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第六单元 学习之道
第10课 *师说
教学目标
1.认识韩愈写作此文的背景,了解古文运动。
2.了解韩愈的生平与其文学成就。
3.掌握《师说》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师”“道”“而”“之”等。
难点:梳理第一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知人论世
忠臣: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元和十四年正月,“宪宗遣宦官赴法门寺迎佛骨至长安,留宫中供奉三日,然后送各个寺院供奉。长安王公百姓瞻视施舍,唯恐不及”(《中国历史纪事》)。刑部侍郎韩愈却不以为然,他写下《论佛骨表》,直言将佛骨送到寺院里让百姓供养,毫无意义且劳民伤财。不想因言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且在盛怒之下,唐宪宗命其“即刻上道,不容停留”。“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行至蓝关,回望长安,韩愈的心中该是何等悲凉,何等牵挂!事实上,也确如韩愈所担心的,在自己被押送出京后不久,家眷亦被放逐。一家人走到陕西商县层峰驿,韩愈才十二岁的女儿病死。“欲为圣明除弊事”的韩愈,一番慷慨陈词后,竟遭难如此,怎不令人唏嘘?
廉吏: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赵朴初《访韩文公祠口占》
遭贬潮州,是韩愈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挫折。当时的潮州乃蛮荒之地,“飓风鳄鱼,患祸不测;州南近界,涨海连天;毒雾瘴氛,日夕发作”(《潮州刺史谢上表》)。时年五十二岁的韩愈,以为自己将葬身荒夷,所以才在诗中嘱侄孙韩湘“好收吾骨瘴江边”。欣喜的是,韩愈并未因遭贬潮州而沉沦。
韩愈任潮州刺史不到八个月,却以极大的热情,努力为民谋利。他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明,进而使潮州这个当时的蛮荒之地,发生了巨大变化。李舫文章赞道:
有了韩愈的视民如伤,才有了百姓的风调雨顺;有了韩愈的横扫异端,才有了百姓的笃信文行;有了韩愈的知学传道,才有了百姓的耕读传家;有了韩愈的忠诚耿直、浩然正气,才有了百姓的德润古今、道行天下;有了韩愈的乐于天下、忧于天下,才有了百姓的安身立命、安居乐业;有了韩愈的精诚所至,才有了百姓的金石为开。韩愈没有把自己刻在潮州的石碑上,却留在了百姓的口碑里。
赞颂韩愈,我以为此言不为过,正如清代两广总督吴兴祚在拜谒潮州韩文公祠后所写: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
为民造福,让潮州百姓永远记住了韩愈,他们视韩愈为“不祧之祖”。“溪石何曾恶?江山喜姓韩”,如今的潮州,山水、路堤、亭台等等,很多都仍为纪念韩愈而命名。“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这是潮州人的幸运,这是韩愈的光荣。
PPT(请学生读)“居尘学道,火中生莲;德润古今,道济天下。”韩愈是我们人生的榜样,无论是进是退,是荣是辱,都应心怀天下,谋福百姓。
文圣:文起八代之衰。——苏轼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倡导复古而能变古,反对因袭而志在创新。
三、解题和背景
解题:“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尊师重道”已经成了妇孺皆知的事,可是在韩愈生活的时代为什么他需要写一篇文章来专门谈这样一件事呢。
背景: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
潘行《从〈师说〉看唐代“师道不存”的现象》
1.唐代的科举制度、门阀制度和宗教
隋唐以来实行科举取士。在唐朝科举制度已经发展比较完备。唐代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制举是当时临时设置的考试,并不是定制。而在常举中,犹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所以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明经注重的是死记硬背,考试的内容相对容易一些。进士科最关键的则是较大难度的诗赋。因此,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进士科备受推崇。明经以贴经为录取的标准之后,考明经者只需要背诵经义,但实际上却属于小学的范畴。这样,以讲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官学,因与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科的考试内容脱节,逐渐呈衰退之势。在科举考试引导学生的年代,官学所授的内容明显满足不了当时知识分子通过学习取得功名的需求。当时能进入太学学习的学生,大多出生名门,地位较高。国子监学官的官阶比较低,总理教育的国子祭酒也不过三品,以下的学官官阶都比所要教授的学生的祖父辈的官阶要低。只有在当时不太受重视的学科的学生中才能见到庶人子弟。
再加上当时士族门阀制度的影响。唐初,唐太宗、武则天为了抬高自己姓氏的地位,纷纷重修《氏族志》《姓氏录》。因此,人们自然就会觉得拜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做老师感到羞愧。
