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高年级的起始年级,也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和老师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帮助;在学习上,课程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这需要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的认真思考认真完成,在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给予更多的帮助与引导,以便孩子综合能力的迅速提高。


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体现学校的美丽;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体现学校的团结与祥和,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侧面描绘出一所学校的美丽、团结与祥和。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会写“鲜艳、服装、招引”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分享资料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拥有着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而在我国的西南边疆更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虽然他们有不同的服饰(出示课件:各民族图片),不同的民族习惯,但是各民族聚居在一起,却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南边疆,看看多民族居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一起工作,是多么快乐的事情,看看那里的孩子们是在怎样的一所学校学习的?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吗?——(生齐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所小学去看一看。(板书课文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堂总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同学们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怎样的乐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读通课文,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去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独特的魅力。


  二、汇报交流,深入探究


  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交流交流吧。


  (“美丽、团结、欢乐、祥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阅读引导。)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默读


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能体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丽的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并伺机点拨;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出示课件: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意思。(绚丽多彩:颜色鲜艳,色彩多。)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出示课件:相关语句和背景图,直观感受学校的景观之美)引导学生思考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通过以上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以及学校的景观实物描写上体会学校之美。


  3、范读: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


  4、指导朗读,品味校园的美丽。


  师: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大青树粗壮,凤尾竹婀娜多姿,还有身着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你能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吗?


  (1)自由练读;(2)指名读,师生评价。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小学呢,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


  2、学生自读,画出相关语句。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伺机指导。


  (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说明各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但是他们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老师范读,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4、教师小结: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一起体会他们的团结。(生齐读)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安静)


  (2)你认为这个词语用得准确吗?(引发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再适时引导,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呢?这是从侧面烘托孩子们学习认真。)


  2、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怎么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让我们带着对这所小学的赞美再读一读这段话。


  (对于“祥和”这个特点,学生不一定能很准确地概括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课件出示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校园里的同学多么有礼貌,在民族小学里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通过朗读来传递自己的感受吧!


  2、课件出示重点语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指导说话:请同学们想一想,还会有谁来这里凑热闹?


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了。


  4、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


  三、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师:这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赞美的情感啊!结合我们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填上最能体现你感受的词语再读一读。


  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____________的小学。(美丽、团结、祥和、欢乐)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适的词语。


  (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3、指生带着自豪、骄傲的情感读这句话。


  4、为什么一个西南边疆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6、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五十六个民族手拉手的图片)


  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团结、祥和!让我们一起唱响《爱我中华》这首歌吧!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外延伸,鼓励实践


  1、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其他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六、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 ;  ; 美丽


上课时 ;  ;  ; 安静、团结


下课后 ;  ;  ; 尽情玩耍、快乐 ; ;


教学反思:


《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个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理解主题思想,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能力,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本节课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所在,而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用图片的形式、谈话的方式导入,以便让学生情景结合,更好地理解,直观地感受大青树下小学之美,以直观感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之上,读出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自主讨论、自己感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边读边思考;同时,通过课上、课下的情景描写,重点句子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团结与安静祥和,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直观感受民族小学里的学生虽然语言不同,穿戴不同,但是都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一起认真地学习,感受这是一所充满欢乐、祥和的学校,而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们也来聆听这儿朗朗读书声和看他们嬉戏玩耍,更是从侧面写出了孩子们幸福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羡慕,从而把握感情基调,读得有感情,读出自豪感,读出赞美之情。


在教学中,让学生阅读,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亮点,但是新的教材,新的班级,新的年段,第一次接触中总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值得反思与改进。本课是一篇构思巧妙,语言朴实优美,画面和谐的儿童散文,短短的四百多字,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这样一篇儿童散文呈现在学生面前,尽管班里全体孩子做了多次课下阅读,课上阅读,但是感觉整节课下来,仍有个别学生不太适应,尤其是在重点学习目标中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里,个别学生依旧感觉陌生,导致朗读自豪感与赞美之情时难度加大;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是以学生朗读学习的自主学习为主,从而导致个别学生在书写练习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外拓展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该多样化,以便学生更好地选择,并且有效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联系,打下坚定的阅读基础能力。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今后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也是我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在教与学中提升自我。


分享: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