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

「培训」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4.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重难点

1.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 课时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理清几件事情的关系,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由“志”入课,畅聊志向

1.书写、解释“志”字。

请看老师写的这个“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被称为“士”。而“志”就是“士”经过用“心”思考立下的志向。(板书:立志)

2.聊志向,引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自己小时候立下的志向。

(2)书写课文题目,指导“崛”字的字形和意义,理解题目的意思。

“崛”是山字旁,字义多跟山有关。那“崛起”在这里指中华的什么呢?(兴盛、繁荣、富强)

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把“中华”“之”“崛起”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

为了中华的振兴而读书

(3)请学生大声地齐读题目。

(4)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

(5)引入课文: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呢?周恩来为什么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从“志”字的文化渊源谈起,为本课奠定了深沉厚重的感情基调,使开讲不落入俗套。同时,请学生畅聊自己的志向,轻松入课,并且与本课最后一环节的写作呼应,让学习作用于生活实际,既有天空之高远,又兼土地之厚实。

板块二 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出示生字,请学生观察,自主识记,提示: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还可以组词识记。

 ;

崛  范  魏  晰  效  淮  惑  惩  斥

3.学生当小老师,分享识字方法,老师相机指导、梳理。

(1)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掘——崛    校——效   难、准——淮

(2)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委+鬼=魏   日+析=晰   或+心=惑   征+心=惩

(3)组词识记。

请学生给“范”字组词,理解意思。

(4)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请学生找找“斥”字出现在课文的哪句话中,引导学生结合句子用换词法来理解“训斥”的意思。

4.开火车读词语。

5.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请学生按结构分类,观察字的左右、上下所占比例。

 ;

肃  晰  振  胸  怀  赞

效  凡  顾  训  斥

6.重点指导以下汉字的书写。

(1)独体字作部件后字形的变化。

“赞”上半部的第一个“先”变竖弯钩为竖提,“效”左半部的“交”变捺为点,“疑”中“矢”变捺为点,“惑”下边的“心”的最后一点写在斜钩的下面。

(2)请学生观察“肃”的笔顺——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提醒学生下半部分不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写,并请学生把这个字练写一遍。

7.请学生练习书写,其中,“训斥”可连词书写。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教学,既大胆放手,让学生观察、识记、当小老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在适宜的时候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科学地识字。对于难写字,首先教师示范,其次学生观察,最后总结、练习,教学扎实、有效,大大降低了学生写错别字的概率。

板块三 练习归纳,说清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1)出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划分内容。

 ;

划分几件事的方法:①借助过渡段;②关注时间、地点的变化。

(2)学生交流,根据事件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

2.学生尝试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的言行等要素进行梳理,同时排除次要人物的干扰。在交流中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

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做什么)

第一件事 新学年开始了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

周恩来(回答)

第二件事 十二岁那年 奉天 伯父(告诉)

周恩来(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 一个星期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中国妇女(受欺负)

中国巡警(不惩处、训斥)

围观的中国人(只能劝慰)

周恩来(看见、体会)

3.学生对照表格,尝试将三件事的内容分别说一说。

(1)在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学生们为何而读书时,周恩来表明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听伯父说“中华不振”,周恩来难以忘怀。

(3)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得知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外国人,还训斥中国妇女,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

4.再读课文,思考:这些事情中哪件事是结果?哪件事是原因?

引导发现:课文并不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

启发学生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连接第一件事和第二、三件事。

5.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按照时间顺序说清楚课文中几件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将三件事按发生的时间排序,然后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语句将三件事连起来,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明确:周恩来十二岁那年,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难以忘怀。一个星期天,他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得知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而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外国人,还训斥中国妇女,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所以,在新学年的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学生们为何而读书时,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表明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6.小结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①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②先概括几件事,再把几件事的内容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因为这篇课文并不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所以,学生将几件事连起来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颇有难度。此环节,教师在学生充分活动、尝试的基础上,在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地方适时加以点拨、指导,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同时,从划分事件,到归纳事件,再到理清关系,最后说清内容,教学层层递进,能力点的训练得到有效的落实。

 ;


第2课时

 ; 课时目标

1.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2.写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做到理由清楚。

 ;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品读语句,感受“不振”

1.听写词语。

 ;

严肃 清晰 不振 胸怀 赞叹 效仿 非凡 左顾右盼 训斥

2.学习课文第一件事,感受周恩来志向之坚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周恩来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聚焦“清晰而坚定”。“清晰”是清楚的意思,“坚定”是(意志等)不动摇的意思。少年周恩来说的志向,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日复一日、认真充分的思考,所以志向坚定,绝不动摇。

(3)请几位学生朗读周恩来的话,读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感觉。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简介周恩来。

 ;

周恩来,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5)师生分角色朗读。

3.学习课文第二、三件事,感悟“中华不振”。

(1)默读课文第11~17自然段,寻找原因。

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如此高远的志向呢?请同学们默读第11~17自然段,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

(2)感受“中华不振”。

 ;思考:从哪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用横线勾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预设:

①课件出示句子:

 ;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a.引导学生抓住“叹了口气”,联系上文,猜一猜:伯父叹气的时候,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b.指名朗读:读出伯父沉重、无奈的心情。

②出示句子: ;

 ;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a.引导学生抓住“大不相同”思考:你读出了哪些看得见的“不同”?你又想到了哪些看不见的“不同”?

b.小结:贫穷的中国大地上有这么一处繁华之地,但这繁华不属于中国!中华不振哪!