由于受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在唐朝出现了一种比较独特的“座主”与“门生”的关系。在那时举子为获取科第,奔走于权贵、文坛名流、科场名人之门庭,以及与省试考官特殊关系者之门,以其所业投刺之,称为“行卷”,希望这些人向考官推荐自己,或为其延誉,制造誉论。这种源于“座主”与“门生”的关系完全取决于政治上的利害关系。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当时的“座主”大多是考试的主考官。显然,这些主考官的地位是明显高于新进的进士。开元二十四年后,朝廷规定改由礼部侍郎掌贡举。朝廷不仅提高了主司的地位,而且更加重视对掌贡举的委派。主司在掌贡举之后不久,便被委派更高的官职,乃至担任宰相。进士中第者还要更加依赖这些主司的提携。这样以来,这种“师座”与“门生”的关系不断突破和取代原来基于传道、授业基础上的师生范畴。而恰恰当时人们对于“师徒”关系的认知大多来自这种“座主”与“门生”的关系。因此就出现了《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局面。
总所周知,道教在唐朝的地位显赫,最常见的解释是:唐皇室姓李,而老子也姓李。因为自称是圣人的后代,所以唐朝皇帝从家族的缘由出发都支持道教。随着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到来,佛教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唐朝佛道两教可谓交替上升。儒家道统的地位遭到人们的忽视。
2.唐代的师教风气
唐代的科举制度和门阀制度造成了各种不尊重老师的现象出现。例如:睿宗时期,阳峤为国子祭酒时,“学徒渐弛,娇课率经业,稍行鞭捶,学生怨之,颇有喧谤,乃相率乘夜于街中殴之。”睿宗令对殴打监官的生徒采取杖杀的严刑,方才平息生乱。开元天宝年间,国学学生互结为朋,不重学业而激扬声价,互相往还的事始有发生,唐代后期,官学教育管理日以弛坏。“太学生聚为朋曹,侮老慢贤,有坠窥败业而利口食者,有崇饰恶言而肆斗讼者,有凌傲长上淬骂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于重任者无几耳。”唐宪宗元和元年四月,时任国子祭酒的冯伉在奏状中写道:“其艺业不勤,游处非类,樗蒲六博,酗酒喧争,凌慢有司,不修法度,有一于此并请解退。”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如是描写:“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当时太学里的学生不尊重老师,是否就代表整个社会不尊重师道?
韩愈在《刘子厚墓志铭》中写道:“衡阳以南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还是愿意去拜师的。只是当时的人们眼中能够作为老师的标准是很高的。换句话说,能当“座主”的人必须官位很高。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文学史上很出名的“韩门弟子”,据《新唐书•韩愈传》载:“成就后进士,往往有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可见当时韩愈还是有很多学生。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全部“耻学于师”。
3.写作原因
当时明经科的考试注重对经文的背诵,而进士科注重诗赋。在明经科的考试中,考官出题时经常会找一些生僻的句子,而考生也发现了考官出题的这一规律,因此只把心思放在如何押题上,反而对经书的本意根本不加重视和了解。为了应试,考试只关注考试的内容,对于考试之外的一些儒家经典,一般都对其忽视。考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并不是为了明经义,传承儒家经典。结合当时大的思想环境背景,宗教快速发展。“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句话,不是一般地感慨人们不愿意从师,而是抱怨时人尤其是士大夫权贵对于儒家道统的冷淡与背离,失去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4.文章思想
韩愈的师道(各种思想杂合的产物,韩愈并非受儒家一家影响,但他的立足点还是在儒家)
(1)儒家
《原道》: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2)墨家
《送浮屠文畅师序》: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问其名则是,校其行则非,可以与之游乎?如有墨名而儒行者,问之名则非,校其行而是,可以与之游乎?扬子云称:“在门墙则挥之,在夷狄则进之。”吾取以为法焉。 ;
《读墨子》: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余以为辩生于未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韩愈的《送浮屠文畅师序》的主旨不是认为四库馆臣认为的“儒名墨行,墨名儒行,以佛为墨”。在这篇文章中,韩愈站定的角度是儒家,以儒生的角度欢迎墨家和佛教的学徒来学习、践行儒家的观点。而《读墨子》的中心论点是“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3)佛教
陈寅恪《论韩愈》:退之从其兄会谪居韶州,虽年颇幼小,又历时不甚久,然其所居之处为新禅宗之发祥地,复值此新学说宜传极盛之时,以退之幼年颖悟,断不能于此新禅宗学说浓厚之环境气氛中无所接受感发,然则退之道统表面上虽由孟子卒章之言启发,实际上乃因禅宗教外别传之说所造成,禅学于退之之影响亦大矣哉!宋儒仅执退之后来与大颠之关系,以为破获藏据,欲夺取其道统者,似于退之一生经历与其学说之原委犹未达一间也。
