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10《师说》学案

「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10《师说》学案

第六单元 学习之道

第10课 *师说

课文导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素养任务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理解尊师重道的重要意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课前自主预习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唐宪宗迎佛骨之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谥号“文”,也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重道轻文”,提倡“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影响深远。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同时他也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二、思想情怀

1.惟古于词必己出。(《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2.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

3.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任务驱动二 深思精析•走进时代

[资讯概览]

一、写作背景

曹魏时期,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便合法地垄断了政治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生来就是统治者,无论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靠特权当官。因此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的教授。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韩愈借送李蟠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的文章。

二、时代大事

古文运动发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在文坛上兴起。“骈文”又称“四六文”,是一种讲究词藻、声律和对仗的文体,全篇以双句为主,每句话由四个字或六个字构成。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了前秦诸子及司马迁那种不受拘束、轻松随意的散文被抛弃,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

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读书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师说》就是韩愈在这一时期写给弟子的赠文。

[情境活动]

唐代文学家韩愈,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三岁而孤,靠兄嫂养育成人。满腹经纶却功名蹭蹬,历尽艰辛方进士及第。走入仕途后又因性格耿直、直言无忌而遭祸,一贬阳山,再贬为博士,三贬潮州,颠沛流离,身心交瘁,但他能做到宦海浮沉而荣辱不惊。从政为官,鞠躬尽瘁,有惠及民;执笔为文,泻玉飞珠,成为一代宗师。

韩愈的经历和成就,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与同学探讨,各抒己见。

答:                                  

                                    

                                    

                                    

                                    

                                    

【答案】“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任务驱动三 博览•拓宽视野

[资讯概览]

一、文学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用议论、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类文体。

二、文化常识

1.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例如: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例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3.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例如: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4.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他的还有注、笺等。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5.师:历代对教师的尊称。古人特别尊师重道,常把“天地君亲师”并列,以示对教师的尊敬。在古代,对老师的称谓很多,如师长、博士、祭酒、司业、学官、教习、教谕、西席、西宾、讲席等。


任务驱动四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文白对译]

 ;

 ;

 ;

 ;

 ;

 ;

 ;

[文言积累]

一、重点字音(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句读(dòu)

2.或不焉(fǒu)

3.官盛则近谀(yú)

4.郯子(tán)

5.苌弘(cháng)

6.师襄(xiāng)

7.老聃(dān)

8.六艺经传(zhuàn)

9.李氏子蟠(pán)

10.贻之(yí)

二、通假字(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受同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 不同否

三、古今异义(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吾从而师之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3.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4.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行初等教育的学校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四、词类活用(根据提示解释词义)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   成群地

2.名词作动词

(1)吾师道也   学习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尊师学习

(3)君子不齿   并列、排列

[名师点拨]

古汉语名词作一般动词的五种情况

类 型 阐 释 示 例

名词+

名(代)词 名词带宾语(名词或代词),则前一个名词作动词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名词“市”带了宾语“鞍马”,“市”活用作动词,译为“买”。

能愿动词

+名词 能愿动词后带名词,则名词活用为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能愿动词“能”之后带名词“水”,则名词“水”活用为动词“游泳”。

副词+名词 副词后带名词,则名词活用为动词 “不蔓不枝。”(《爱莲说》)名词“蔓”和“枝”前有副词“不”,均活用为动词,分别译为“生藤蔓”“长枝节”。

所+名词 “所”字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 “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记》)名词“志”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作动词,译为“做标记”。

名词+补语

(介宾补语) 名词后带补语,则这个名词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狼》)

“一狼洞其中”,是省略句,应为“一狼洞(于)其中”,名词“洞”后面带介宾补语“(于)其中”,名词“洞”作动词,译为“打洞”。

3.名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以……为师

(二)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小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

大:大的方面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圣明的人

愚:愚昧的人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以……为耻

(3)不耻相师          以……为耻

五、重点实虚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2)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动词,从师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5)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名词,军队

2.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zhuàn,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

3.道

(1)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

(3)道相似也          名词,道德学问

(4)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名词,道路

(5)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名词,方法

(6)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名词,主张,观点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名词,道义

(8)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动词,说

4.惑

(1)惑之不解            名词,疑难问题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3)惑而不从师           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5.于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介词,对于

(2)而耻学于师         介词,向

(3)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比

(4)不拘于时          介词,被

6.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出人也远矣        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表推测、估计

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         副词,表反诘语气,

岂、难道

(6)传其①道解其②惑者也     ①代词,指老师的

②代词,指学生的

7.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       结构助词,的

(2)择师而教之         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类,这些

(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

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文言句式(请根据提示翻译下面句子)

