透镜,我们从中可以更多的了解作为优质教学之源泉的自我。悖论原理不仅指导我们如何认识自我的复杂之处和潜在能量,而且指导我们如何考察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和如何设计适用于上课的教学空间。落实悖论的具体方式可能只与我的自我认同有关,而与你的自我认同无关,但在课堂上落实悖论并不限于我教的学科和学生。悖论原理不是教学上让人按固定程式办事的“菜谱”,若能因人制宜的话,悖论原理对如何教育层次的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能起到指导作用。把握悖论的张力以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是搞好教学最难得一环,整体地把悖论的立足点位于教师的心里,我们不能把悖论不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而是因为心灵中的空白。如果我们想要在悖论的指导下进行教与学,必须接受对心灵的再教育。当我们感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左右为难时,我们更需要教育心灵以新的进度理解其间的张力。
四、谈论了多种求知方式——共同体:引人入胜的伟大事物。在前面三章,展现了关于教与学的内在景观,考察了一些使我们脱离学生、学科和自我的内在因素,探讨了一些有利于我们弥合上述分离的内在方法,如恢复自我意识,敢于正视恐惧,以相反相成的悖论观整体地看世界。在本章及后面两章,将转向共同体——探讨教与学所必需的、有助于更新和体现作为真正教育之核心的联系能力的共同体。研讨的中心从教师的内心世界转向教育共同体,主题看起来有所变化,但并非如此。而其后三章则是关于成长于内在基础之上的共同体如何入课堂及更为广阔的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