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习作《变形记》| 换个角度看看世界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第一单元的习作练习,主题是“变形记”

「作文」习作《变形记》| 换个角度看看世界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第一单元的习作练习,主题是“变形记”

习作《变形记》| 换个角度看看世界


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第一单元的习作练习,主题是“变形记”:把自己想象成“另一种东西”,从它的视角来写可能的经历、生活。


我们是否注意过每天街角路过的路灯,是否在意过伴随我们很久的一支笔,是否留心过晚上在我们耳畔“嗡嗡”飞过的蚊子……

当有一天我们变成了“它们”,都会经历些什么呢? ;


读《一只蚊子的一天》之前,我对蚊子唯一的印象就是“烦人”。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从未站在蚊子的角度考虑过——“世界上每种生物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站在蚊子的角度上,那就不是“烦人”。



一只蚊子的一天


那天,我在床上躺着,很无聊,突然听到有细小的“嗡嗡”声,我到处寻找,突然看到了一个小黑球落到了我的床上,是蚊子!我不喜欢蚊子,因为它们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还会无情的吸我们的血,会让我们难受不止。我在找机会,找一个合适的角度,脚慢慢移动,不发出任何声音,“啪!”,我把它打死了。

突然间!我感到浑身不舒服,我感到我在向上飘,我房间里的画突然变成了我的一百倍,我的身体突然变成了黑色,有一堆灰色的翅膀,我好像......我......我......好像......变成了蚊子!


我在家里飞呀飞,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让我变回人类的东西。我放弃了,我太小了,我准备飞出去找家人帮帮我。我大声喊:“爸爸、妈妈,快来帮帮我,我变成了一只蚊子,我现在好饿。”我飞了出去,看到他们正要吃饭,正在叫我呢!我大声喊:“爸爸、妈妈快来帮我”,可他们听到的却是蚊子的“嗡嗡”声,我再喊!再喊!可他们看到的只是蚊子!后来,他们也受不了了,说:“这个蚊子怎么一直在那儿叫!”说着,把我给轰出去了,我只好出了屋子。

我感到了阵阵饥饿,我要去找吃的,我要去找饭!我飞了出去,不自觉地落到了一个长满胡子的人的脸上。我总觉得那里比较安全,那里黑黑的,而且......还没等我说完,他就动了动他的胡子,我被惊到了,多么大的一只五个秃秃的“大杆子”,我可以认出来,那是......那是一只手......他就像我一样在打我。我闪、我闪、我再闪,我躲开了。

这时,我发现我已经在一个学校里了,那里到处都是人,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小学生。有好多女生的皮肤都是白里透红,皮肤很滋润,我闻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味道,是血!是血!我要去吃!可我的下意识在我快飞走的最后一刻拉住了我,意识对我说:“他们就和你一样,不喜欢被蚊子咬......”不!不可能的!我太饿了!再也忍不住了,我飞了过去,落在了一个人的手上,她没有看到,我就往肉里扎。我开始吸,可就在我吸血的时候,她可能感觉到了。突然,她左手打到了右手上,“啪啪啪”三声,我往左拐一下,再往右歪一点,可我飞的还是不够快,再“啪”一声的时候,我已经被打蔫了。

我想,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不是同一种生物,想的事情也不一样。这时,我感到我又有了双手,我刚才所经历的事情,我又看了一遍。

最后,我回到了我的床边,看到了那只蚊子还在那里,就好像这一切看上去从来没有发生过!




施茂枝:写作教学中的三大关系


图片 ;




写作教学中存在众多错综关系。有三大关系必须理顺,否则写作教学必陷困境。


其一,有序与无序。有序是指每节课、每个阶段都有明确、具体和特定的教学内容,课与课、阶段与阶段界限分明,形成一条清晰的路线图。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研究者苦于写作教学无序之状,探索了由诸多写作知识点或能力点构成的教学序列。但成果未被推广,非因宣传不力,而因写作能力是多种能力有机融合而成,不是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机械拼接,其发展过程具有一定模糊性,绝对精细化、清晰化的教学序列其实未必合乎规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将想象、写实和应用三种文类穿插其中,构成三个学段写作教学训练序列:第一学段有了想象,第二学段有了观察,第三学段侧重回忆性纪实。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第一学段学生具有自我中心心理倾向,其内心世界亦真亦幻;第二学段学生处于观察能力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第三学段学生开始自觉地关注现实。这套教材采取此粗线条的写作教学之序,努力合于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写作能力发展的规律,让写作教学又向科学化迈进了一步。