1.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被动句

不拘于时。(被动句,介词“于”表被动)

译文:(他)不受(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

3.状语后置句

(1)生乎吾前。(状语后置句,“生”的状语“乎吾前”后置)

译文:出生在我前面(的人)。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状语后置句,“生”的状语“于吾”后置)

译文:哪用得着知道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3)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贤”的状语“于弟子”后置)

译文: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4.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译文:不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5.省略句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省略句,“爱”前省略主语“人们”,即“士大夫之族”)

译文:(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会选择老师来教他。

七、典型名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课堂阅读鉴赏

[NO.1文本初读]

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

答:                                      

                                      

【答案】①立:圣人无常师 ②今之众人 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NO.2文本精读]

任务驱动一 文段理解和分析

(一)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吾师道也         师:学习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无论、不论

(5)吾未见其明也       明:明智

(6)彼与彼年相若也     相若:差不多

(7)官盛则近谀        近:近乎

(8)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2.下列对第1自然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话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统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本段第2句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C.第3、4句阐述了从师的必要。作者从正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D.第5~7句阐述了择师的态度。正面提出择师的标准,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答案】C

【解析】C项,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下列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3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B.第4~6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C.第7~9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间接的否定,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做法。

D.第10~15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答案】C

【解析】C项,“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间接的否定”错,是给予直接的否定,“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如何理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的含意?

答:                                      

                                        

                                        

                                        

【答案】这一句鲜明地点出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龄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而当时的“士大夫之族”认为,年龄相近的不该相师,对道的认识相近的不该相师,官大的不该以官小的为师。作者的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陋习,这不仅表现出作者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还体现了作者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二)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圣人无常师           常:固定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3)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4)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6.下列对本部分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段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了“圣人无常师”的论点。

B.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C.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D.第4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3段,“能行古道”照应第2段。

【答案】D

【解析】D项,“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7.“圣人无常师”有什么深刻内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答案】(1)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世上的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就要多向他人学习。

(2)这句话既回应篇首“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又领起本段内容,转入正面论述。


任务驱动二 综合理解和分析

8.(素养提升)《师说》阐述了许多有关从师的见解,哪些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观念?

答:                                      

                                        

                                        

                                        

【答案】作者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的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这与我们今天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不同的。他认为“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很反常,反映了他的封建观念。

9.(素养提升)荀子、韩愈都是古代儒家文化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是思想家,同时也都是教育家,他们在《劝学》和《师说》中有一个共同观点,那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养成。请结合文本谈谈这一观点。

答:                                      

                                        

                                        

                                        

【答案】①《劝学》中认为“学”不仅能弥补自身不足、提高改变自己,更能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文章开篇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接下来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由此可知,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意思是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这同样是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因此,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②《师说》开篇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这是老师必须要做的三件事情。而师者第一职能是“传道”,对于“道”,虽然有韩愈自己特定的内涵,与我们今天对“道”的理解有所区别,但《师说》中对老师的首要职责的认识与我们今天是无二的,都是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其德性底色。

所以说荀子和韩愈在文中都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课后实践探究

[类文赏读]

主题导读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曲阜开创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日兴。从古至今,我国被传为佳话的名人尊师范例不胜枚举。他们用谦逊、勤勉和敬重书写了一个个永恒不变的尊师重教的诗篇,为华夏莘莘学子树立了尊师的楷模和典范。

一、古诗文精读

汉明帝尊师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诸生或避位发难,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节选自《资治通鉴》

[译文]明帝自从当上太子,向桓荣学习《尚书》,登基为皇帝后,依旧尊重桓荣以师礼相待。他曾经亲自去太常府(桓荣已封太常)探望,让桓荣坐东面,设几杖,召百官和桓荣数百名弟子来行弟子礼,明帝亲自执弟子礼节;诸生提问题时,有的避位表示尊敬皇帝,明帝谦让说:“太师在这里。”结束后,把太官的供具都赐给了太常家。每次桓荣生病,皇帝就派遣侍从看望问候,并派太官、太医为桓荣医治。桓荣病势严重的时候,呈上奏折叩谢皇恩,并辞让交还爵位和官职。明帝亲自到他家问起居情况,走到他家所在街道就下车了,拥经上前,抚摩着他哭泣,赐给他床茵、帷帐、刀剑、衣被,很久才离去。从此,诸侯、将军、大夫来探病的,不敢再乘车到门口,在床前都下拜。桓荣死后,明帝亲自改换丧服送葬,赐他在首山之阳修筑坟墓。桓荣的儿子桓郁应当继承爵位,想让给他兄长的儿子桓泛;明帝不许,桓郁于是接受封赐,而把得到的封邑的收入都给桓泛。明帝任命桓郁为侍中。

