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2020年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拿来主义》(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下载 收藏 教案

「教案」2020年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拿来主义》(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下载 收藏 教案

《拿来主义》参考教案

教学目的 ;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本文的表达的技巧,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及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

教学重点

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

教学难点

把握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引导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思考

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

明确: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

二、初步体会文章主旨 ;

1.阅读第7段,思考,“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 ;  ;

明确:

(1)“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2)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 ;

三种人   想法     行动      ;  ;实质      ;  ;  ;  ;  ;  ; 共同点 ; ;

 ; 孱头   怕给污染   徘徊不敢走进   ; 拒绝继承(逃避主义)    不 ; ;

 ; 混蛋 ;  ;  ;保存清白 ;  ; 放火烧光 ;  ;  ;  ;  ;盲目排斥( 虚无主义) ;  ;  ; 加

 ; 废物 ;  ;  ; 羡慕 ;  ;  ;  ;欣欣然蹩进 ;  ;  ;  ;全盘接受 (投降主义 ) ;  ;  ;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选

显然,作者对这三类人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本段末句中的“全不”,足见作者的态度。

2.显然,作者对这三类人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本段末句中的“全不”,足见作者的态度。那么,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当是怎样的呢?

“占有,挑选”(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  ;

3.那么,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当是怎样的呢?

 ;“占有,挑选”。先占有,后挑选。占有是为了挑选。占有重要,挑选更重要。(怎样挑选?),所以作者又通过大量比喻,具体形象地分析了文化遗产中的成分,列举了相应的几种正确的做法。 ;

完成表格 ;

 ;喻体事物   ; 态度 ;  ;  ;  ;  ;  ;  ;  ; 本体事物 ;  ;  ;  ;  ;  ; 态度 ; ;

 ; 鱼翅 ;  ;  ;  ; 吃掉 ;  ;  ;  ;  ;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  ;完全吸收 ;

 ; 鸦片 ;  ;  ;  ;送药房供治病 ;  ;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  ;批判地吸收 ; ;

 ; 烟 ;  ;  ;  ;  ;展览 ;  ;  ;  ;  ;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  ;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  ;  ;  ;  ;  ;  ;  ;  ;  ;  ;  ;  ;  ;  ; 如八股文等无用的历史垃圾

姨太太 ;  ;  ; 请他们各自走散 ;  ;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  ;  ;  ;  ;  ;  ;坚决抛弃 ; ;

所有这些比喻,就将怎样“挑选”说的既清楚透彻,又具体形象。 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就是: ;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 ;  ;  ;

4.小结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5.请学生再读第八、第九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6.研读最后一节

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 。(训练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

(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

(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最后一句话揭示全篇的中心思想,深刻提出“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三、 总结文章写作特点

1.先破后立,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综合运用举例、类比、对比、比喻等论证手法。

3.运用比喻展开论证,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4.语言幽默犀利,诙谐辛辣,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四、拓展延伸

试用“拿来主义”精神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案例有:

1.“韩流”现象;

2.法国的电影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我国每年引进外国大片;

3.招商引资,污染企业纷纷到乡镇设厂……

4. 讨论活动。

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 ;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淡化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以及我们如何运用“拿来主义”思想对待洋节,传承并发展传统节日。 ;

对待洋节:不拒绝,不崇尚,了解洋节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究洋节受青睐的原因以及对于振兴传统节日的可资借鉴之处,接纳而不代替传统节日。 ;

对待传统节日:认识并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意义,意识到传统节日淡化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于自己的节日缺乏真正的“热爱之情”,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伴的民俗如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荡秋千、划龙舟、放风筝等,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也有与当代社会生活不相适应之处。对于传统节日,我们首先应“拿来”,然后“挑选”“区别”,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五、语言特色体会

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文章充满了调侃和反讽的味道。“嬉笑怒骂皆是文章”

板书设计:


 ;  ;  ;  ;  ;  ;  ;  ;  ;  ;  ; 拿来主义(杂文——议论性、形象性、现实性)

 ;  ;  ;  ;  ;  ;  ;  ;  ;  ;  ;  ;  ;  ;鲁 ;  ;迅


 ;  ;  ;  ;  ;  ;  ;  ;  ;  ;  ;  ; 闭关主义 ; 盲目排外

 ;  ;  ;  ;  ;  ;  ;  ; 破 ;  ;  ; 送去主义 ; 有来无往


 ; 拿来主义 ;  ;  ;  ;  ;  ;  ;  ;  ;  ;  ;  ;  ;  ; 孱头 ; 消极逃避

 ;  ;  ;  ;  ;  ;  ;  ;  ;  ;  ;  ;  ;  ;  ;  ;破 ;  ;  ;昏蛋 ; 完全否定

 ;  ;  ;  ;  ;  ;  ;  ;  ;  ;  ;  ;  ;  ;  ;  ;  ;  ;  ; 废物 ; 全盘接受

 ;  ;  ;  ;  ;  ;  ;  ;立 ; 拿来主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占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立 ; 新人 ;  ;  ;  ;  ;  ;  ;鱼翅 ;  ; 吸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挑选 ;  ;  ;  ;鸦片 ; 批判地吸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烟 ;  ; 用作反面教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创新 ;  ;  ;  ;姨太太 ; 坚决抛弃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