其二,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文章思想内容,形式是文章谋篇布局的方式、语言格式和表达方法等。长期以来,写作教学或偏执于形式而忽略思想内容,或片面主张从内容入手而放弃形式教学。两个偏向都扭曲了内容与形式关系,教学焉能不陷其困?写作是写思维的,思维到了哪里,语言才能到哪里。学生看到、听到、感受到、体验到,而后有话可说、可写。故写作教学必须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即从内容入手。但没有一定形式,内容无以展开,形式对于内容有反作用,“怎么写”的问题非无足轻重。写作教学不应偏执于形式,而应将思想内容置于优先位置,同时适时、适当有机融合形式教学,实现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其三,模仿与创造。写作本是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强调了创造的重要性。但这不意味着《语文课程标准》排斥模仿。一切学习皆始于模仿,口语习得如此,写作学习亦然。武断地视模仿为创造的对立面,是对模仿的误解。模仿本身具有通向创新的机制,是创造与自由的起点。全体学生的“作品”文字上千篇一律不是模仿,那是不折不扣的抄袭;真正的模仿是立意谋篇和表达方法上的迁移,而不是具体文字上的雷同。


处理好三大关系,可点亮写作教学之路,其科学化便行之有途,从而步入一个崭新天地。 ;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教授)


 ;  ;变 形 记



“变形记”,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习作。这是一篇想象作文的训练。想象作文,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合理的想象,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从未见过的、或者根本不曾出现过的故事或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只要想象是合理的,可以新奇,也可以平实。想象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写作思维训练。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会发生什么呢?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一个星球。选择下面的一个题目来写你的故事,发挥想象,把你变形的经历写下来吧。选作题目有《地球自述》《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飘在天上的日子》《夜晚,一棵大树下》,也可以自己拟题写作。那么,怎样写好想象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想象主题,打破常规思维。

例:我是一盏路灯,与生俱来就坚守在宽阔的马路上。每当夜幕降临,我和伙伴一起绽放光芒,给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照亮前进的方向。一年四季,我都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天,川流不息的车辆在我的眼前飞驰;每天,形形色色的路人在我的脚下走过。我和他们一起共度平静的夜晚,一起送走漫长的黑夜,一起迎接黎明的曙光,也一起目睹了人生百态……选自《我是一盏路灯》(成真)


2、依据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


例:夏日,我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着蓝天、白云,思绪在飞扬。忽然,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团水蒸气,慢慢地升到空中,又变成了一朵白云,开始了飘在天上的日子……这是我第一次飘在天上,低头看看,大地变得那么渺小:高大的楼房,像一个个小火柴盒;奔驰的汽车,像一只只小蚂蚁;路上的行人,像一个个小黑点儿……噢!那一片蓝色是大海,那一座黄色的高山,那是一簇绿色的森林……我第一次从空中看到了地球母亲的样子。选自《飘在天上的日子》(张靖雯)


3、描写具体细致,突出想象重点。


例:夏日的夜晚,一场大雨过后,周围很静。偶尔,能听到树上传来几声响亮的蝉鸣。歌唱了一天的蝉,太累了,正要睡觉,忽然听到从一棵大树下,传来一阵轻微的土动声。这声音好奇怪,“是谁在那儿?”“是我,蚯蚓。”“咦?蚯蚓是什么东西?”蝉好奇地飞到枝头,想要看个究竟。只见一条光光、软软的虫子正在树下的土里蠕动着。“你不认识我吗?”那个叫蚯蚓的东西,从土里伸出头,“这棵大树长得这样茂盛,可有我的一份功劳呀!”蝉不屑地说:“你有什么本事,敢说这样的大话?”“你问问大树就知道了。”蝉和大树是好朋友,“大树爷爷,是这样吗?”大树摸摸胡须,慢悠悠地说道:“蚯蚓说得对,帮助我松土,给我提供养料,都是它帮忙。”蝉一直很信服大树。于是,蝉和蚯蚓攀谈起来。选自《夜晚,一棵大树下》(谢梦迪)


4、拓宽思维空间,抒发真情实感。


例:我虽然是一颗普普通通的小石头,但我是大自然的骄子。你们知道吗?上古时代,燧人氏用我取过火,女娲用我补过天,早期的人类用我做成各种石器。大约有几百万年,我是石器时代的宠儿。有时我睡在碧波万顷的大海边,有时我藏在峰峦叠翠的深山里,有时我跑到枝繁叶茂的树林中……在大自然中,我经历了风、雨、雷、电的磨砺,吸取了日、月、天、地的精华,我的身体变得非常结实,我的内心变得无比坚强。《我是一颗小石头》(侯耀勋)



