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对主题教研的一点思考 近期阅读完《主题导航教研》这本书,与之对比自己学校的教研活动,引起了我的一些

「作文」对主题教研的一点思考 近期阅读完《主题导航教研》这本书,与之对比自己学校的教研活动,引起了我的一些

对主题教研的一点思考


近期阅读完《主题导航教研》这本书,与之对比自己学校的教研活动,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对于如何让参与对象有准备地参加主题教研活动这一块内容有更深的思考。参与对象对即将参加的研活动主题的了解程度和考深度,将直接影响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让参与对象有准备地参加教研活动尤为重要。


从书上摘录了这四点内容,觉得可以运用到自己学校的日常教研当中,如下:


(1)细化问题,提前发布


(2)引发讨论,多方互动


(3)梳理归纳,深度研讨


(4)建立制度,机制保障


我们学校日常的教研是针对课来研讨的,上课之前其实已经提前发布了某某教师的公开课,是不是可以让听课的教师也有所准备。比如:提前熟悉课文:简单设计自己上这节课的环节;本节课对自己的思考等。这样我们听课时,也能在某个环节引起自己内心的共鸣,也许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能解决我们内心长久以来的疑惑。这样我们在课下交流时都是“有备而来”,在不浪费时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另外,如果在课前已经告知参与者预解决的问题,提供引导问题观察的工具,相信这对活动内容的目标完成是有益处的。 ; ;


乡村小学的教研更多是流于形式,听完就走,没有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思维碰撞,这就使得上公开课的教师在唱独角戏,听课的教师没有深入其中,断层一旦出现,这节公开课就并没有实现预想的教


研效果,从而也是无效的教研活动。深入思考之后,虽然自己不是教研组长,但也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教研活动中提出想法,在教研组长的帮助下进行一次“真正”教研活动,实现主题明确,师师互通,取长补短。


我之前上公开课,总是害怕学生生成性的问题,其实推至教研也是这样,在讨论中出现生成性的问题后,我们可能各执己见,但却忽略了根据活动现场生成的内容去灵活调整各环节的节奏,从而突出重点问题;最后就是评价的多角度,多形式,和学生一样,对教师的多元化评价能促进教研的良好氛围。


我们总在课堂上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要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则,其实,教研也是,一定的制度可以让参与者有行为和语言上的约束。对于组织教研和主题讨论来说都是有所帮助的。


好的团队带领,好的专业引领,相信在中心组的带领下能够有效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带动本校的教研活动。


 ;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