唐太宗崇尚儒学,以统治华夏,然其所谓儒学,亦不过承继南北朝以来正义义疏繁琐之章句耳。又高宗武则天以后,偏重进士词科之选,明经一目仅为中材一下进取之途径,盖其所谓明经者,止限于记诵章句绝无意义之发明,故明经之科在退之时代,已全市区政治社会上之地位矣。南北朝后期及隋唐之僧徒亦渐染儒生之习,诠释内典,袭用儒家正义义疏之体裁,与天竺诂解佛经之方法殊异,如禅学及禅宗最有关之三论宗大师吉藏天台宗大师智顗等之著述与贾公彦、孔颖达诸儒之书体制适相冥会,新禅宗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声振聩,固物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退之生值其时,又居其地,睹儒家之积弊,效禅侣之先河,直指华夏之特性,扫除贾孔之繁文,《原道》一篇中心旨意实在于此。
《论佛骨表》: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实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与境,不令惑众也。
郭畑《胄子从师,罕能由礼——韩愈写作<;师说>;的现实背景》:可见《师说》也很明显地受到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师说》中师生平等的思想,更是来自于佛道两家的观念,而这与传统儒家思想有很大不同。
四、朗读和正音
五、文本研习
提出问题:如何认识“师”?请同学齐读文章的第一段,说一说第一段说了几层意思?
明确:文章的第一小节实际上阐述了三个问题:
A.“师”的本质
B.从师学习的目的(学什么)。
C.择师的标准(向谁学)。理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内涵。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一)古(强调古,以示与今之区别)之学者必有师。
1.之:结构助词,的
2.学者:求学的人
(1)先秦学者多为贵族,所学多为六艺。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①《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②《荀子•劝学》(故荀卿《劝学》所劝之学并非泛指,而是有特定目标的)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2)汉代文学未有自觉,学者博学,由《太史公自传》可知。而至汉武罢黜百家,学者大多服膺儒术。
《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
《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子、韩子皆著书,传于后世,学者多有。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3)魏晋文学自觉,文自学中分化而出,学指学术。
3.师:名词,老师
(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者……也。判断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所以:用来……的
区别于“圣人之所以为圣”中的“所以(……的原因)”
3.受:同“授”,传授。
 ;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像两手相互授受;从舟,舟字本当从凡,以凡舟形近而混用,而凡为「槃」字的初文,表示甲乙两方藉由承盘载物而相互授受。篆文、隶书、楷书省舟字为形,形成省声结构。受字本有传授与接受的双方,后来传授一方另加偏旁手形,于是受字成为接受者的专用字。在六书中属于异文会意。
(三)人非生而(表承接)知之(代词,指代“道”)者,孰(疑问代词)能无惑(宾语,名词)
1.而:表承接。
2.孰:谁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四)惑而(表转折)不从(跟从)师(名词),其(代词,那些)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终不解(理解)矣。
(五)生乎(介词,相当于“于”,“在”)吾前(状语后置),其(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闻(得知,古今异义词)道(道理)也固(本来)先乎吾,吾从而(表承接)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之(代词,指代生乎吾前的闻道者)
状语后置:“生”是中心动词,“乎吾前”是时间状语修饰“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六)生乎吾后(状语后置),其(代词,指代生乎吾后者)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七)吾师(名作动)道也,夫(语气词)庸(岂,难道)知其(代词,指师)年(生年)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道,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
(八)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贵(高贵)无贱(低贱),无长(年长)无少(年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因此,无论地位高贵低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2.哪句指明了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哪些句子指出了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哪些句子阐明了择师的标准和态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第二课时
提问:当时的社会风尚又是怎样的呢?