佳作欣赏


 ;  ;  ;  ;  ;  ;  ;  ; 火星自述


 ;  ;  ;  ;  ;  ;  ;  ;北京市 ; 谢梦迪


我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生活在太阳系的大家族中。40多亿年前,我和你们熟悉的地球兄弟一起诞生。我的表面是橘红色的,荧荧如火。你们猜到我是谁了吧?对,我的名字叫“火星”。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我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除了金星兄弟,我是距离地球第二近的行星。我和地球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我是一个实体星球,和地球长得很相似。我的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2/5。可是我的运气,却远远不及地球那样好。从宇宙中远远望去,我的地球兄弟就像一个蓝色的水晶体,有山川河流,有花草树木,有城市乡村,充满人类的欢声笑语。


而我的命运却截然不同。看看我的地表,遍布沙丘和砾石,几乎没有水的资源,空气稀薄而寒冷,温差变化非常大,每年常有尘暴发生。我的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沙漠平原。我的南北两极都覆盖着干冰,会随着季节变化消长。


可是,我也有引以为荣的地方,我拥有太阳系最长的峡谷——水手峡谷,长约4000千米,深达7000米;我拥有太阳系最高的山峰——奥林帕斯火山,高度超过2万米,是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的2.5倍;我拥有宽阔蜿蜒的河床,上古的流水曾在此奔腾而去;我拥有火卫一和火卫二两个天然卫星。我一直是人类很感兴趣的一个星球,人类一直在研究我这里是否存在生命。



50多年来,有好几个国家连续向我们火星发射探测器。后来,人类经过无数次尝试,发明了火星机器人,从掠飞到环绕,从着陆到巡视,一步一步地踏上了我们火星。


不久前,地球上又传来一个好消息: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且准确地进入了预定的地球和火星转移轨道,目前已经飞行大约1亿多公里,据报道“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正常。专家表示: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之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也就是说2021年的2月或是3月左右会飞行抵达我们火星。据说中国的首次“自主火星探测”,要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探测器在火星降落只有7分钟的时间。我们火星欢迎中国的“天问一号”光临,一定全力密切配合,预祝中国的“天问一号”此行取得圆满成功!


我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红色行星。在西方古代,我被称为“战神”;在中国古代,我被称为“萤惑星”。我一直在关注我的地球兄弟,希望为他分忧。最后,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如果太阳系存在地球以外的生命,最有可能的星球就是我——火星。欢迎大家来火星!


刘老师评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习作“变形记”,是一篇想象作文的训练。《火星自述》的小作者,查阅了大量有关火星的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充满童心童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地介绍了火星的结构、变化等特点,以及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尤其可赞的是小作者用新闻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发射“天问一号”的报道,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事业成果的赞扬。结尾发出呼吁:“如果太阳系存在地球以外的生命,最有可能的星球就是我——火星。欢迎大家来火星!”揭示文章的主旨。本文既具有科学的严峻性,又具有文学的趣味性。小作者用心观察、善于思考、注重研究、文风严谨,值得称赞。 ;


第一单元习作设计二则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教学设计一: ;

王渊




【教学内容】


《变形记》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它借由“变形”来转换自己的视角与思维并进行想象与表达的训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小学生的天赋,从小学第一二学段开始都有关于学生想象与表达的训练,如续编故事,编童话等。而此次的想象有别于之前的,就是需要转变自己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来表达。从习作要求上来看,就是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重点的部分写详细。


本次的习作教学注重立意、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一整个过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本单元教材向学生提供了习作的几种思路,学生可以从教材的提示中打开思路、构思情节,在习作实践中提升、发展想象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转换思维与视角来构思情节。


2. 能发挥想象,把精彩情节的重点部分写详细。


3. 能对同学的习作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试着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1. 教师最近做了一个“白日梦”——我变成了一只蚂蚁,大家有兴趣了解一下吗?


(教师播放视频《蚂蚁回家》片段一)


2. 教师相机旁白:看,这就是我——“王蚂蚁”,我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一片树叶带回家。


3. 如果你也有一次做“白日梦”的机会,能够变成另一种东西,你最想变成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请大家用一句话写下来。


4. 学生写梗概。


变一变:如果你有一次机会,能变成另一种东西,那么你想变成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请你用一句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以半分钟的动画片导入教师的“白日梦”,能够高效地带学生从现实世界进入奇妙的想象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写作的动机。这不但为学生打开了思路,还为变化后的视角转换进行了铺垫。


二、选择材料,整体构思 ;


(一)反馈交流,揭示主题。


1. 开火车读梗概。


(预设:我变成了一只蜜蜂,去采蜜;变成一只海燕,飞越大洋;变成地球,逃离太阳系;……)


2. 出示教材中的两个提示:(变成蚂蚁,在笔杆漫步;变成路灯,看着往来的人们发生的故事。)


