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体育学科课程纲要 一、指导思想: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体育和健康课程对于义

「教案」体育学科课程纲要 一、指导思想: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体育和健康课程对于义

体育学科课程纲要

一、指导思想: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体育和健康课程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悦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课力求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大胆的将教与学融入学生的自主活动当中,寓教于练,寓乐于练。

二、课程目标:

1、能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各种体育活动;

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用掌握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

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体育锻炼的价值;

4、通过田径、体操及球类项目的练习,发展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增进身体健康;

5、通过本学期学习,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树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运动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争意识。

三、课程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只确定了一个内容结构框架,仅提供了不同水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基本目标;对教材内容的选择、采取的教学方式和实施的教学步骤,都没有作明确规定;因而教师在教材选择上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建设上来,使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益处。在教材选择上,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坚持以发展我校田径、篮球项目建设,以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为前提,把理论知识、跑步、跳跃、投掷、篮球、健身操、素质训练、体质测验做为必修内容,将各种武术、韵律体操和舞蹈、跳绳、技巧作为选修教材。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把身高体重、握力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000米跑(800米跑)、50米跑、坐位体前屈、跳绳等测试内容安排到教学中去完成。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对初中体育课有了一定的认识,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技能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其运动能力以及技能有所提高。但是,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好动期,活泼爱动,情趣易冲动;再者农村中学生普遍接触体育较少、基础薄弱,所以,原则上我们准备安排的体育锻炼项目、活动内容,以适合九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动、表现欲、上进心强等特点为主,这是本年级的一个活动趋势。在上课中应坚持“健康第一、安全为主”。当然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情况变化,日常教学中要灵活应变。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体育锻炼活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进健康,同时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难点:怎样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中来,如何处理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与运动负荷及技能的掌握的矛盾。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2周

1、课堂常规及教学要求 ; ;

2、队列队形的练习

3、身体素质恢复练习

3-5周

1、跳绳

2、学习篮球运球

3、学习相关的热身活动

6-8周

1、复习篮球运球跳绳

2、做跑的专门性练习 ;

3、学习篮球行进间上篮

9-11周

1、学习篮球行进间传接球 ; ;

2、复习篮球行进间上篮

3、变速跑

12-14周

1、复习篮球行进间传接球

2、学习蹲踞式起跑

3、快速跑

15-17周

1、复习蹲踞式起跑

2、接力跑

3、测试100米

18-20周

1、考核篮球原地投篮

2、考核篮球行进间上篮

3、测试跳绳

七、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一)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也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展其个性和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开展好“两操”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坚持自觉地、经常地锻炼身体,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

3、坚持班级体育锻炼,广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4、关心和开展好体育学困生的体育活动。

(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激发前进的力量。

(四)开展探究索性学习。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选择学期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多样性和与学期教学目标的对应性。

(六)教学内容的排列顺序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与学校场地、本地气候的特点相适应。

八、课程评价:

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可采取观察记录、口头评述、相互比较、对照量表和自我反思等方法,重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和发展潜能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