(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二段,说一说文章的第二段总共写了哪几组人?
明确:三组人,分别是:圣人与愚人;其身与其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这些人对于“求师问道”是怎样的态度,会得 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明确:态度——士大夫等精英阶层“耻学于师”,巫医 乐师百工之人则是“不耻相师”。
结果——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手法,有怎样的论证作用?
明确:对比论证。
第二段是全文的关键。首先通过“古之圣人”与 “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方面的对比,来揭示世风流弊。 然后围绕“学什么”和“向谁学”两个方面,对当时的风气予以批判。“童子之师”部分紧扣“学什么” 进行阐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部分紧扣“向谁学”进行阐述。充分体现了韩愈文章章法谨严的特点。
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一)嗟乎(感叹词)!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传(传承,流传)也久矣!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二)欲(想要)人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惑也(“欲人之无惑”为主语)难矣!
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三)古之(助词,的)圣人,其(代词,他们,指代古之圣人)出(超出)人(一般人)也远矣,犹且(尚且,还)从师而(连词,表承接)问(请教)焉(句末语气词)。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
1.圣人
(1)先秦不同的学者对于圣人的理解不同。儒家学者认为圣人是德性美善之人,比君子更加美好;道家学者认为圣人是得道之人。其余法家、墨家对于圣人的定义都有所不同。
《论语•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子张》: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无為,则无不治。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除垢。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2)自汉以降,儒家学者认为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
(3)《师说》中的圣人指古代才行兼备、超出众人的人。
(四)今之(助词,的)众人,其(代词,指代今之众人)下(不及)圣人也亦远矣,而(连词,表转折)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学于师(状语后置)。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五)是故圣益(更加,越发)圣(圣明),愚益愚(愚昧)。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表示更加的词:加、益、俞、更、越、弥
1.加: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益
《韩非子•喻老》: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孟子》: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宋•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
3.愈
《诗•小雅•小明》:政事愈蹙。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闻而愈悲。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
4.更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5.越
宋•辛弃疾《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宜颦宜笑越精神。
清•袁枚《五月廿日还山留别苏杭诸友》:兄弟花开似棠棣,越到夕阳花越红。
6.弥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玉《对楚王问》:是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柳宗元《封建论》:垂二百祀,大业弥固。
宋•苏洵《六国论》:奉之弥繁。 ;
(六)圣人之所以(“之所以”为结构助词)为圣(圣人,形容词作名词),愚人之所以为愚,其(语气副词,表揣度,大概的意思)皆出于此(代词,代指“从师而问”和“耻学于师”的两种态度)乎?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七)爱其(代词,他的)子,择师而(表承接)教之;于其(代词,他)身(自己)也,则(连词,却,表转折)耻(意动用法)师(从师学习)焉(句末语气词),惑(糊涂)矣。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八)彼(代词,那些,与“童子之师”构成同位结构)童子之(助词,的)师,授之(代词,童子)书而(连词,表并列)习其(代词,指书)句(文句表达完毕,叫“句”)读(同“逗”,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在这里泛指文字的诵读。)者,非吾所谓(所字结构)传其(代词)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九)句读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师焉,或(指“惑之不解”)不(同“否”)焉,小(小的地方,指“句读”,形容词作名词)学而大(大的地方,指道)遗(丢弃),吾未见其(代词,那些人,指小学而大遗者)明(明白道理,形容词作动词)也。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白道理的。
(十)巫医(古代巫、医不分。女为巫,男为觋,后不分男女皆可称巫。)乐师百工(各种手工艺人)之(代词,这类,这些)人,不耻(意动用法)相(互相)师(学习)。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十一)士大夫之族(类),曰(称)师曰弟子云者,则(连词,就)群(成群)聚(聚集)而(表修饰)笑(讥笑)之(代词,指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表示一类:人、类、族、徒、俦
1.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类
《韩非子•五蠹》:皆守株之类。
3.族
宋•苏轼《题杨次公蕙》: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4.徒
《左传•宣公十二年》:原屏咎之徒也。 ;
《孟子•滕文公下》:圣人之徒也。
5.俦
《五柳先生传》: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十二)问之(代词,笑的原因),则曰:彼(代词,他们,士大夫)与彼(代词,他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年(年纪)相若(相似)也,道(道德学问)相似也。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
(十三)位(地位)卑(卑下,卑微)则(表承接)足(足以)羞(意动用法,以…为羞),官(官位)盛(大)则近(近乎,近于)谀(阿谀,奉承)。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十四)呜呼(感叹词)!师道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否定副词)复(恢复),可(可以)知(知道,明白)矣。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十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队列。不齿,不以为伍),今(现在)其(代词,他们的)智(见识)乃(竟然)反(反而)不(否定副词)能(情态动词)及(赶得上),其(意为“难道”,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可(情态动词)怪(感到奇怪)也欤(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啊”)!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难道值得奇怪吗!