③课件出示语段:

 ;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b.猜想:那位妇女可能在哭诉什么?

预设:亲人的无辜惨死;外国人的嚣张;巡警的欺软怕硬;正义得不到伸张。

c.小结:一个“不但……反而……”,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巡警趋炎附势,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中华不振哪!

d.指名朗读,指导读出愤懑之情。

e.引导:除了愤懑之情,你还读出了什么?

聚焦“群众的反应”——“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

指名读最后一句,指导读出围观群众敢怒不敢言的无奈之情。

f.引导齐读:是呀,这就是当时的中国!外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中国巡警趋炎附势,对国人的生死置之不理;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面对不公敢怒不敢言!中华不振,中华不振哪!请同学们齐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默读、勾画、交流、指导、朗读、提升,老师一直致力于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放心表达的“场”,紧扣文本,让思维和情感的水波,一直在课堂上潋滟。

板块二 查阅资料,加深感悟

1.引导质疑:听了同学们的交流,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预设:

(1)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却不能随便去玩,有事还要绕着走?

(2)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为中国人撑腰,反而要训斥中国人?

(3)为什么中国人看到同胞受欺,却敢怒不敢言?

(4)为什么外国人能在中国占据一块地方?

2.小结:在中国的土地上,看似不该发生的事情,却都发生了,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状况。让我们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一起走进中国那段灾难深重、饱受凌辱的岁月。

3.按照课前安排,分小组交流查阅的资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社会大事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日常生活组(衣、食、住、行……)

4.总结学法:通过搜集资料,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更全面地了解了一百多年前中国贫穷落后、饱受欺凌的社会状况,也更明白了“中华不振”背后的原因。

5.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揣摩周恩来的内心感受。

(1)指名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目睹了“中华不振”的周恩来,回来之后心情怎样?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引读课文题目,突出重音。

少年周恩来想到,我们的国家是如此积贫积弱,所以才会任人宰割。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中华一定要振兴起来!(齐读课文题目,突出“崛起”二字)

少年周恩来想到,怎么才能把祖国和民族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齐读课文题目,突出“读书”二字)

由于现在环境与课文所写的时代相差甚远,学生难以深刻地理解周恩来深沉的爱国之情,因此,在感受课文中描写的“中华不振”之后,通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给了学生一个提出疑惑的机会。同时,交流课前分组搜集的资料,缩短时空的距离,让在幸福中成长起来的新少年走进中国那段多灾多难的历史,让孩子们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再回到课文,揣摩周恩来的内心感受,此时,学生才能忧文中人物之所忧,思文中人物之所思。

板块三 结合诗歌,升华情感

1.教师引导:十二三岁的周恩来立下伟大志向,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1917年,十九岁的周恩来要到日本留学。在出发前,他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出示课件)

2.学生朗读诗歌,教师讲解诗歌的大致意思。

3.学生思考、交流:周恩来去日本求学是为了什么?

4.小结:周恩来的志向之所以与其他同学不同,不仅仅是因为周恩来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还因为周恩来认识到只有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拯救处于苦难之中的旧中国的道路。“振兴中华”这个伟大志向,伴随了周恩来的整个求学生涯。

设计这个环节,不仅仅是把教材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更是引导学生感受周恩来不但有报国之志,更有实现志向的计划和行动。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爱国。

板块四 读写结合,书写志向

1.教师引导: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理解了读书的意义。面对新的国际竞争,新的世界形势,我们应该立下怎样的志向呢?今天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读书的目的,注意说清楚理由,师生评价,学生针对不足之处再作修正、补充。

3.请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把自己读书的目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从课本延伸到生活,学伟人以关照自身。小练笔的设计,既让学生直抒胸臆,达到提升读写能力的目的,又在老师适时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让爱国这种情怀不再虚无缥缈,从而落实爱国教育。

 ; 板书设计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 作业设计

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

 ; 教学反思

1.学法指导,贯穿在整堂课中。

新课标指出,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放开展示,不放指导;放开体验,不放示范,将学法指导贯穿在整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中。学习生字,学前有提示,学中有指导,学后有梳理;书写汉字,有老师一笔一画的示范;归纳事件,沿着“指导——尝试——深层指导——再尝试——梳理方法——形成能力”的路径,在学生充分尝试的基础上,对疑难处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让重难点得以突破,使学生的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扎实的提升。

2.整合资源,让课堂更加丰厚。

这堂课上,我进行了两次资源整合:一是学生充分走进文本,感受“中华不振”。学生心中郁积着许多疑问之时,请学生交流事先分组搜集好的、各有侧重点的资料,帮助学生走进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走进了那段饱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历史。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华不振”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走进人物心里,与人物同悲伤、共愤慨。二是在教学的尾声,出示课本中的《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其实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让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烈决心和行动,从而让学生们体会到,爱国,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知行合一,用行动报效祖国。整合资源,让学生们的爱国情更加深沉,让课堂更加丰厚,让伟人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