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观察一棵植物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017)

「教案」观察一棵植物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017)

观察一棵植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能力: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一棵植物。


2.学会认真倾听、科学交流。


科学态度:


1.能认真观察、真实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能爱护植物。


二、教学准备


艾草、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导语:星期天,小明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他用相机捕捉到许多美景,一起看看有哪些植物?


(PPT播放竹子、荷花、柳树的图片,学生认认。)


学生目标:能认出这些常见的植物。


教学意图:激活学生对植物的认知。


2.看来同学们也喜欢观察生活中的植物,今天我们一起观察一棵植物


(出示课题:观察一棵植物)


学生目标:聆听老师讲话。


教学意图: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艾草,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学生目标:能关注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植物的整体样子;植物的高度;学习表达、倾听的习惯。


教学意图:学生从整体观察植物,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我们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走近这棵植物观察植物的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2)学生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学生目标:能用更多的方法观察植物;在观察中体会到要爱护植物。


教学意图:在整体观察之后,引导学生局部观察植物,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科学观察历程,初步认识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对植物的观察,认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说和听的习惯养成。


(三)画一棵植物


过渡:同学们经过观察有这么多发现,你们真的很厉害。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把这些发现记录下来。我们先来看看科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学生目标:会填姓名、日期等记录信息。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并填写科学记录单上的基本信息。


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


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


学生目标:初步认识科学记录的方法、要求,能正确画出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位置。


教学意图: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科学记录要边观察边记录,要真实。并通过画,进一步巩固对植物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认识。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


学生目标:能按照“像不像”这个目标来评价同学画的植物。


教学意图:学生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评价,进一步明确科学记录的要求是真实。


(四)小结


过渡:想知道这棵植物的名字嘛?原来它是艾草!(PPT出示)


大家这么厉害,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


 ;


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学生目标:能指出拼图上植物的根、茎、叶;复习科学观察的方法。


教学意图:用拼图这样的活动,巩固学生对植物根、茎、叶的认识,利用图片复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课后观察。


 ;

我们备的是第二课——《观察一株植物》。通过第一天的学习,学生可能初步感觉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会长大,它还会死亡。它要活下去就需要水、阳光,需要人的照顾。在此基础上进行今天的教学。今天的教学将聚焦于一株植物,深化学生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重点要去理解、认识植物的各个器官。比如根、茎、叶这三种营养器官。当然,学生如果提出来认识植物的话,这也是可以的,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观察、描述和记录。一年级或者说整个低年级的小学生呢,科学探究主要是停留于观察和描述。确定好这八个字:仔细观察,如实描述。因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才从幼儿园过来,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混合式思维。“散理论”还停留在他们头脑中,他们往往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所说的和自己所看到的是两回事。因此,科学课培养一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就是要让他们从自己看到的说起,而不是说自己想象的事物。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方法的仔细指导,使学生充分地运用眼睛、手、鼻子等多种感官,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对某个事物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同时,在观察的时候尽量避除他头脑中想象的那些事物,避除“散理论”。


对于本课来说,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如何避免学生的天马行空的一种观察或描述呢。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把他(她)所看到的事物记下来。实际上学生在画的时候,一定要提醒他(她)画眼前的这一个事物,而不是他头脑中“看”到的这一棵植物。当然,这时候的孩子可能还不太会写字,所以只能用简单的图示方式。老师则可以发给孩子们一些替字。当然有的字孩子们会写,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可以教一两个字。比如“叶子”的“叶”,我们可以教会写的。那么像“根”这样的一些字学生不会写,我们可以发帖子给他们。还有“茎”这些字我们都要给注上拼音。


一年级小朋友喜欢画画,用画画的方式描述和记录是他们常用的一种手法。但是请记住:本节课画画跟美术课画画的方式不一样。美术课的画画是创作,是画自己头脑中心中的形象。今天在科学课中的记录,不是画画,而是属于科学记录。因此,所谓的“记”和“录”是如实描述眼前的事物。那么科学老师在此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科学绘画和艺术绘画是不一样的。科学绘画是记眼前的东西,眼前有什么,你就画什么。有个洞,你就画个洞,有个缺角你就画个缺角,有三片叶子你就画三片叶子,不能过于铺展。我记得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那篇文章写到,为了美观,他在绘人体血管图时把一根血管调了位置。藤野先生把他喊了过去,告诉他,这是科学解剖不是艺术绘画。因为科学记录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拿出去与人分享。它要提供一种强有力的信息工具,是正确无误的。


那么如何进行准确的科学记录呢?首先要认真仔细观察当前的事物,然后才尽可能准确地把它画下来。因此做这一课的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绘画,要提出一些关注要求,要求也很具体。比如画一个大树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画出树的样子,就得要求学生看到的树是什么样子就画成什么样子。老师让学生画一片叶子,或者要学生画出这片叶子上面的一些什么东西,那么这就比平常的艺术画画要关注更多的细节了。



《观察一棵植物》教学反思 ;

我在教学《观察一棵植物》这课时,经课前准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针对校园内几棵大树设计了一个观察活动的体验学习过程。学生站在大树前,我看到了什么?学生么各抒己见,有的会说大树好高啊,有的说我看到大树有根啊,有的说我闻到了香味……观察使学生获得了联想又产生了疑问,其实正是疑问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接着在观察其他植物的时候,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观察,刚开始学生只是告诉我我看到绿色的叶子,然后我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他们进行了引导,你用什么看到的,学生就立刻体会到要用五官来观察。学生在观察后不能很正确的说出科学的词汇,只是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回答,因此这个方面要及时跟学生提出要矫正,不然后期很难更正。这个教时提醒老师,要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走近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教学,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探究自己发现并提出的疑问。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并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达到教之于渔的动感目标。这样:教师辛苦了许多,备课增加了难度,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作准备,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总觉得很难,其实我们只是走近了新课程,只是刚开了个头。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