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巧设问题 落实语用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巧设问题 落实语用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  ;在讲完《北京的春节》后,我梳理了在讲课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无法把时间梳理、习俗概括、详写品读和语言赏析用两节课的时间讲完;二是,在我提问时,学生回答并不积极,这并不完全是学生发言不积极,一定程度上也是我问题设计不到位导致的;三是,学生遇到了我未预想到的问题,在确定完详写的几天后,让学生概括这几天的特殊习俗,学生无法直接准确定位到相应自然段进行概括,这说明学生对作者把表示时间的词语放在段首的写法理解不到位。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我在问题设计和语用落实方面参考了一些教师的做法,进行修正。




一、问题设计要精巧


教师的问题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考逻辑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问题设计一要准确,二要巧妙。


问题设计要准确。《北京的春节》这篇散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作的,因此学生需要画出关键的时间点,梳理散文的写作顺序。我设计的问题是“请圈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个问题涉及的本意是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但学生在落实时,却变成了单纯地圈画字词,效果不佳。而肖绍国在《你本来就很美——<;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中提到,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设计的:“老舍写北京的春节是围绕哪几个时间点展开的?”。这个问题明显要更准确,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问题设计要精巧。统编本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生要学习详略结合的写法,因此在学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时,我有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详略安排,设计了两个问题“作者详写了哪些天?为什么详写这些天?”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是第二个问题则比较有难度,学生思考无果,因此我让学生找一找详写的几天中都介绍了什么习俗,再让他们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问完“为什么详写这些天?”这个问题后,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以班里同学为例,大家联想如果写一个人的话我们会写什么?”比如王同学喜欢哭,纪同学体育好,金同学爱笑,由此引到这篇课文中。为什么详写这几天?这几天中一定有北京过春节独特的习俗,才要详细介绍,那我们接下来就看一看,有哪些独特的习俗,这样就把内容和形式很好地统一了起来,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详略结合的写法,在寻找时也更要针对性。


让学生自己找详写的这几天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但是大家给我一种漫无目的的感觉,缺少针对性,所以把详写的几天分开来,一天一天地看,应该更好一些。这样的话,在不同的天中,问题设计定要不同,教师要与上一天的分析勾连起来,设计出不同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本节课要讲什么定位得足够准确,理解得也足够深入。比如马雅君在《<;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中提到,在讲腊八这一天时,作者写了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仔细观察会发现,都是食物,但熬腊八粥是从食材角度写的,而泡腊八蒜是从色味角度写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详写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指向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对作者写作角度的理解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在写作中发现新写作的角度。






二、语言运用需实践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中,很多段落的第一句话都是本段的领起句。针对这一写作方法,教师首先需进行归纳,让学生理解这一写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语用练习。


余映潮在讲《永久的生命》这篇课文时,便提到了这种写法,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笔记“知道:段的一种展开方式:中心句(或关键词)构段法 ”,余老师又举了《夹竹桃》等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讲《北京的春节》这一课让学生梳理写作顺序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写的顺序、学习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笔记“跳读——段首句——理时间顺序”。


我们除了举其他课文中同一写法的例子,还可以让学生用中心句构段法造句。蔡晖岚老师在《感悟文字 运用语言——<;老北京的春节>;片段教学赏析》中提到他在讲除夕节这一天时,抓住了“家家”“男女老少都”等词,让学生说一说泉州春节的特色活动,如“放烟花”“跳火群”等活动,用“我们泉州的除夕也很热闹”为总起句进行串联。


要想让学生掌握得牢固,进行向外输出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泡腊八蒜这一部分,作者是从颜色、味道两个方面写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也找两个角度写一写。


学生的语文学习必要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达到精巧的要求,而且要以学生读、说、写的语用能力提升为旨归的问题,如此,学生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发现文本的奥妙,提升语用能力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