学生齐读第二段。
对比论证,批判“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1.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于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第三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师问道”呢? ;
(朗读第三段。请学生谈一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圣人无常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 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明确:能者为师,互相学习。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一)圣人无(没有)常(固定)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二)孔子师(意动用法)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三)郯子之徒,其(代词,指代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贤(贤能)不及(不及,比不上比不上)孔子。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四)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五)是故(因此)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闻道有先后,术业(学问和技艺)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代词,这样。如是,如此)而已(罢了)。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术业:古文的含义是学术技艺、学业。
《晋书•束晳传》:鳞翼成而愈伏,术业优而不试。
宋•曾巩《送郑州邵资政》:探讨篇章洽,研磨术业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途中遇一道士,善风鉴,相之曰:“子当以术业富。”
举例论证“圣人无常师”。引用历史事例,论证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第三课时
第四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一)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喜好)古文,六艺(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经(六经)传(解释六经的著作)皆通(普遍)习之(助词,无义),不拘(拘泥)于(介词,表被动)时(时代风气),学于(介词,向)余(介宾短语后置)。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向我学习。
1.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
2.六艺经传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此处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指解释六经的著作,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二)余嘉(赞赏)其(代词,他,指李蟠)能行(履行)古道,作《师说》以贻(赠送)之。
我赞赏他能够旅行古人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1.表示我:我、余、仆、予
2.贻
(1)赠送
《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美人之贻。
明•魏学洢《核舟记》: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遗留;致使。
贻人口实
贻害无穷;贻笑大方
《书•召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既睎古以遗累,信简礼而薄葬,彼裘绂于何有,贻尘谤于后王。
写作动机
在本文中除了“师”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之 外,还有哪个字也是作者经常说到的呢?
明确:就是“道”,那么这篇文章中的“道”分别是 怎样的含义呢?
请同学翻译如下一些句子: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请同学谈一谈韩愈在文中极力推崇的“道”是什么“道”。
《原道》: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韩愈所说的“道”是儒家之“道”,也就是他要维护儒家的“道统”。“道”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诸子百家,三教九流都提出了自己的“道”,可以说“道可道,非常道”。而韩愈在本文中所说的“道”则主要指的是自己终生所坚持和尊奉的儒家价值观。在韩愈所生活的年代,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以老子的后人自居,武则天之后佛教又在上层统治者中慢慢盛行起来,而作为三教之一的“儒道”却不太被统治阶级所推崇。所以,韩愈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担当畅言师道,高举恢复儒家道统的大旗。
 ;
六、字词分析
(一)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二)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1)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2)……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4.小学而大遗:
(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
(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8.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三)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3.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3)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4)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5.之
(1)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5)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四)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
4.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6.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
六.文言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2.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