[赏析]古人云:“一日之师,终身事之。”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曲阜开创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日兴。汉明帝尊师重教,一以贯之,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二、思辨阅读

千年一叹读韩愈

从维熙

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后人将其统统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

……

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多多,凡是直抒其心意的文人,大都留下仕途失意被贬官和流放的历史。但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差万别。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自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与众不同,尽管他在被贬官的路上,也曾写下“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自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之后,却将自身伤痛闲置一边,把庶民百姓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笔者沿韩江而行时,江边有一座古亭映入眼帘。停车仔细观看,见亭内有一石碑,碑下压着一条鳄鱼石雕。当地友人为我解疑说,这是后人为纪念韩愈带领当地百姓的驱鳄之举而建立起的功德碑。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是潮州江河鳄鱼成灾之时,当时此地的黎民百姓,因为继承了远古的迷信传说,认为鳄鱼为水中之神灵;每到鳄鱼成灾时,都向江里投下屠杀了的牛羊猪狗等生灵,以求平安。韩愈一向尊重孔孟正统儒理之道,反对神鬼的玄学之说,便不顾疲劳地日夜游说于江水之边,宣扬除鳄才是自我拯救之良策。潮州自古为客家族人之领地,其族人把信奉神灵视为灵魂之全部,因而驱鳄之举步履维艰。但生性执着的韩愈,一直不改初衷,在其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获得了善果,不仅将为害一方的鳄鱼驱之于海,让潮州百姓从“江神”的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还以驱鳄为兴修水利机遇,打开引水浇灌之门,给封闭的沿江大地,带来五谷丰登的年华。因而,后人一直垂念其德政,在江边立起这个临江亭和亭内的功德碑。其影响之大穿越了时空,直到明朝嘉靖年间,礼部右谏沈伯咸,还特意在韩山写下了“功不在禹下”的碑文,以示对贬官到潮州后韩愈德政的崇敬。此为韩愈在粤东的形象之一。

尽管大唐时期,还属于帝王世袭的封建社会,但在唐律中已有不许“纳良为奴”的律条。但当时的粤东岭南,处于大唐版图上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韩愈贬官到此地时,该地盛行贩卖人口之恶习,地方志中留有“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的记载。用白话文解析,就是在饥荒之地,有钱人家能收贫穷人的全家为奴。韩愈到了潮州之后,以大刀阔斧之气势,更改这地区的千古陋习。此举比驱鳄更为艰难,韩愈为此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韩愈早有铭言喻世:“业精于勤荒于嬉。”他就是用这种不知疲惫的执着精神,而完成他解放奴隶的壮举的。据地方史料记载,韩愈此举开花结果后,曾有贫苦奴民称他为粤东岭南的“韩青天”。这是韩愈被贬官到潮州后的形象之二。

后人为了纪念他为文为人之德,在韩山绿色环抱中,为他修建了雄伟的纪念祠堂。沿山而上的回廊两侧,皆为唐代之后官人和文人对他的评说。我统计了一下,总共四十块碑文,碑文以各种书体刻下对这位“百代文宗”的盛誉。至于潮州的本土人士,更是以韩愈曾在此地驻足为荣。与我一同登山朝圣的当地文联友人对我说:“千古中的文人至圣,从长安被贬到我们这儿来,成了我们这方水土至高无上的荣誉。”我说:“愿华夏大地的文人,能有韩文公敢言、敢行的精神风骨;愿那些文官们,都能以韩愈为镜,照一照自己的形神!”

[深度思辨]

阅读全文,结合自己的理解,探究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意蕴。

答:                                      

                                      

                                      

                                      

【答案】文章最后一段再一次对韩愈敢作敢为、以百姓为重的精神进行肯定和褒扬;呼吁当今文人要敢于发表正确的言论,敢于替百姓说话,做一个具有精神风骨的人;呼吁当今为官者要视百姓为父母,荣辱不惊,以韩愈为榜样,身体力行为百姓做事。

【解析】最后一段是作者的呼吁和期望。作者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对韩愈的赞美,对其敢作敢为、荣辱不惊、以百姓为重的精神进行肯定和褒扬。另一层意思是作者对后人和当今为官者的期望,呼吁当今文人要敢于发表正确的言论,敢于替百姓说话,做一个具有精神风骨的人;呼吁当今为官者要视百姓为父母,荣辱不惊,以韩愈为榜样,身体力行为百姓做事。考生要结合原文主旨,指出语句的深层含义。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