3. 教师相机小结:我们的奇思妙想让我们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可能会参加一场冒险,可能会经历一段旅程,可能是一场战斗,也可能有一次奇遇。


(相机板书:一场冒险 一段旅程 一场战斗 一次奇遇……)


4. 揭示主题:今天我们习作的主题就是——变形记。


图片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第一次动笔,粗略构想自己想变的东西以及发生的故事,可以避免学生想象的相互干扰。并在打开思路之后才揭示主题,这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开始习作,避免了一开课就让学生带上习作的包袱而影响了兴趣。


(二)发挥想象,构思情节。


1. 教师提供情节构思范例。出示:


图片


2. 学生根据梗概,可以通过文字、图案来表达情节的构思。


3. 分别选取一个文字表达或情节图来进行交流。


4. 教师引导:如何把这个故事情节构思得更加吸引人。


(教师播放视频《蚂蚁回家》片段二)


5. 学生交流。(预设:设置悬念;增加波折;设计巧合……)


(三)修改情节,相互评议。


1. 学生根据提示要求,修改自己的情节构思。


2. 个别学生进行班级交流,由全班同学选取其中最感兴趣的情节。


3. 四人小组交流情节构思,并请组员选择整个故事中最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打星。


【设计意图】发挥想象构思情节,并通过视频的提示来设置悬念、增加波折、设计巧合,对情节设计进行修改,然后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这正是学生在课堂中作为学习主体,相互之间的启发、裹挟、卷入。优秀的故事构思可以给同伴以启迪,有待提高的故事构思可以用来分析。


第二课时


一 、初写片段,交流评改 ;


(一)小组点选,初写片段。


1. 根据四人小组中所选出的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展开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提示:如何才能吸引人呢?有画面感,异想天开……)


2. 学生根据要求,开始初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四人组内所选的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来详细写;培养高年级学生习作时也要具有读者的意识。我们的习作是写给读者看的。针对不同的读者,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的作品也应该有相应的不同。


(二)交流草稿,聚焦视角。 ;


1. 对比同学的习作——思维“变形”。教师引导:同学们,两篇习作,你觉得哪一篇你更感兴趣?为什么呢?


①习作一中虽然写了“我变成了一只蚂蚁”,但其实“我”并没有变成蚂蚁。只是从蚂蚁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


②习作二中虽然没有具体写“我”变成了什么东西,但是从描写中读者就知道了,“我”就是太阳。这样的表达不但增加了悬念,而且更加委婉,更引人入胜。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来你变成了什么东西,不一定要直接写出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描写让读者自己读明白,这样更能吸引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篇习作来让学生感受如何将人的思维转换为所变换的东西的思维。其中从侧面的表达入手,可以增加悬念,让读者更加感兴趣。


2.对比教师下水文——视角“变形”。


①出示教师下水文。


图片


②教师的习作哪里让你感兴趣?为什么呢?


(预设:用蚂蚁的眼睛去观察,用蚂蚁的身体去感受,用蚂蚁的大脑去思考……这样视角的转换,让故事变得更吸引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出示范文,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中明白“变形”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原来“人”的视角,变蚂蚁的就用蚂蚁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


3.对比单元的课文——形式“变形”。


①出示课文《花之歌》片段。


图片


②对比同学的习作与《花之歌》在表达形式上的不同。


(预设:《花之歌》以散文诗的形式,从一朵花的视角来进行表达。)


【设计意图】统编版新教材的单元习作训练,并不能单独孤立地脱离单元的课文来进行教学。《花之歌》作为本单元唯一的一篇与想象有关的课文,其中这种委婉的,诗意的表达形式也是我们本次单元习作可以借鉴的,也更加丰富了想象与表达的形式。


4. 同桌之间相互评改,画出最让你感兴趣的地方,并从“视角转换”上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二、修改片段,二次展示


1. 展示 2~3 个学生习作,并进行集体评改。教师引导:你对他所写的这个“世界”是不是感兴趣。


2. 学生集体评价修改后的习作。


同学们,现在你觉得他在修改后,哪里让你感兴趣呢?


【设计意图】再次呈现学生习作,通过修改之后的变化,看到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增量。也有一个前后照应的作用,给全班的学生一个范例:如何把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3. 四人小组内相互分享点评。


三、补写首尾,汇编成册 ;


1. 给重点部分的内容,加上首尾,成为一篇完整的习作。


2. 把同学们的习作,按照班级学号装订成册,记录大家的奇思妙想。


【设计意图】基于交际语境的习作,需要真正落脚生根到生活实践中。最后把同学们每个人所写的习作合订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本《变形记》,可以借阅给班内的同学看,也可以在年级段内进行交流。这也就落实了“写作即交流”的理念,使写作成为一种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任务。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