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阅读红色经典,不忘初心使命——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演讲稿) 序:这是一篇演讲稿,该次演讲在20

「作文」阅读红色经典,不忘初心使命——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演讲稿) 序:这是一篇演讲稿,该次演讲在20

阅读红色经典,不忘初心使命——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演讲稿)

序:这是一篇演讲稿,该次演讲在2019年克井一中读书节上进行。


大家好,我是语文老师赵芮(等鼓掌,一段时间后,出手势,示意停止)。来,现场八年级学生请举手(举手)。告诉学弟学妹,你们今天看的书是什么?《红星照耀中国》(大点声,再来一次(右手举到耳朵边,做聆听状))《红星照耀中国》。好看么?(学生皱眉,摇头,勉强说“好看”)。(老师笑,情绪转换,放松来说)老师刚开始读的时候,也觉得(想,停顿)很枯燥。因为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也包括你们这一代人啊),红色经典似乎仅仅成为了一种宣传,声势很大、价值观很正(“很大”、“很正”,放慢),但是,很遥远。比如,“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四字一字一顿),初心是什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语速快),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要夸张,以探究的语气说)能领导新中国的成立?而这本书,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提供了客观真实(强调“客观真实”,“客观”停顿,“真实”停顿)的资料。

首先,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领导新中国的成立?

第一:集体主义


书中描写的红小鬼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只有十几岁(十几岁,怜悯),却几乎全体(全体,拖音,重读)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人生的悲剧,慢慢说,悲剧)。在(“停顿”)国民党和军阀统治的地方,他们命如草芥,而在红军这里,他们被称为“同志”(“同志”,正式)。

“红军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从没挨过打”,连着说,“挨过打”,“挨”重读)

“红军教我读书写字,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家乡有仇恨的东北少年),(“步枪”说完后,停顿,用瞄准的眼神)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红军”,语调向上扬,读出自豪感)

他们原本微弱,无所依归。而在这里,他们得到平等、尊重、信赖(“平等”、“尊重”、“信赖”慢读)。并且,投身于“拯救中国的事业”,不再像从前(“投身拯救中国中国的事业”和“不再像从前”连读),生逢乱世,找不到生存的意义。

他们因为能参与拯救国家的事业而高度自信(“高度自信”,微微抬高)。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拯救中国的集体远远(“远远”强调)高于悲惨的个人。所以这个队伍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第二:群众基础


当时,地主、富农、官吏等等,占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七十(重读))的耕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六十五(六十五(重读))以上的中下贫农,占有的土地却少得可怜。土地分配(土地(重读))不均导致贫富差距极大,而共产党每到一个地方,就将土地重新分配。给穷人耕地和生产工具,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耕自种的积极性。于是,共产党所到之处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同时,取消苛捐杂税,与群众公平交易,不抢占,不扰民,也让红军成为人民心中值得信赖的队伍。

记得书中有这样的描写:

“他们很自愿(自愿,读出自愿感)地把他们的一点点(一点点,突出少)吃的东西卖给红军,毫不犹豫(毫不犹豫,读出决心)地收下了苏区的钱”。

我常常见到农村妇女或她们的女儿主动给红军拉风箱生火,同红军战士说说笑笑。”

在一个战乱、灾荒、洪水、饥馑(慢读,每一个词语都有一幅画面)等惨剧甚至变成司空见惯的新闻的时代,这样一支队伍,无疑成为人们心中红色的希望。

第三:我读书中的一段话,大家来想一下,第三是什么?

“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

是什么,让他们在缺衣少食的环境中,仍能感觉到快活?对,理想信念。他们情绪愉快、精神饱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高低,高低,“细”浪,突出“细”字。“泥丸”)”。为什么理想信念给人这么大的力量?因为为普通民众谋福祉(强调“普通民众”),这本身就会让人愉悦。帮助穷人,给他们生产资料。抗击日寇,抵御外族侵略。这些事情,本身就会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积极的信念,让他们精神振奋、一往无前。

忘却个人的集体主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的原因,也是“不忘初心”这一标语当中“初心”的内涵所在。愿我们牢记历史,阅读经典,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也能通过阅读(“阅读”,强调)的方式,让那一段历史,真切的存在于我们心间。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