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第13课 随笔两篇(*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黑塞和王佐良读书的经历与感受,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2.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逻辑和方法。
3.推敲语言表达,品味随笔笔触轻松自由的特点。
4.学会发现问题,并选取合适的角度和恰当的方式阐发自己的看法。
二、学习重难点
1.了解作者读书的经历与感受,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2.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逻辑和方法。
3.推敲语言表达,品味随笔特点,感受说理艺术。
三、知识记忆与理解
1.黑塞
(1)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黑塞(1877—1962),瑞士籍德国作家。自幼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长大。14岁考入经院,因不能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他入学一年后便逃离了学校,游历了许多城市。27岁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因此一举成名。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被称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69岁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珠游戏》等。
(2)中国文学的知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塞开始醉心于中国的老庄哲学。他说:“我在满了30岁以后,还压根儿不曾料到,世界上还有着一种如此美妙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一种极富特性的中国人生观和人道精神,它们不仅为我所喜爱和珍视,甚至于变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归宿和第二故乡……我对中文一字不识,也从未到过中国,却有幸在2500年前的中国经典中找到了自己的种种预感的证实,找到了一种精神气氛和故乡,一种我只是从自己的出身和语言所造就的世界里才获得过的感觉。”
2.王佐良
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1916年2月生于浙江省上虞市,1928年进入武昌文华中学学习,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秋考取庚款公费留学,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49年9月回国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直至去世。专于对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
1.《读书:目的和前提》
黑塞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具备了作家独有的、深具人性的智慧,同时又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他写书、爱书,所以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曾说过:“我一生读过数万种书,有的读过不止一遍,有的读的遍数更多。”在本文中,他不从学者的立场出发,而以自由自在的笔法,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娓娓道出他对“读书:目的和前提”的看法。
2.《上图书馆》
作为一名著作等身的教授和翻译家,王佐良的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中学时的文华图书科学校的“公书林”到大学时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再到出国留学时的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以及回国后执教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图书馆……毫不夸张地说,图书馆陪伴了他一生。在图书馆里,他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翻译,在教学、外研、翻译工作中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世界各国人民熟知的阿拉伯经典文学作品,也是世界文学艺术殿堂中一朵永远艳丽多彩的奇葩。从题材上看,它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民间故事集,有童话、传奇、寓言、奇闻、轶事、异国的历险记等,这些小故事都能被纳入一个又一个的连环故事中。它因为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故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撰的著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该书博采众家之学说,以儒、道思想为主,兼采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及阴阳家等百家学说。《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著作。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教养( ) ②狭隘( )
③慰藉( ) ④麻痹( )
⑤戕害( ) ⑥卷帙( )
⑦一摞( ) ⑧已臻佳境( )
⑨白炽灯( ) ⑩苍穹( )
[自我核对]①jiào ②ài ③jiè ④bì ⑤qiāng ⑥zhì ⑦luò ⑧zhēn ⑨chì ⑩qióng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纠葛:
(2)时髦:
(3)望洋兴叹:
(4)孜孜不倦:
(5)一劳永逸:
(6)了如指掌:
(7)相反相成:
(8)各得其所:
(9)牵强附会:
[自我核对](1)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2)(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3)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4)形容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5)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6)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7)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就是说,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8)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9)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
【微评】类比精当,一语中的。
2.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微评】寥寥数语,堪称打开通往杰作之门的一把钥匙。
1.文章题为《读书:目的和前提》,那么,读书的目的和前提分别是什么?
答:
[自我核对]目的:“获得真正的教养”,“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前提:“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
2.《读书:目的和前提》中,作者为什么要将自己“本人迷恋阅读的一些情形如实相告”?
答:
[自我核对]是为了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例,“说清楚富有个性地、生动热情地与书籍打交道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即怎么阅读世界文学。
3.《上图书馆》一文中,作者叙述了哪几次上图书馆的经历?
答:
[自我核对]中学时期,上文华图书科学校的“公书林”;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上清华图书馆第三阅览室;在英国读书时,上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五、拓展延伸
写作技巧•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示例】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话说到这里,我想把上面说的意思简短扼要地归纳一下: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选自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鉴赏]选文中,季羡林老先生采用对照式的结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以睿智的思想、精辟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先从反面列举了当今大部分人没有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事实,阐述了人活着要有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性。然后,再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从正面有力地阐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
[练习]准确理解下面这段文字,在横线上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补写出一段文字。
一个国家更需要撑起这片道德的天空。
中原三国鼎立,孙权有谋,曹操有才,刘备有德。然而在青史竹帛中,最为人所称道、流芳百世的还是刘备的“德”。因为厚德,五虎大将甘于以死献命,蜀国百姓也甘于与之出生入死。
[答案]示例:然而,我只叹,在今天的天空下,道德却出现了滑坡。从层出不穷的各种有毒食物到屡禁不止的诈骗传销事件,再到接二连三的落马贪官,让原本光滑美丽的道德外衣布满疤痕。正因为缺德,让他们失去了良知,重现国民劣根性。同在一片天空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看来我们确实要撑起这片道德的天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的《五经读法》、周永年的《先正读书诀》等等。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总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在“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个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答案]A(B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是读书的意义。C王国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个说法是针对“诗人的创作”的,并不直指读书法。D以偏概全。“学而时习之”这一读书法与孟子提出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不一致。故选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具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方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答案]D(“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理解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虽然读书之法存在古今之变,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进行考辨、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D.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答案]C(文章只是反复阐释了读书应使人“学以成人”并“经世致用”这一思想,并没阐释必要性,且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
六、思维导图
 ;
 ;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